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播資訊】潘萍:講了半輩子邏輯 最終深陷熱愛 | 京法蘭臺榜樣
刊首語
沒有豪言壯語,
但聽見他們對檔案工作的默默追求;
(相關資料圖)
沒有驚天動地,
但看見他們對蘭臺事業的忠誠擔當。
他們是人民法院的蘭臺守護者,
更是時代印記的堅定傳播者,
他們讓“檔案”發聲,
將奮斗的艱辛歲月銘刻;
他們讓“歷史”說話,
將閃耀的智慧光芒傳承。
沐盛世而振奮,肩重任而道遠。
埋首故紙,執著堅韌,伴千宗萬卷,
默守蘭臺,甘于奉獻,鑄工匠精神。
今年的6月9日
是第16個國際檔案日。
京法網事推出
“京法蘭臺榜樣”專欄,
讓我們共同跟隨榜樣們的腳步,
感受他們不平凡的堅守。
「 “我是個凡事講究邏輯的人,規規矩矩做人,認認真真做事,但對半路加入的檔案事業,卻深陷熱愛,甘愿為之付諸青春和熱血,無悔!無悔!” 」
——北京高院檔案處一級調研員潘萍
潘萍,吉林長春人。1983年考入西安交大電子工程專業,學習的是高能物理方向,畢業后進入電子部第十二研究所工作,成為一名工程師。這個履歷無論是在當年還是今天,都屬實漂亮。
1993年底,潘萍以“特殊人才”身份進入北京高院檔案處工作,這也是潘萍人生中唯一一次人事調動。彼時的她,對于檔案工作,幾乎“一無所知”。
Part.
1
全市第一張信息化案件月度報表,
出自她手
到崗第一天,沒有安排和新同事寒暄的環節,潘萍就被處長直接領到了一間辦公室,領取了“新手任務”。
此前,為了實現對刑事案件從收案到歸檔的全程管理,北京高院技術部門研究開發了一套刑事案件管理系統“BJXS”,這條系統還兼具查詢、統計等功能,可以自動生成案件月統計報表,這在純靠手工錄入、人工檢索的90年代,對于科學管理、便捷調用刑事檔案有著突破性的歷史意義。但系統開發完成后一直沒有懂技術的人員配合技術部門進行測試,系統因此被擱置。
“把它用起來,是你最重要的任務。”不容拒絕的指令、刻不容緩的需求,讓初來乍到的潘萍壓力倍增。
接下來的時間里,潘萍充分發揮了一名理科生的堅韌與執著,早出晚歸,獨自一人在狹小的辦公室里錄入、校準、找BUG、對接技術人員、反復測試、調試……經過近三個月的“死磕”,系統終于順利無誤地完成了第一個月的統計報表工作。看著一張張整潔規范、準確無誤的報表從打印機里滾出,潘萍欣喜若狂。
“就像是實驗成功了一樣,太有成就感了!”
潘萍值得驕傲。因為這是北京高院首次應用計算機對檔案進行管理,她的“實驗成功”,直接開啟了全市法院檔案現代化管理的新篇章。
那一年年底,全部門投票,潘萍高票當選為“優秀”。“對你這個人我們不熟,但你做的這件事,太厲害了!”部門會上,不少同事向潘萍表達了贊許。
成就感是最好的內驅力。無論是“BJXS”系統的成功上線運行,還是來自“半熟”同事的認可,都讓潘萍迅速找到了自己在新崗位的價值。
此后,檔案處在全市法院檔案部門推廣使用BJXS,潘萍負責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她也在實踐中不斷調試自身,迅速完成了從工程師到檔案員的角色轉換。
Part.
2
“我開始有一點喜歡這份工作了!”
潘萍是個要強的人,工作中與她接觸過的同事都認為她對工作“過于認真”,殊不知,她對自我的要求更是嚴格。
工作一段時間之后,潘萍發現法院的訴訟檔案都是按照訴訟程序客觀進程的時間順序進行排序整理的,“這里是有客觀邏輯在里面的,不懂法律,是干不好檔案工作的。”為了盡快適應法院檔案管理工作,她在積極參加規定內的檔案業務培訓、計算機培訓外,擠出時間自學法律專業知識。那時,潘萍的孩子剛剛一歲多,正是粘媽媽的時候,她就等孩子睡了再學,先后攻下法律大專、法律碩士的學習課程,并獲得了中國人民大學的法律碩士學位。
“法律條文周密嚴謹,檔案工作條理清晰,我開始有一點喜歡這份工作了!”
從一無所知到“一點喜歡”,潘萍發現了法律和檔案共同具備的“邏輯之美”,而這與她的個性不謀而合。
1997年,潘萍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談起入黨這件事,潘萍自言受父親影響頗深,她在研究所工作時就開始遞交入黨申請書。“父親半輩子都在追求入黨,直到改革開放后,50歲的父親終于成為一名中共黨員。這份執著和忠誠我將永遠銘記并傳承下去。”
“管理好檔案,就是為黨保存好歷史。”
Part.
3
塵封的檔案,
也藏著當事人的“急難愁盼”
“也許一開始做一件事,我們并不懂它的意義所在,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把手頭的工作一件一件做好、落地,在這個過程中去慢慢尋找意義。”“半路出家”的潘萍,對檔案工作由淺及深的認識也是有脈可循的。
那天潘萍接到一個電話,來電人焦急地表示要調閱一套卷宗,卻怎么也打不通負責借閱檔案的工作人員的電話,情急之下更改了后幾位號碼打到了潘萍這里。潘萍一邊安撫來電人的情緒,一邊認真記錄下閱卷需求。掛下電話,潘萍了解到負責接聽電話的同事家里有急事臨時請了兩天假,沒來得及找人替崗。她立即匯報處長,安排同事值班輪流接聽電話,并協調調取了來電人所需的檔案。當她給來電人撥去電話告知可以閱卷時,當事人真誠再三的感謝,讓一直在后臺與機器打交道的她第一次認識到,原來看似塵封的檔案,也藏著當事人的“急難愁盼”。
“換位思考,如果是我們或我們的親戚在法院辦了件案子,需要借卷而不得,我們會不會急?調卷工作沒做好,其他工作做的再好老百姓也不買賬。在這個問題上,要特別注意。”支部大會上,潘萍直言不諱,提出加強對調卷工作的重視程度,為健全相關工作機制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得到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認可。
“法院訴訟檔案跟其他檔案不一樣,一個卷宗承載的是一個家庭、一群人的一段難忘的‘人生’,對于當事人來講至關重要,還有的案子經歷了一審、二審、再審,每一個程序的公正審理都需要前面的卷宗,缺一不可……”潘萍一天一天在一本又一本卷宗中逐漸找到了工作的意義。
Part.
4
“認真了一輩子,想改都難吶!”
1999年,工作業績突出的潘萍開始先后擔任督導組組長、訴訟檔案組組長,隨后的近二十年時間里,她對全市法院檔案的監督、管理工作近乎嚴苛到極致。
監督、管理最常見的方式是抽查,隨機抽查數十本不同類別卷宗,從卷皮書寫是否清晰規范、卷內文書材料排序是否準確、合議庭簽字是否齊全完整、卷皮厚度使用是否適宜等全面考察卷宗的質量,“窺一斑而知全豹”。另外,潘萍還會對各院庫房的管理、環境、檔案管理機制的制定和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從源頭確保檔案管理的安全性、規范性。
檢查的目的是整改和提升。每一次檢查出現的問題,潘萍都會認真記錄在本子上,下一次檢查,她會帶著“歷史問題”去,改沒改、改得成效如何,一目了然,震懾效果可見一斑。
在潘萍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2001年底,全市三級法院檔案工作目標管理全部達到市一級水平,實現了檔案的規范化、科學化管理,全市法院檔案管理工作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在隨后開展的晉級滿三年復查工作中,潘萍帶領同事們嚴格審查、層層把關,最終力保全市法院檔案管理工作的高質量、高水平通過了復查,為實現檔案工作規范化和科學化、現代化管理作出了積極貢獻。
潘萍的嚴苛是一以貫之的,不僅對人,對己更甚。
去年,檔案處開展專項清理工作,碰巧處里人手不足,潘萍作為即將退休的老干部,與兩位新錄用的同事一起加班加點、沒日沒夜地干。連日的加班讓潘萍幾次累得頭暈眼花、血壓升高,她就搭倆凳子短暫休整,緩過勁來,再接著干,最終圓滿完成此次清理工作,給高院的檔案工作做了一次“深度保養”。
有同事關心她的身體:“潘姐你都快退休了,工作不用太認真,不用那么拼了。”她卻說:“認真一輩子了,想改都難吶!”
Part.
5
她能把歸檔的書記員訓哭
也能讓急哭的書記員舒心地笑
“檔案工作的靈魂在于運用,而要使塵封的檔案在需要的時候得到及時地啟用,關鍵就在于要嚴把歸檔環節的每一關。一入卷庫深似海,如果歸檔信息填寫不準確、不清晰,就容易在找檔案的時候如大海撈針無跡可尋。”
2017年,卸下組長的重擔,潘萍退居訴訟組負責日常歸檔管理工作。從上層督查到一線管理,一向嚴格的她,訓斥的書記員沒有一排也有一打。
“萬物的發展都會遵循一個客觀規律:量變引起質變。千叮嚀萬囑咐也好,屢說不改訓斥一番也罷,如果能換來年輕人一個好的習慣,形成一個領域好的風氣,那我覺得就應該去做。”
今年年初,檔案處在日常歸檔質量檢查中發現一本民事卷宗怎么也找不到,因為是2000年的卷,書記員找到資歷最深的潘萍:“潘老師,我一定是歸了的,怎么會找不到呢?請您再幫我找一找吧!”一向老練的書記員徹底慌了。
丟卷可不是小事。
“只要你歸了,我一定能找出來,你先回去踏實工作!” 潘萍二話沒說應了下來。“這里面一定有‘BUG’!”與三十年前測試BJXS系統時相比,潘萍的韌勁有增無減。而這些年每每遇到問題,她依然習慣用理科生的思維,去思考和分析整個事件的脈絡,不放過一絲一環去逐個尋找突破口。
“案件檢索的方式無非是當事人信息和案號,案號又由年份、字別、法院和號碼組成,隨機取兩個元素進行排查式檢索……!”經過反復嘗試,果不其然,在去掉字別搜索時發現了一個除字別不同、其他信息都相同的案子。
原來,這個案件立案時立的是“民”字,但結案和歸檔都歸的是“知”字,一字之差,導致“民”字號的案件顯示狀態就是“未歸檔”。
那天晚上,書記員和潘萍終于都睡了一個安穩覺。
在潘萍的嚴格管理之下,她所負責的庭室歸檔率是全院最高的。雖然工作嚴格,但處里的同事、書記員們遇到什么難以解決的問題都愿意找她,她也總是設身處地地用自己豐富的經驗為大家解決問題。“這是我們的定海神針!”同志們對這位前輩打心眼里敬佩。
“我愿意幫助別人,就是單純得覺得,幫到別人會讓自己很開心。”
這些年,除了一對一、手把手教書記員歸檔,潘萍還負責對全市法院新錄用的大學生、速錄員進行訴訟檔案立卷歸檔業務培訓,也經常受邀到中基層法院對書記員進行培訓,聽過潘老師講課的學員多達數千人次。對學員提出的任何問題,潘萍都可以對答如流、無一例外。培訓時,潘萍總是強調要 “認真、細心、踏實”,在她看來,這6個字,簡單卻又難以做到。尤其是從事檔案工作的年輕人,往往心氣高、思想活,對檔案工作缺乏正確的認識,她最擔心的是他們心浮氣躁、毛手毛腳、應付了事,所以只要有機會,她總是將“六字箴言”掛在嘴邊,她相信:“千叮嚀、萬囑咐,總歸有心人能記住。”
Part.
6
斗轉星移三十年,回頭看,
輕舟已過萬重山
花開花落自有時,人來人往任由之。與自已和世界和解,不較勁、不偏狹亦不掙扎,是取舍有度,寵辱不驚,不依附、不高攀,時光清淺、安靜喧鬧我皆喜歡……這是當下女性普遍追求的“松弛感”,而這些詞,在與潘萍的交談中,總能輕易感知。
潘萍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大家庭,上面有4個姐姐,都很疼最小的她。一路求學、工作、結婚、生子,她的生命軌跡順利地著實令人羨慕。然而幸福如她,也有一些小遺憾。比如,她有過換崗位的機會,卻因種種原因錯過了,沒有體驗過法院其他崗位;比如,她努力學習法律知識,卻沒有用到審判工作上……當然,這些都被她一語帶過。
“工作不分貴賤高低,知識學到了就是自己的,沒什么好抱怨的。我這人,也沒什么野心。”
松弛感源自于一以貫之的淡泊,但卻不限于此,更源于對自己人生全方位的掌控與適時適度的調整。
中學時,潘萍是校運動員,滑冰、打籃球都是一把好手。她坦言,如果不是個子矮,當初就進長春體校了。雖然最終沒有走上體育這條路,但運動的精神早已刻進了骨子里。一直以來,潘萍都保持良好的鍛煉習慣,除了時間,她將身材管理得也很好。“我喜歡享受不同運動帶來的或快樂,或平靜的感覺,這是我排解情緒的最好方式。”
潘萍明年就要退休了,即將告別三十年的工作崗位和朝夕相處的同事,問及感受,她說:
“我熱愛檔案工作,更愛陪伴我三十年的檔案處這個溫暖的大家庭,我愿意為它獻言獻策、增光添彩。”
斗轉星移三十年,歷經手工卡片檢索到微機高效快捷查詢,悅看群眾足不出戶網絡查閱高效又便捷,參與和見證檔案工作從不規范管理到規范化、科學化、現代化管理……如今回頭看,輕舟已過萬重山。
“
莫說蘭臺枯燥乏味,休談檔案養老之所,有人在這里,用無悔的青春和默默的堅守為這份平凡卻又偉大的工作作出了最生動的注解:檔案,值得用一生去守護!
原標題:《潘萍:講了半輩子邏輯 最終深陷熱愛 | 京法蘭臺榜樣》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新宙邦: 關于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首次授予部分第二個歸屬期及預留授予部分第一個歸屬期歸屬股份解除限售條件成就的公告
新宙邦:關于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首次授予部分第二個歸屬期及預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