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主要城市2小時可達,相鄰城鎮30分鐘就到
交通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官”。4年前,打通第一條“斷頭路”的兩區一縣,如今正積極謀求打造內優外暢的全新交通體系。
記者今天從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綜合交通專項規劃》已于日前印發。根據規劃,示范區將構建“一體化、數字化、低碳化、共享化”的高質量綜合交通體系,屆時長三角主要城市2小時可達,相鄰城鎮組團30分鐘就到。
構建“15分鐘社區出行圈”
【資料圖】
示范區雖然地處滬蘇浙兩省一市交界區域,且又毗鄰虹橋綜合交通樞紐,但一直存在對外交通聯系效率不高、內部路網連通性不足、交通協同治理和綠色發展水平有待提高等“堵點”。如何在“不破行政隸屬、打破行政邊界”的前提下,提出一體化的交通解決方案,是規劃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為解決這一問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綜合交通專項規劃》由上海市交通委牽頭組織,會同江蘇省交通廳、浙江省交通廳共同編制,歷經4年時間,作為示范區綜合交通領域重要的綱領性文件,主要成果已納入示范區國土空間規劃。
據介紹,規劃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大關鍵詞,通過構建“一體化、數字化、低碳化、共享化”的示范區高質量綜合交通體系,塑造宜居、宜業、宜游的交通環境,實現對外交通集約暢達、內部交通綠色便捷、交通治理協同高效的目標愿景,重點完善軌道交通、道路交通、特色交通、客貨運樞紐等四大交通系統。
軌道交通方面,以干線鐵路、城際(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多層次、網絡化的軌道交通系統,滿足示范區對內對外多種出行需求。在滬昆高鐵、滬昆鐵路、滬蘇湖鐵路、通蘇嘉甬鐵路等國家干線鐵路主骨架的基礎上,重點補強城際(市域)鐵路網絡,規劃如通蘇湖城際鐵路、上海示范區線、水鄉旅游線、嘉善至西塘線等城際軌道交通線路;示范區融入國家干線鐵路網絡,實現與長三角主要城市2小時可達。
道路交通方面,以提升路網連通性和一體化水平為導向,落實“四橫五縱”的高速公路骨架,加快構建“兩橫三縱”快速路系統,布局形成“七橫九縱”干線公路網。持續優化示范區內部的交通聯系,在青浦新城、吳江城區、嘉善城區以及主要鎮區,構建“窄路密網、開放街區”的道路布局,預計2035年示范區城鎮開發邊界內全路網密度將達到每平方公里8千米以上,支撐示范區城鎮組團內部構建“15分鐘社區出行圈”,相鄰城鎮組團之間30分鐘可達。
特色交通方面,構建區域級、城市級、社區級三級慢行綠道系統,依托骨干河道和重要湖蕩構建舒適宜游的藍道系統,結合太湖、淀山湖、太浦河等河湖水系構建“兩橫兩縱三環”區域風景道體系,全面打造“慢游”交通網絡。
客貨運樞紐體系方面,發揮虹橋樞紐核心門戶功能,構建空間融合、站城一體的客運樞紐布局,打造“外集內配”的貨運樞紐和城市多級配送體系。
打造綠色智慧交通新樣板
值得注意的是,與集中城市化區域相比,示范區具有“生態綠色”“水網密布”“古鎮云集”等鮮明區域特點,根據規劃,兩區一縣將打造綠色智慧交通新樣板。
綠色交通方面,加快公共領域用車新能源化,完善充電樁、加氫站等配套設施;積極推進基礎設施低碳化技術及管理模式創新,協同推進交通領域節能降碳和綠色發展。智慧交通方面,鼓勵5G、區塊鏈、物聯網等智慧交通新技術的應用推廣,夯實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底座,共建示范區智慧交通監測和管理系統,推進MaaS(出行即服務)智慧出行服務系統建設,探索需求響應式公交、無人配送等新型交通試點應用,以及高鐵物流、軌道快運等城市生產生活物資公鐵聯運新模式。
此外,兩區一縣還將持續推進美麗鄉村道路建設;切實保障慢行網絡連續性和功能性,預計到2035年,獨立路權的自行車道總長將達3000公里左右。
作者:張天弛
編輯:商慧
責任編輯:戎兵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索通發展:擬補充完善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首期5萬噸項目生產線并投資建設二期5萬噸項目,項目總投資約24.75億元
索通發展(603612)計劃補充和完善其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
精彩推送
新城發展(01030)發布新城控股(601155.SH)中期業績,歸母凈利潤22.79億元,同比減少24.28%
智通財經APP訊新城發展01030發布新城控股601155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155
索通發展:擬補充完善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首期5萬噸項目生產線并投資建設二期5萬噸項目,項目總投資約24.75億元
索通發展(603612)計劃補充和完善其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