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演”筑防,以“練”備戰-佛山市生態環境局南海分局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
(資料圖)
8月10日下午,2023年佛山市南海區解放涌流域“南陽實踐”響應方案檢驗暨飲用水源保護區應急演練在獅山鎮興業北路舉行。本次演練由佛山市生態環境局南海分局主辦,佛山市生態環境局全程指導,旨在加強全區生態環境部門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促使執法人員充分熟悉應急處置程,及時校驗重點河道“一河一策一案”的有效性,為應急實戰打下堅實基礎。
本次演練以獅山鎮某主干道路發生交通事故導致車上危險化學品二甲苯(中等毒性、易揮發,常用于涂料、樹脂、染料、油墨等行業做溶劑)泄漏進入萬里長城涌,并向下游解放涌擴散的情況為背景。實施全真模擬,涉及事件信息接報,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啟動,危險化學品攔截、處置,應急搶險救援等全過程。
佛山市生態環境局南海分局應急執法人員在事件接報后,迅速通知獅山鎮派員核實,并就事件情況向屬地進行通報,協同水利部門采取應急措施,關閉萬里長城涌上下游相關水閘,同步通知南海第二水廠加強進水水質監測,理順流程多方共同研判事態發展。
同時,區鎮生態環境部門聯同應急救援單位、技術支持單位迅速出動集結,在事故現場成立應急指揮部,下設調查、處置、監測、醫療、專家五個專項組,各司其職快速投入事件處置。針對二甲苯污染物特性,各工作組在事故點進行筑堤攔截,在萬里長涌及解放涌河段采取4級截污,分批加投活性炭,分段面監測等措施應對事件發展。各一線處置人員嚴格落實防護配備,保障作業安全。
在區鎮相互配合處置下,被污染河涌(萬里長城涌)水質逐漸恢復,廢活性炭、圍油欄等危險廢物及時回收,事件未造成大范圍污染,事故得以有效處置,應急響應解除,演練結束。
點評環節,佛山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三支隊支隊長王棚表示,本次演練南海區選題緊貼解放涌區域生產現狀,各參演聯單配合密切,應急響應、應急處置全過程銜接緊密,演練成效突出。通過此次演練,各有關單位、企業進一步提高了環境保護意識,檢驗了應急處置與協同配合的綜合能力,鍛煉了應急隊伍,達到了預期目的。但王棚支隊長同時指出,本次演練存在缺少信息上報機制,對于二甲苯易揮發特性欠缺大氣環境敏感點應急監測,事故后危險廢物規范安全處置未有體現等不足之處,建議區鎮生態環境部門仍要對標補短,繼續抓好當前應急管理工作。
最后,佛山市生態環境局南海分局陳浩亮副局長作出總結,接下來,南海區生態環境部門將根據演練發現問題迅速整改,并進一步指導各鎮(街道)強化應急監測、救援處置措施,確保環境應急工作快速及時。同時,我區將全面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進一步提升轄區內重點企業環境安全風險防范意識,從源頭做好突發環境事件防范工作,為實現南海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