中方向南海發射東風導彈,比談判管用,馬科斯緊急任命中國特使
中方向南海發射東風導彈,比談判管用。近日,前幾天才揚言將堅決捍衛所謂“主權”,并推翻對華承諾的馬科斯,竟然緊急任命了一位中國特使,似乎有意要為中菲關系按下重啟按鈕。這足以表明,對待菲律賓這種吃硬不吃軟的國家,我們采取強硬的措施絕對要比好言相勸的效果好。
8月16日,菲律賓的對華風向突然發生巨大轉變。就在當天,菲總統馬科斯任命了一位中國特使。
(資料圖片)
針對此舉,菲律賓官方的說法比較含蓄,稱這將有利于促進菲中關系。相比之下,菲媒《馬尼拉公報》17日的報道,就比較直接了。報道稱,菲眾議院副議長雷克托評論稱,菲律賓當前不需要擴音器外交。言外之意大概就是,這位菲律賓的中國特使,應該會將工作重心放在如何緩和中菲緊張關系上面,而非繼續煽動局勢惡化。
自中國海警船8月5日驅離試圖侵犯中國仁愛礁主權的菲方船只以來,菲律賓已采取各種方式表達了要跟中國硬剛下去的強硬立場。比如面對中方多部門敦促菲律賓立即拖走仁愛礁坐灘船的最后通牒,菲律賓方面的回應就是:揚言加強在仁愛礁的存在、拔掉中菲海警熱線、提升軍費和與美澳展開登陸演習等等。
最為離譜的是,在菲律賓15日發布的國安文件中,菲律賓除了將南海問題視為其首要國家利益外,居然還將臺海也寫了進去。按照該文件的描述,菲律賓為避免被臺海沖突波及,將會繼續提升應對威脅的能力。而具體如何提升,該文件就指出美菲將深化共同防御條約。
誠然有分析認為,菲律賓的這一操作是為了增加在南海問題上籌碼,但誰也沒法否認,菲律賓已經邁出了觸碰中國紅線的危險一步。也就是說,此舉非但無法幫助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與中國拉扯,而且還會進一步放大兩國的矛盾。
但也有分析認為,菲律賓已經被美日等國趕鴨子上架無路可退了。
日前,俄媒發文呼吁中國克制,理由是,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落入美國在南海設的局。俄媒闡述稱,美國一直在煽風點火,激化所謂“南海聲索國”與中國的矛盾,然后逼著中國“出手保衛”。這樣一來,美國就能聯合其盟友順理成章地在該地區加強軍事存在,甚至是策劃新的“代理人戰爭”。
基于這樣的背景,美國是不可能允許菲律賓踩下剎車的。而菲律賓為了討好或者說是避免激怒美國,自然只有配合美國加劇緊張局勢。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僅過去一天,反轉就出現了。馬科斯任命中國特使的行為至少可以說明,菲律賓希望與中國重新坐到談判桌前。而菲律賓與中國硬剛都拿不到的東西,在談判桌上更加不可能拿到。那么,菲律賓此舉,很有可能就是想為中菲關系按下重啟鍵。通俗一點的講是,菲律賓希望暫時擱置南海問題,先跟中國緩和關系。
當然,馬科斯突然態度軟化是有原因的。
近日,外媒傳出消息,中方向南海發射了東風-27導彈,跨5000公里精準擊中目標。軍事專家認為,這表明,該導彈具備強大的反航母能力。而這樣一則消息,足以讓菲律賓清醒。少了美國航母戰斗群的撐腰,菲律賓在南海將更沒有掀桌子的資格。
由此足以看出,東風快遞明顯比談判管用。
不過,中國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如果不是逼不得已,我們絕不會輕易考慮使用軍事途徑解決問題。這也是為什么王毅外長近期與東盟國家官員進行會談時,都談到了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們或許有必要繼續加大敲打力度。因為馬科斯在任命中國特使上,還是有自己的小心思。他挑中的人選是菲律賓前外長洛欽。而洛欽本人的對華態度十分矛盾,他在杜特爾特執政時期,既展現過對華強硬的一面,也曾展現對華相對友好的一面。馬科斯安排這樣一個人來改善菲中關系,有誠意,但是明顯不多。
總之,我們還是不能太過樂觀。王毅外長近期與東盟國家的互動已經取得很好的效果,在這條上,我們可以持續發力。與此同時,面對菲律賓聯合美日等國發起的武力挑釁,我們也必須要采取相應措施堅決反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