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收購到技術反哺:一個關于高端“智造”的本土化創新故事_焦點速訊
買買買在全球收購近300家高科技品牌;
全球95%的汽車制造中使用其智造技術;
國產大飛機C919、“好奇號”火星車背后,都有它的身影;
(資料圖片)
……
在山東青島,有這樣一家專注精密測量和工業軟件的跨國企業:深耕中國市場30余載,擁有目前全球最大的三坐標測量機生產基地,被青島市認定為首批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與精密儀器儀表鏈主企業。這家低調的企業,就是海克斯康。
在我國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的當下,海克斯康正積極致力于在“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領域提供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從產品設計、生產、質量檢測、質量管理、園區運維等方面推進數字化轉型。
記者近日走進海克斯康青島雙智賦能中心,深入探尋這家企業的智能制造創新之路。
01 以Glocal戰略為中國企業賦能
海克斯康從精密檢測設備起家,目前已成為全球領先的數字信息化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我們在精密檢測設備領域做到高精尖,占有率在全球排名前列。通過對精密檢測領域的延伸,將以質量為核心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融入到整個產品的全生命周期過程中。”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大中華區執行總裁郝健說。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大中華區執行總裁郝健
“你能想象,30年前我們引進一款產品的時候,一顆螺絲釘都得從國外進口嗎?”談及海克斯康針對中國市場的Glocal戰略,郝健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30年前,海克斯康的設備與當年的汽車一樣都是原裝進口,國內沒有工廠;當時國內也沒有生產高端螺絲釘的工廠,所以連螺絲釘也需要從國外進口。而如今,海克斯康的產品已經從當年的100%原裝進口,發展到今天90%的國產化率。
Glocal戰略即Global+Local,是海克斯康中國基于海克斯康集團的區域化政策,打造“國際化+本地化”的戰略,致力于將海克斯康集團的技術引入國內,落地本土化,形成本地化能力,真正賦能中國企業。
郝健表示,海克斯康在中國的發展史,實際上也是國內高端裝備產業發展的實踐縮影。“以一顆高端螺絲釘為例,就這么一個小小的零部件,我們花了四到五年的時間,在國內尋找供應商,教他怎么提升工藝、管控質量,甚至選擇材料,最終完成國產化。隨著近年來我國工業基礎的整體提升,現在很多國內客戶的需求和標準可能比歐美客戶還要高,也倒逼海克斯康面向中國客戶定制開發一些先進技術,而這些技術商業化后又能反向出口海外市場,實現技術反哺。”他說。
自2000年起,海克斯康集團在全球范圍內收購了近300家高科技品牌,在精密計量、工業仿真等核心領域積累起關鍵技術。與此同時,加大本地化研發投入,圍繞工業軟件與高精度智能裝備,不斷擴大在華投資,在汽車制造、航空航天、電子制造、石油化工以及智慧城市建設等20多個行業為中國客戶賦能。除了聚焦于精密檢測設備和工業軟件生產研發的青島總部外,還在全國下設22個方案中心,提供面向26個行業的產品解決方案。
02 數字技術助力汽車智能制造
據了解,目前全球95%的汽車制造中都使用了海克斯康的智造技術。
“海克斯康的解決方案遍及汽車制造的每個環節,從新車型的材料、噪聲、動力學仿真分析,模具工藝的高精度預測與控制,到沖壓、焊裝、總裝過程的匹配與尺寸檢測,以至整條產業鏈的智慧大數據管理,憑借專業的技術與豐富的行業應用經驗,我們助力全球汽車制造業實現高效運轉。”海克斯康的工作人員說。
在汽車設計環節,海克斯康提供全方面的結構仿真、NVH(噪聲、振動與聲振粗糙度)、電池熱管理等多學科CAE仿真技術,可有效減少新車研發過程中的物理試驗成本;在生產制造環節,提供模具工裝加工與驗證、加工程序編程及仿真、匹配分析、形變及碰撞測試、過程能力評估、設備精度校準等解決方案;在計量檢測環節,從單一的尺寸評價分析到面向全流程的數據管理系統,為汽車制造企業提供可追溯的數字化質量控制。
海克斯康的智造技術應用于汽車制造
海克斯康的工業軟件技術廣泛應用于汽車智能制造。據了解,海克斯康的多學科CAE仿真技術可以取代部分樣機物理實驗,并通過仿真結果數據分析,優化產品設計,進而幫助企業降低研發成本,提高產品性能并加快新產品上市時間。
“汽車行業的新能源賽道現在競爭激烈。其中,電池生產和主機廠整車制造是兩種不同的生態模式。電池屬于近年來剛發展起來的新行業,很多企業都是跨界進入,所以他們面臨最大的問題是電池品質把控以及生產損耗控制。新能源主機廠面臨的巨大壓力則是如何快速地從中國走向世界,進入到全球市場競爭里,所以整個生產制造水平的提升以及制造成本的把控至關重要。”郝建表示,海克斯康將通過打造完整數字鏈,助力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
03 “讓制造更聰明”
推進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已成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副主任、中國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專家委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原司長張相木指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宗旨包括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減少資源消耗等,也就是“讓制造更聰明”。
“高端制造裝備是工業之母,工業軟件是現代制造之魂。我們一定要把高端制造裝備搞上去,把工業軟件搞上去,把我國制造業的命脈掌握在自己手里。”張相木強調。
海克斯康青島雙智賦能中心-黑燈工廠
令人欣喜的是,海克斯康已構筑起在精密測量和工業軟件上的“軟”、“硬”實力:
在精密測量領域,從接觸到非接觸測量,從離線到在線測量,從手動到自動測量,提供坐標測量機、影像儀、便攜式測量臂、激光跟蹤儀、3D 光學掃描儀和量具量儀,以及計量軟件和統計過程控制(SPC) 解決方案,構筑起檢測技術的“護城河”。
在工業軟件領域,擁有眾多全球細分領域排名前列的技術品牌。除了CAE工程和仿真技術,還提供了設計、加工編程、加工模擬到工廠自動化的解決方案,通過持續的連接和系統整合,實現整體的智能優化。
此外,海克斯康還著力打造“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產業新生態。在自身工業互聯網平臺中集成了優勢的硬件、軟件方案,中小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要,租賃或訂閱不同的數字化硬件、軟件方案,降低企業數字化成本,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推進制造關鍵流程的智能化。
“我們每年凈銷售的10%-13%投入到研發,目前獲得有效國家專利146 項,其中已授權發明專利 13 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和計量技術規范 7 項。”郝建表示,未來,海克斯康將圍繞“雙智戰略”,為用戶及合作伙伴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智能生態環境。
編輯:薛亞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