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錄》中最智慧的10句話,真正的人間清醒
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曾經說過:“除了《圣經》,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沉思錄》。”
《沉思錄》是古羅馬皇帝奧勒留的日記,里面記錄了奧勒留身處亂世中的所聞所悟,是一部自我反省的思想文集。
在書里,他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娓娓道來,給無數(shù)人帶來啟迪。
(資料圖片)
千百年來,《沉思錄》是無數(shù)讀者的良師益友,也是若干迷途者的心靈明燈,被譽為可反復閱讀的“世界之書”。
今天,我為你總結了10句奧勒留最智慧的箴言,句句扎心,讓人瞬間清醒。
1
關于人性
《沉思錄》里給人的第一個智慧,就是對人性的感悟。
書中提到,6歲的奧勒留被當時的羅馬皇帝看中,成為皇位繼承人。
來到宮廷,讓他感觸最深的,就是人性的復雜。
他發(fā)現(xiàn)上流社會滿口仁義道德,實則缺乏仁慈。
君主看起來冠冕堂皇,背地里卻充滿了妒忌,偽善和口是心非。
他在《沉思錄》中說:
歷史更迭變化,但人性從未改變。
人都是恃強凌弱的,在強者面前會卑躬屈膝,在弱者面前則耀武揚威。
人們表面上相互扶持,但并不真心希望別人過得比自己好。
一旦觸及自己的利益,人們就會撕下和善的偽裝,關系從而變得緊張微妙。
查理·芒格說: “無需為人性感到意外。”
人性的丑陋,與生俱來,隨處可見,沒有必要過分苛責和期待。
只有看清了人性的真相,我們才不會被現(xiàn)實戳傷;
也只有看清它,我們才能理解它,接受它,甚至是超越它。
當你洞悉了人性,你就能在繁雜的世界里游刃有余,立于不敗之地。
2
關于欲望
在古羅馬,貴族以穿紫色長袍為貴。
身為皇位的接班人,奧勒留發(fā)現(xiàn),把精力用于穿衣打扮,奢侈享受,只會消磨意志,淪為欲望的奴隸。
他了解到斯多葛派哲人提倡節(jié)衣縮食,以穿短袍為榮。
于是,他開始像斯多葛派哲人那樣,遠離感官誘惑,杜絕奢靡生活。
他脫掉長袍,不顧身份地位,終日穿著短袍。
他還放著高貴的床不睡,偏偏睡在地板上。
缺衣少穿,日復一日苦行僧般的生活,讓他被上流社會看作異類,可他卻視儉樸為修行,甘之如飴。
北野武曾說:“人這種東西,不管外表修飾得多么光鮮亮麗,剝掉一層皮后,就只剩下一堆欲望。”
人的欲望,像一個無底洞。
我們的雙手不斷地向外索取,有了還想擁有,得到了還嫌太少,怎么也填不滿欲望的深淵。
奧勒留在《沉思錄》中提醒我們: “不要再做被各種私欲所牽扯的傀儡。”
人活一世,所需并不多。
睡不過三尺之床,吃不過一日三餐。
過多的物質追求,只會讓我們疲于應對,從而失去生活的重心。
唯有懂得克制欲望,生活低配,物質至簡,我們才能騰出精力,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3
關于死亡
奧勒留生活的那個時代,戰(zhàn)爭、瘟疫奪取了無數(shù)人的生命,令奧勒留痛不欲生。
悲傷之余,他開始對死亡有了新的感悟。
他慢慢發(fā)現(xiàn),不管是王侯將相,還是普通百姓,都躲不開死亡。
看清生命的本質后,他開始換一種活法,為打造古羅馬的輝煌而奮斗。
他朝乾夕惕,勵精圖治,沒過多久就政績斐然,深受百姓擁戴。
奧勒留說:
人生白駒過隙,一晃而過。
很多事還沒完成,我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老了;很多路還沒走過,一轉眼又到了生命末途。
死亡,是生命的終點站,但抵達的路徑,從來沒有雷同。
有人蠅營狗茍,倉促一生,如同流星劃過,了無痕跡。
有人卻在走過的路上,鋪滿鮮花,綻放絢麗的色彩。
既然生命短暫,倏忽便逝,不如倍加珍惜,熱氣騰騰地活著。
這樣即便到了人生謝幕之時,我們也不會因為渾渾噩噩地度過,而遺憾終生。
4
關于生活
書中提到,在戰(zhàn)火紛亂的幾十年里,奧勒留始終有著張弛有度的生活節(jié)奏。
繁忙緊張的政務之余,奧勒留喜歡寫日記,研究哲學。
在當時,這些事被人嘲笑為不務正業(yè),奧勒留卻享受其中。
他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人生如一場航海行動,像一個奴隸那樣一刻不停地搖槳,反而容易偏離方向。
生活中,為了碎銀幾兩,我們如機器般超負荷的運轉,必然導致自己提前崩潰報廢。
梁實秋說: “人類最高理想應該是人人能有親暇,去享受人的生活。”
生而為人,努力工作的意義,無非是讓自己更好地活著。
但很多人都把順序搞反了。
很多人想著等擁有了一切,再來享受生活。
可到了最后,不僅忙得忘了自己,甚至忘記了活著的真正目的。
所以無論多忙,都要學會忙里偷閑。
為自己專門開設一片空間,讀書寫作,外出旅行,享受生活的樂趣。
用七分的熱情工作,留三分的閑暇給自己,這才是善待自己的最好方式。
5
關于當下
斯多葛學派主要觀點認為,萬事萬物都在變化之中。
面對生命的消長,事物的變遷,奧勒留也在書里發(fā)出這樣的感嘆: “每個人只能活在當下,所能失去的也只有當下。”
昨日不可溯,未來不可追。
但在我們的周圍,很多人一直沒有從過去走出來。
留戀一段無緣的感情,懷念一個遠去的親人,悔恨一件陰差陽錯的事。
他們活在過去的陰影里,不敢走進現(xiàn)實,更不敢重新開始。
他們錯過了過往,又失去現(xiàn)在的生活,大半輩子都活在遺憾里。
楊絳先生說: “生活不在別處,當下即是全部。”
在生活的時間軸上,困在過去的陰影里,就看不到前方的光明。
真正的智者,從不會把自己困在回憶里,而是專注于當下。
做好眼前每一件事,善待身邊每一個人。
認真過好每一個今天,你才能觸摸更好的未來。
6
關于痛苦
從奧勒留12歲時起,他就立志成為一個哲學家。
他對哲學充滿了渴望,對政務卻感到身心俱疲。
一邊是熱愛的理想,一邊是不得不承擔的職責,奧勒留進退兩難,十分痛苦。
漸漸地,他在反思中意識到,既然改變不了現(xiàn)實,不如改變自己的認知。
他說:
他開始接納皇帝這個角色,在努力工作之余,不忘經營自己的夢想,最終找到了人生的契合點,成為“哲學家皇帝”。
他用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很多時候,讓你煩惱的,其實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附加在這件事上的認知。
你的思維認知改變,情緒才會改變,命運也就會跟著改變。
他的說法,也和心理學中“情緒ABC理論”不謀而合。
A是事件,B是對待事物的看法和信念,而C則是情緒造成的后果。
當認知B出現(xiàn)了偏差,就會導致行為的偏頗,情緒的失控。
樊登也曾說過: “當你感到痛苦的時候,一定是你的思維認知出現(xiàn)了問題。”
好的心念,讓我們積極思考;而壞的想法,往往是負能量的起源。
只有糾正錯誤的認知,凡事往好處想,才能引爆內心的正能量,帶我們走出生活的困境。
痛苦無助的時候,不妨換個思維方式。
很多時候,壞的結果,恰恰是好的開始。
7
關于得失
奧勒留師從的斯多葛派哲人認為,人們不快樂,很大程度是因為對名利迷戀,從而產生焦慮。
奧勒留也提出,要保持得失坦然的態(tài)度:“接受財富或成功的時候,不要傲慢,而且要做好它們即將隨時離你而去的準備。”
財富和地位是很多人的奮斗目標,但如果將其視為圭臬,我們則容易陷入物欲橫流中,淪為欲望的奴隸。
唯有看淡它們,我們才能夠從患得患失中跳脫出來,找到真正的自己。
正如《菜根譚》中所說的那樣: “以我轉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憂,大地盡屬逍遙。”
財富也好,名利也罷,都是生命的加持和饋贈。
我們越是緊抓著不放,它越容易成為捆綁我們的繩索,囚禁的牢籠。
不如把它們當作一個過程,擁有時及時享受,失去時當作從未擁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平常心接受和放棄,我們就會少一些糾結,多一份灑脫。
8
關于挫折
公元161年,40歲的奧勒留剛剛當上皇帝,就開始了辛苦的執(zhí)政之路。
戰(zhàn)火四起,他信任的手下伺機奪權,挫折壓力如暴風雨般席卷而來。
困惑的奧勒留漫步在海邊,他突然看到,一塊巨石任憑潮水不斷沖擊,依然屹立不動,最后,耗盡了所有力氣的波濤只好作罷,悄然退卻。
這一幕讓奧勒留深受啟發(fā),他告訴自己,面對命運的滔天巨浪,只有咬牙堅持下去,苦難終將不請自退。
于是他不再逃避,而是直面迎向命運拋來的種種難題。
就這樣,他一點點苦熬,一點點化解,最終力挽狂瀾,鞏固了古羅馬的統(tǒng)治。
生活處處充滿了角逐和較量,如果問題一出現(xiàn)就打退堂鼓,所有的努力都會前功盡棄。
只有遇強則強,越挫越勇,才能在與苦難的博弈中享受逆風翻盤的激情,體悟生命的真正意義。
正如詩中所言: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命運給予的打擊,容不得討價還價,我們必須全盤接受。
只有打起百倍的精神,咬牙熬過苦難的長夜,你才能迎來命運的拐點。
9
關于焦慮
在《沉思錄》中,我們在奧勒留的只言片語間,能深刻感悟到這些文字背后的情緒。
當時的古羅馬帝國,已經開始走下坡路。
外敵入侵,內部動亂,種種社會問題讓他焦慮不安。
他在書中勸慰自己:“不,應該這樣說,我好幸運,雖然遭遇這樣的事,我并未受傷,既未被現(xiàn)狀所粉碎,對將來亦無恐懼。”
面對亂局,奧勒留克制胡思亂想,恢復理性。
他冷靜思考,設定計劃,四處征戰(zhàn),最終扭轉了時局。
國學大師曾仕強說過:“焦慮是自己選擇的。選擇焦慮,就越來越焦慮,選擇害怕,則越來越害怕。”
在這個充滿競爭的世界,每個人都被不同程度的焦慮裹挾。
生存壓力,職場比拼,考學找工作的困難……每一個都像壓在心頭上的石頭,讓我們神經緊繃,寢食難安。
對于焦慮,奧勒留認為, 很多時候,讓我們不安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這件事的希望和恐懼。
終日的憂思焦慮,并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是摧毀我們的大敵。
當你不再恐懼,也不再胡思亂想,你才能撇開表象,看清形勢。
也只有放平心態(tài),我們才能直擊問題的核心,輕松破局。
10
關于靈魂
《沉思錄》中提到,當時許多斯多葛派哲人,為了追求精神的寧靜,遠離塵囂,潛心修行。
但奧勒留告誡自己,退隱鄉(xiāng)村未必能逃離是非,隱居皇宮也可以修行自己。
不要太渴望外界條件的變化,內心的平和比什么都重要。
境由心生,境隨心轉。
外在的一切,不過是一個人內心的投射。
心若止水,外在的任何喧囂都不會在心湖激起波瀾。
所以,真正的智者不是遠離車馬喧囂,而是在內心修籬種菊。
真正的強者不是遠離苦難現(xiàn)實,而是修得內心的禪定。
《淮南子》有言: 心治則百節(jié)皆安,心擾則百節(jié)皆亂。
一切力量都源于內心世界的穩(wěn)定有序。
一個人只改變外部環(huán)境,并不能獲取真正的安寧。
只有轉而內求,打造穩(wěn)定強大的內核,我們才能獲得任何外物都無法給予的平和。
▽
作家費迪曼曾說:“《沉思錄》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這部黃金之書以莊嚴不屈的精神負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去幫人們過更加美好的生活。”
打開《沉思錄》,仿佛來到古羅馬戰(zhàn)場,聆聽這位哲人皇帝娓娓道來。
奧勒留的話語,如春風化雨,日光明照,給我們力量和警醒。
人這一生,是不斷修行,不斷精進的過程。
挫折困惑本是人生常態(tài),但如果不反思不總結,當我們再次遇到相似的問題,還會栽同樣的跟頭。
只有像奧勒留那樣,時時反省,常常沉思。
在困境中尋找機會,在挫折中增進智慧。
我們才能不斷地破局成長,遇見更優(yōu)秀的自己。
點個 贊吧 ,讀懂《沉思錄》中的這10句話,提高認知,無論遇到什么事,我們都能保持清醒,從容應對。
關鍵詞:
相關文章
A股午評:創(chuàng)業(yè)板指半日漲1.31%,影視傳媒板塊爆發(fā)
A股三大股指上午迎來反彈,深證成指、創(chuàng)業(yè)板指漲超1%。南財金融終端顯
精彩推送
研發(fā)支出在資產負債表哪個科目列式(研發(fā)支出在資產負債表中如何體現(xiàn))
1、研發(fā)支出在資產負債表填入“開發(fā)支出”一欄(在無形資產的下一行,
騰遠鈷業(yè)(301219.SZ):上半年公司鈷、銅產品的產銷量均已完成公司既定半年度目標
格隆匯8月23日丨騰遠鈷業(yè)(301219 SZ)于2023年08月22日召開線上交流會,
華業(yè)香料2023年上半年凈利172.03萬 同比減少89.49%
挖貝網(wǎng)2023年8月22日,華業(yè)香料(300886)近日發(fā)布2023年半年度報,報告
國家統(tǒng)計局:2022年我國經濟發(fā)展新動能指數(shù)同比增長28.4%
8月22日,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2022年我國經濟發(fā)展新動能指數(shù)。
共同開拓光伏產業(yè) 上海電氣與TüV南德簽署全方位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
今年以來,我國光伏產業(yè)發(fā)展勢頭強勁,產業(yè)鏈各環(huán)節(jié)均實現(xiàn)高速增長。數(shù)
潤農節(jié)水2023年上半年凈利1909.12萬 同比減少4.64%
挖貝網(wǎng)2023年8月22日,潤農節(jié)水(830964)近日發(fā)布2023年半年度報,報告
中國人壽副總裁趙國棟回應遠洋集團相關問題:督促遠洋集團竭盡所能平穩(wěn)經營和化解風險
中國人壽副總裁趙國棟24日在中國人壽2023年中期經營業(yè)績發(fā)布會上回應記
芝加哥玉米期貨跌0.7%,美國農作物考察團進展良好,大豆期貨跌超1.5%,大豆油期貨跌3.3%
周二(8月22日)紐約尾盤,彭博谷物分類指數(shù)跌0 60%,報42 9517點。CBOT
excel對比兩列數(shù)據(jù)重復項 對比兩列數(shù)據(jù)重復項
0471房產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excel對比兩列數(shù)據(jù)重復項,對比兩列
淥口區(qū):全員發(fā)力 全域整治推動國衛(wèi)提升工作取得實效
紅網(wǎng)時刻新聞8月24日訊(通訊員劉旺)8月22日,淥口區(qū)國衛(wèi)提升指揮部召
以競賽促提升 以競賽塑“鐵軍”——聊城市第九屆藥化械執(zhí)法辦案技能競賽個人決賽舉行
8月21日,由聊城市市場監(jiān)管局、市總工會聯(lián)合舉辦的聊城市第九屆藥化械
2022年全國居民健康素養(yǎng)水平達27.78% 呈穩(wěn)步提升態(tài)勢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今天(21日)公布《2022年中國居民健康素養(yǎng)監(jiān)測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