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擬制定學前教育法 學前教育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2023
我國擬制定學前教育法
學前教育法草案8月28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初次審議。草案共八章74條,包括總則、規劃與舉辦、保育和教育、教師和其他工作人員、投入與保障、管理與監督、法律責任和附則。草案主要從明確學前教育定位,補齊教育短板;健全規劃舉辦機制,促進資源供給;規范學前教育實施,提高保教質量;加強教職工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素質;完善投入機制,加強經費保障;健全監管體制,強化監督管理等六個方面作出規定。
(相關資料圖)
草案明確,發展學前教育堅持政府主導,以政府舉辦為主,大力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引導和規范社會力量參與;幼兒園應當根據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點,科學實施保育和教育活動,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課程內容、采用小學化的教育方式;幼兒園應當把保護學前兒童安全放在首位,落實安全責任制相關規定;國家為家庭經濟困難的適齡兒童等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提供資助。
學前教育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近幾個月,廣州十余所民辦幼兒園宣布關停,遍及天河區、海珠區、番禺區、黃埔區、花都區等地。此外,珠海高新區海怡灣伊頓幼兒園、深圳新加坡茵維特幼兒園、深圳德威幼兒園等國際幼兒園也宣告退場。
教育部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共有幼兒園28.92萬所,較上一年減少約5600所,降幅為1.9%。其中,普惠性幼兒園24.57萬所,占全國幼兒園的比例近85%。這個普惠性的概念包括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這也意味著2022年民辦幼兒園數量在4.35萬所,比2021年的5.01萬所,減少了13%。
根據教育部網站數據,2022年學前教育在園幼兒數連續第二年出現下滑。一些地區的幼兒園已經出現了從“入園難”、“一園難求”轉變成“招生難”“一孩難求”的現象,幼教行業市場有萎縮之勢。
學前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學前教育行業前景十分廣闊。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教育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學前教育作為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備受關注。
中國的嬰幼兒市場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學前教育市場目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但在華東整個區域特別是浙江、江蘇等省市的發展也特別迅速。
學前教育師資力量不足也是學前教育行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一些學前教育機構為了追求利潤,往往會降低師資標準,導致學前教育師資力量不足,影響教育質量。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學前教育行業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這就為學前教育行業帶來了前景可觀的機會。
教育行業發展迅速,各領域企業數量激增,大規模企業增多,各細分行業競爭壓力劇增。除了優勝劣汰機制使得一部分企業退出,整個行業還必將通過并購進行大規模整合。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學前教育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數據顯示
未來學前教育市場學校規模預測
圖表:2022-2025年中國幼兒園規模預測(單位:萬所)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學前教育學生數量預測
圖表:2022-2025年中國學前教育學生數量預測(單位:萬人)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學前教育教職工數預測
圖表:2022-2025年中國學前教育教職工數預測(單位:萬人)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學前教育學校占地面積預測
圖表:2022-2025年中國學前教育學校占地面積(單位:億平方米)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學前教育質量的提升是學前教育師資水平提升的必然結果,我國獨生子女特殊地位,加之"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等思想觀念的影響,使得社會對學前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斷上升,隨之,家庭和社會對學前教育投入的加大,在逐漸滿足社會對學前教育量的擴張過程中,學前教育質的提升是未來的必然趨勢。
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研究制定了《"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和《"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根據計劃,到2025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0%以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5%以上,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0%以上。到2025年,縣中整體辦學水平顯著提升,市域內縣中和城區普通高中協調發展機制基本健全,統籌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推動全國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2%以上。
學前教育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學前教育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學前教育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關于學前教育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學前教育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