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百事通!美麗經濟|楊橋大村子:花前“業”下日子甜
美麗經濟助振興,花前“業”下日子甜。楊橋街道大村子社區立足特色資源,結合市場需求,大力打造花卉產業,目前引進企業13家,上千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群眾收入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嵩明博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時值盛夏,嵩明博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大棚里生機勃勃。村民楊杰像往常一樣,在查看了種植的大花惠蘭后,來到直播場地參與直播帶貨,銷售公司大花惠蘭。楊杰的丈夫在外經商,家里兩個孩子都由她照護,4年前她入職了嵩明博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收入還挺不錯。
大村子社區村民楊杰告訴記者:“我們收入還是可以的,每個月的工資3500元,到年底還能一點分紅,整個收入還是算可觀的了。”
據了解,公司在產品研發上走在大花惠蘭種植的前沿,今年申請的促進大花惠蘭提前開花栽培技術獲得了國家專利,這項技術使得大花惠蘭種植的周期從以前的三年多減少到兩年半左右。
與此同時,借著電商經濟的“快車道”,公司規模快速擴大,2022年公司銷售的40多萬盆大花惠蘭,80%是通過線上銷售。
七彩滇貨供應鏈公司
在大村子社區引進的另一家企業云南七彩滇貨供應鏈公司大棚里,村民劉云龍正帶著10多名主播線上銷售小微玫瑰。
劉云龍介紹說:“公司里的十多名主播都是當地村民,經過培訓后來到公司上班,她們的月平均收入可達到8000多元,特別是在銷售旺季,直播效益好的主播月收入接近20000元,工作相對穩定,收入也還客觀。”
據大村子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土地流轉后,農戶不僅有了土地租金,還實現家門口就業,目前社區每天有300人左右就地務工。”
截至目前,僅大村子社區轄區內花卉企業就解決了300多人常年就業問題,1000多人季節性就業問題,支付常年務工人員的薪酬在1000萬左右,支付季節性務工人員的薪酬在500萬左右,從業人員年收入在3-5萬元左右,群眾增收顯著。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也是解結農村發展的牛鼻子問題。近年來,楊橋街道大村子社區立足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先后引進嵩明博源、桂豪、幽蘭谷、綠山源等7戶大花蕙蘭種植企業,13戶小玫瑰、高山杜鵑、多肉等花卉企業,大村子社區現種植花卉1000畝,其中大花蕙蘭600畝。2021年大村子社區大花蕙蘭產業被評為昆明市“一村一品”產業,2022年大村子社區被評為第十二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
記者:詹正坤 納文雄|編輯:蘇應娜 卜圓圓
審核:雷霞|監制:朱忠元
發布:嵩明縣融媒體中心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天天微資訊!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在202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技能訓練協作組(高職組)“嵌入式系統應用開發”賽項選拔賽喜獲佳績
6月20日,202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技能訓練協作組(高職組)“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