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熱衷在夜晚來一場“騎遇”
“夜騎現在這么流行嗎?”近日,市民劉女士傍晚去環湖路散步時,經常能看到夜騎的隊伍,有的是單人單車,有的有數十人,其中以年輕人為主,甚至有10來歲的少年。相比夜騎,夜跑人數似乎沒以前多了。
風潮:夜騎的隊伍增多
(相關資料圖)
傍晚6時多,記者來到渤公島公交站,此時已經有騎行的人在準備飲用水、對車輛進行檢查。公交站旁是建筑路,往南行駛則是剛整修完畢的犢山大壩橋,往北就能拐上環湖路,都是夜騎的熱門路線。
走在路上,能看到兩個方向都不時有騎手騎車經過。“以前夜跑的人不少,前幾天突然發現現在都是夜騎的,夜跑的反而少見了。”劉女士說,有時候晚上10來點鐘還能看到夜騎的人打著車燈飛馳而過,“這是形成風潮了嗎?”
記者沿著蠡湖之光走了一段路,發現不少騎行的人。“注意行人!”隨著一聲提醒,記者身后竄出一支騎行車隊,有數十人跟隨著帶隊的騎手從記者身旁駛過。若是打個招呼,騎手也會朝著你揮手,拿起手機拍照時,有的騎手還會對著鏡頭打招呼。
在等紅燈的間隙,一名騎手表示,他們每周都會來環湖路一帶騎兩三次,晚上6點半左右集合,晚上10點左右結束,當天則是“休閑騎”,因此速度不快。據介紹,環湖路是無錫的一條熱門騎行路線,因此每天都有不少騎行的人或車隊:“夏天白天熱還要工作,騎行多會選擇晚上。”
鍛煉一個月,他就完成環太湖騎行
“我是今年3月16日的時候開始騎的。”小周今年30歲,起初是覺得自己太胖了,體重達到了220斤,因此準備騎行減肥,同時他也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堅持下來。
第一次騎行,他騎了16公里,接著騎行距離越來越遠,裝備也不斷升級,從休閑騎漸漸地開始提速。今年4月底,距離他初次騎行僅僅過了一個多月,他就開始了自己人生中的首次環太湖騎行。當天凌晨4時30分左右,小周從宜興出發,一路途經常州、無錫、蘇州、湖州,于當天晚上7時40分左右回到宜興,成功完成環太湖之旅。
雖然工作忙碌,不過只要天氣合適,小周就會在晚上出去騎上一段,目前保持著每月1000公里的騎行量,而這也僅僅是他口中的“新手距離”。小周告訴記者,騎行的門檻并不高,最重要的就是跨出第一步并堅持下去:“就像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一樣,遇到了,克服它,繼續下去。”
夜騎成一種社交方式
“環太湖是周邊城市騎手的執念。”騎手黎仕豪也提到了環太湖之旅,他告訴記者,對太湖周邊城市的騎手來說,只有完成了環太湖的騎行,才算是“合格”了。
黎仕豪今年28歲,但已經騎行了10個年頭了。2014年,還在上學的黎仕豪從電視上看到了環法自行車賽,就對騎車產生了興趣。在那年暑假,他通過打工買了自己人生中第一輛自行車,在他的帶領下,宿舍的舍友也先后加入了騎行大軍。隨著加入的人越來越多,黎仕豪成立了騎行社團,到了周末就組織社團成員沿著蠡湖騎行:“我們社團曾經發展到50多人,還有其他學校的學生加入進來。”
夏天是夜騎的好季節,騎手們都會選擇夜間出動,但在黎仕豪看來,夜騎同時也是一種很好的社交方式:“路上看到誰車子壞了,幫忙修一下;兩個人一塊騎了一段路,就加個聯系方式約著下次再騎。”黎仕豪說,畢業后,原本的騎行群漸漸變得安靜,而新建的騎行群卻一天比一天熱鬧,目前已經有超過300名騎友在里面。黎仕豪說,騎友之間通過相同的愛好認識,夜間一起騎車,平時就各自安好,這種感情更加純粹,并且相處過程中,很多騎手也是大顯身手:“有的會拍照,有的會剪輯視頻,有的會自己裝車,每次活動都能發現‘能人’。”
發現無錫不一樣的美
對騎手小許來說,騎行還有另一個好處:感受無錫各個夜市的風情。小許表示,自己夜騎的初衷同樣是減肥,相比跑步,他更喜歡騎行時那種自由飛馳的感覺。今年夏天,無錫有多個夜市開街,這讓他騎行時有了更多去處:“以前店鋪打烊早,騎完只能回家,現在可以騎車去逛逛夜市、品嘗美食,最遠一次從梁溪騎到了錫山喝啤酒。”
夜騎的路線該怎么選擇?行人、機動車少是前提,同時道路照明也要好。小許表示,無錫地區城市基建比較好,這給騎行發展提供了土壤,同時還能看到白天難以看到的景色,一路騎行一路賞景,感受夜無錫的美景。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十八灣一帶了,不僅是小許,還有多名騎手向記者提到,今年3月份左右,那里的路燈更換后照明一下子成了優勢,也一躍成為熱門路線。
期待有非職業賽事加入
“無錫夜騎的氛圍很不錯。”余秋明是崔克自行車無錫店的老板,最近每到晚上他就十分忙碌,“都是夜騎前來修車或者調車的。”余秋明告訴記者,從店內的情況來看,最近幾年尤其是今年,騎行的人明顯多了起來。就在他與記者交流期間,有顧客上門拿走了預訂的6個騎行頭盔。余秋明表示,夜騎是一個相對小眾的運動,但可以明顯感覺到有越來越多人接受并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黎仕豪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從他創建的騎友群數量來看,今年年初,群內大約有200多人,但是目前已經有300多人,僅僅最近半年,就增加了幾十人。雖然很多騎手都對無錫的夜騎氛圍表示看好,不過也有人提到,有多名退役的職業車手在蘇州,這些車手對他們這些騎手來說具有很大吸引力:“比如我們自己組織一次騎行可能只有幾十個人,這些職業車手卻能號召到一兩百人。”“期待有賽事的加入。”黎仕豪也表達了自己的心愿。無錫一直缺少針對業余騎手的賽事,在他的記憶里,上一次類似的賽事還要追溯到2015年,他和朋友最近一次參加非職業騎手比賽,還特意跑去了宿遷:“無錫有群眾基礎在,希望能由政府部門或者自行車協會牽頭組織一些賽事。”
提 醒
這樣做,才能更好享受夜騎
配備夜騎裝備:夜間的視線和光線比白天差很多,自行車的首燈和尾燈非常重要,側面的反光措施也同樣重要。照明措施到位,可以有效提醒夜間行駛的機動車。同時,頭盔、手套都是必備品。
不戴耳機騎行:夜間視線差,戴耳機聽音樂會遮蔽其他車輛的聲音,容易發生意外。
提前規劃好路線:不熟悉的騎行路段路況難以掌握,容易發生危險,應提前做好規劃,團隊出行更能保證安全。
遵守交通規則,保持車距:無論是在路上騎行或是等待紅綠燈時,都要按照交通指示燈通行,與同伴之間要保持好車距,以免遇到突發情況時發生意外。在騎行時,一般需要一人帶隊一人拖后,前面的注意路況,有沒有行人、電動車,后面的人提醒后方來車,注意避讓。騎行過程中,如果有人兩三次都不遵守規則,那么下次組織的時候就會被拒絕參加。
鏈 接
無錫熱門騎行路線
1.環蠡湖路線,沿途風景優美,設施較全。
2.大浮路線,沿山水東路、山水西路騎行,行人較少。
3.環馬山路線,可沿太湖環馬山騎行(大圈),也可至靈山景區后返程(小圈)。
(晚報記者 甄澤/文 受訪者供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