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賞城墻,所見所聽皆是歷史”,沉浸式光雕演出《心印·中華門》緣何刷屏了
說到燈光秀或者燈光沉浸式演出,不少人會想到迪士尼樂園晚上的燈光煙火表演,光影投射在城堡上,主題還會經常更換。其實,不必跑那么遠了,南京的城墻上也有光影交織下所呈現的美輪美奐畫面。這個暑假,有著600年歷史的中華門上演著大型沉浸式光雕藝術演出《心印·中華門》,吸引了大量游客,社交平臺上也刷屏了。
南京城墻博物館副館長任卓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白天看城墻城磚觸摸歷史,傍晚登城墻遠眺南京城,夜間看25分鐘《心印·中華門》演出,涼風習習中進一步親近歷史,成為很多游客在南京的新選擇,未來將圍繞城墻繼續做文章。
看完城墻日落,等《心印·中華門》“好戲”開場
(資料圖片)
“《心印·中華門》沉浸式演出,立意很好,激光投影真的很不錯。第一次夜登南京城墻,涼風習習,體驗不錯”;
“炎炎夏日,夜晚的中華門比白天更迷人。比起夫子廟的人從眾,我更愛這里的寧靜與空曠。晚風吹散蟬鳴,我聽見地鐵一號線在長干門下穿梭。紫金山在暮靄沉沉中睡去,城市的夜在燈火中拉開序幕,看完城墻上的日落,19:30的《心印·中華門》好戲開場”;
“中華門,古代聚寶門,《心印·中華門》,夜賞城墻,所見所聽,所踩所觸,皆是歷史和過往”;
“絢麗的光影交織成美輪美奐的畫面,厚重的城墻變身巨大的“幕布”,整個中華門甕城仿若一座沉浸式劇院”;
“來之前的心理預期是看看文物,巨大的城墻已經很震撼了,沒想到夜游還有更大的驚喜,一下子就完全了解了中華門的前世今生,尤其守護城墻的部分,真是看得熱淚盈眶”;
“真人實景演繹、3D投影秀、光影互動,很創新,將中華門的歷史以震撼的方式恢弘呈現,讓文物活起來了,夜間文化體驗的新空間”……
以上是記者從社交平臺上摘來的網友發布。不少網友表示,《心印·中華門》果然“沉浸式”,是夏夜納涼好去處,好聽、好看又能學到中國傳統文化。
“南京有城門,首推中華門……”《心印·中華門》演出開始,一段歡快的南京白局生動呈現了中華門悠久的歷史。
中華門,是南京明城墻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門之一,原名聚寶門,位于南京市秦淮區中華路南端,坐北朝南,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城門。中華門是古代防御性建筑的杰出代表,在世界城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結構最復雜、規模最大的堡壘甕城,有“天下第一內甕城”之稱,1988年1月,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型沉浸式光雕藝術演出《心印·中華門》以中華門的歷史為軸線,通過創新方式,將其建筑價值、精神價值與文化價值一一傳遞給觀眾,引出眾心之愿、國魂之尊、德才和眾三大主題,點頌出“和合中華”的理念,再現中華門的前世今生。
《心印·中華門》包含三個篇章《中華門之源》《中華門之尊》和《中華門之光》,共12個故事。
中華門甕城有三重門,每進入一重門,就是一個場景,現場觀眾移步換景,宛如置身于露天的3D影院。在這里,現代文明化身機靈可愛的“小元寶”,歷史文明則幻化為守城人、風者、雨者、文者和武者,以及歷史人物朱元璋、沈萬三和劉伯溫,他們展開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通過一言一語、一問一答、一演一唱一舞的形式,將中華門的建成、曲折、堅守、蝶變和活化重生娓娓道來,讓市民和游客如同身處沉浸式劇院,全方位感受從“聚寶門”到“中華門”所經歷的刀光劍影、風雨滄桑、恢弘壯麗。
作為中華門首部沉浸式光雕藝術演出,《心印·中華門》還引入南京白局、戲劇、鑼鼓、舞蹈、琴、阮、琵琶、馬燈等多種非遺和傳統文化元素,給游客帶來全方位的視聽享受。
如何在600多歲的城墻上“做文章”,“一顆釘子也沒用”
在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城墻上做燈光秀,在文物保護的首要前提下,如何克服技術難度呢?南京城墻博物館副館長任卓告訴記者,對很多家庭來說,投影儀還是挺常見的,一般投影在白色幕布上,而《心印·中華門》演出時,其背景畫面是投影到城墻墻面上的,不過這個技術也解決了,比如,為了使畫面清晰,投影的色彩更艷麗;根據城墻墻面的凹凸,來進行燈光的細微調試,等等。
該演出項目的最主要矛盾,其實是平衡文物保護與設施設備裝置的安裝,任卓告訴記者,在《心印·中華門》項目開展前,就做了方方面面的細致論證, 首要就是這些設備拆除后對城墻不會產生任何影響,“絕對不在城墻上面打一顆釘子,包括城墻下方的投射設備,也是有保護層的,與地面、與城墻都完全隔離開了。”
今年已接待7萬人,上演兩年的《心印·中華門》觸底反彈
白天,在中華門看到的城墻是城磚。而晚上通過夜游,則讓歷史文化更為生動地呈現在市民游客面前。《心印·中華門》深挖南京中華門的歷史文化,巧用光影科技將有著600余年歷史的中華門“活化”于當下,用光影創意科技賦能,將甕城巧妙轉化為夜游沉浸式體驗空間,讓厚重歷史積淀照映在城墻、點亮在心間。
任卓還告訴記者,《心印·中華門》的演出時長約25分鐘,其實2021年就上演了,但當時遇到了疫情,起步還是非常困難的,游客最少的時候也就一兩個人,但演出仍會正常開演,“今年迎來了很好的文旅環境,《心印·中華門》觸底反彈了,運營和口碑都不錯,到目前已經接待了7萬人了。”
接下來仍是旅游的黃金時期,對此任卓表示,本著常演常新的宗旨,也會根據節日主題對該項目做一些微調,比如,十一國慶節的時候,會加入一些愛國元素,等等。
記者了解到,南京明城墻全長35.267公里,現存25.091公里,是世界上現存最長、規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城市城墻。任卓告訴記者,除了中華門的《心印·中華門》,解放門也曾推過夜游項目,是以燈光秀為主,不過,近期這里在封閉維修,大約十一國慶的時候會開放,“南京的城墻長,目前在文旅項目上主要以解放門和中華門為主,因為這兩處的游客量最大,其他的如神策門等,對游客來說,就相對有些偏了。”
任卓表示,后續將繼續嘗試開發城墻文旅項目,為市民和游客帶去更多不一樣的歷史文化體驗。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
校對 盛媛媛
關鍵詞:
相關文章
大中礦業(001203.SZ):擬以42.06億元競得加達鋰礦探礦權,其具備大-超大型鋰輝石礦產資源潛力
格隆匯8月14日丨大中礦業(001203 SZ)公布,2023年7月21日,四川省馬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