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余公斤種子分發到地頭,房山超4500畝受災農田完成復種
(資料圖)
作為本市農業大區,房山區在本次洪災中有不少農業設施損毀,大量農田也被淹沒。連日來,記者在災后重建一線采訪時發現,一些受災的溫室大棚和農田已經種上了草莓、蘿卜、白菜、油菜。根據房山區農業農村局統計,截至目前,房山區已有超過4500畝受災農田完成復種。
地處大石河下游的竇店鎮是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在七里店村,受災溫室大棚中的積水和淤泥已經清除,一臺小型機械設備正在起壟,為搶種草莓做準備。“眼下正值草莓定植期,我們一天都不敢耽誤,預計元旦前后就能上市。”農業合作社負責人張麗華說。在竇店鎮的很多受災村莊,被洪水沖垮的溫室大棚也在抓緊清理,準備維修或重建。目前,全鎮已有22家大型農業生產單位恢復生產。
與竇店鎮接壤的石樓鎮也是房山區農業大鎮。洪災中,梨園店村有大約300畝菜田被淹。記者在現場看到,被洪水沖倒的菜園圍墻尚未修復,但一周前還覆蓋著厚厚淤泥、聞起來有些異味的菜地里,經過清淤、消殺、旋地、打壟,已經陸續有幾十畝補種上了白菜、蘿卜。
“農時講究‘頭伏蘿卜、二伏菜’,現在補種雖然晚了些,但總比啥都不干強啊。我們農民,最看不了土地就這么荒著。”梨園店村黨支部書記邱少生說,洪水帶來的淤泥里摻雜著不少雜物,可不能直接在上面種菜,全村575戶村民幾乎家家派出代表,清理完自家院落的淤泥就趕到菜園里忙碌。
在石樓鎮的農業大村坨頭村,記者也看到了受災農田復種的場面。一望無際的玉米地里,洪水已經退去,農戶們頂著烈日,把受災較輕的玉米抓緊時間搶收出來。看向遠處,一輛玉米秸稈粉碎機,正轟鳴著進行收割,粉碎后的秸稈將賣到養牛場制成青貯飼料。
“有些種在低洼地上的玉米,沒等水退就腐爛了。”坨頭村農業公司經理李剛說,對于那些還能進行復種的農田,要第一時間補種上蘿卜、白菜、油菜,“能種多少就種多少,盡全力挽回損失。”站在太陽下的他,內心非常焦急,臉上的汗一個勁兒地往下滴。
復耕的種子又從哪來呢?在坨頭村地頭,記者見到了包裝上寫有“救災專用”字樣的北京新三號白菜種子。石樓鎮農辦相關負責人說,這是房山區農服中心通過市里相關部門緊急協調來的,“這種子優質、高產,種出的菜耐貯運。”記者從房山區農業農村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房山區已緊急協調市級農作物救災備荒種子2000余公斤,包括蘿卜、白菜、油菜等。
此外,房山區還組織專員對受災農田復種工作進行技術指導。僅8月16日當天,就指導了35個種植大戶和蔬菜生產基地、74家養殖場戶和8個農機服務組織,涉及病蟲害防治、場區環境清理、設施修復、設備維修等內容。房山區還向受災養殖場、農戶、合作社累計發放了獸藥及消毒藥品4.7噸,正在調撥準備發放的消毒藥品還有27噸。
保險理賠方面,截至8月15日,房山區政策性農業保險已累計賠付溫室大棚、果樹樹體、棗、李子等1239畝,涉及5個鄉鎮38戶,理賠金額337萬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