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通城檢察:檢察聽證解社矯對象跨省活動難題
(資料圖片)
民主與法制網訊(□王中正 通訊員陳佳 熊聰)“在廣東經營了三家企業,在通城經營了一家企業,需要經常往返兩地,但法律法規對社區矯正對象經常性跨省活動沒有具體規定,這是最令我頭疼的問題……”社區矯正對象小周(化名)申請經常性跨市縣活動時說出了自己的苦惱。
社矯對象管理有規定,企業生產“等不起”,如何保證社區矯正有效的同時,又不影響企業正常經營?近日,湖北省通城縣人民檢察院就社區矯正對象小周經常性跨地區活動申請到大坪鄉坪山村村委會綜治中心舉行公開聽證,邀請該縣司法局、縣經濟開發區、大坪鄉政府等單位相關負責人、人大代表和人民監督員參加聽證會。
今年2月9日,小周因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經通城縣檢察院提起公訴;3月14日,通城縣人民法院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判處被告人小周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緩刑考驗期自2023年6月20日起,至2024年6月19日止。
8月初,小周以其在廣東省東莞市、深圳市等地開辦有多家企業,需經常往返為由,提出經常性跨地區活動的申請。經查,小周是通城縣及廣東省東莞市、深圳市等地四家企業的法人代表,企業主要生產經營芯片、傳感器等電子產品,與華為、小米及日本、伊朗等國企業均有業務往來,小周本人掌握7項國家專利,并有2項專利正在申報,屬于高專精技術型法人代表。
8月中旬,承辦檢察官與通城縣司法局工作人員通過對小周位于廣東省東莞市、深圳市等地的企業經營情況進行實地考察后,了解到小周的企業經營項目、發展前景良好,但企業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環節,檢察機關決定對其提出的經常性跨地區活動申請進行公開聽證。
聽證會上,案件承辦檢察官、通城縣司法局和大坪鄉政府相關負責人分別就原案件辦理情況、小周入矯后表現等方面作了詳細介紹。縣經濟開發區負責人對小周所開辦四家企業的經營狀況、納稅情況、就業人員、企業前景等情況進行了介紹。聽證員分別發表意見,經評議后一致認為,允許小周經常性跨地區活動,有助于民營企業的正常經營,幫助其更好地回歸社會。
“檢察機關采取公開聽證為當事人解難題,既充分體現司法辦案公平公正,也彰顯了司法的溫暖,取得雙贏共贏的辦案效果。”通城縣人大代表、聽證員葛華林說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