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要做群眾的“主心骨”
(資料圖片)
防汛緊要關頭,漕河村兩委組織黨員干部群眾迅速封堵漕河穿堤路口。 周楠 攝
□保定晚報通訊員 周楠 劉柯旋
8月23日清晨,徐水區漕河鎮漕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師立軍又登上了村旁大堤,查看堤外莊稼的長勢。“玉米正在開花吐絲關鍵期,要加強管理,做好病蟲害防控,爭取秋糧豐收……”他將自己拍攝的作物圖片配上管理要點,發到村民的微信群里。
自洪水漸退、漕河河道行洪穩定后,師立軍那忙碌的身影每天都出現在村里村外、堤上堤下。街道清淤、老房的安全、莊稼和果樹受災情況,群眾有什么困難,他都時時記在心頭。
7月29日,強降雨傾盆而下,漕河水流洶涌,水位暴漲,隨時有漫堤的危險。“村干部、黨員趕快上堤!”師立軍披上雨衣,沖出家門。“黨員干部就要做百姓的‘主心骨’。”大堤上的不眠之夜,師立軍的鏗鏘話語猶在耳邊。
夜幕下,漕河的堤岸上人影匆匆,填沙土、扛沙袋、堵堤口。鏟車開過來了,村民扛著鐵鍬趕過來了,大家往返巡視、固堤打埝。雨水夾雜著汗水,手上磨出了水泡,在全村黨員干部的帶領下,大伙埋頭奮戰,沒有一個人退縮。經過10多個小時的搶修,1000多個沙袋、50多噸水泥、7大塊防滲布,筑起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此時,村東的京廣鐵路漕河地道橋積水嚴重,已經不能通行。師立軍聞訊,火速帶人趕到現場。增加水泵、用橡皮艇運送防汛物資和過往人員……經過3個晝夜的奮戰,漕河鎮與107國道連接的重要通道終于恢復了通行。
沒待抹去臉上的泥水,又傳來附近村莊遭洪水侵襲的消息。師立軍立即組織成立一支18人的救援隊,奔向米家營村和勉家營村。當時正值黑夜,村內水深難辨,救援隊涉水前行,用橡皮艇接送被困人員。黎明時分,兩個村的村民全部平安轉移后,師立軍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洪水退后是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排水保莊稼、保果樹,幫助群眾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確保鰥寡孤獨住房安全……師立軍和村兩委的黨員干部們,依舊是群眾的“主心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