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蹚“深水區” 提供更多“張浦經驗”
作為全國首批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昆山張浦推出一批創新舉措——勇蹚“深水區”提供更多“張浦經驗”
(相關資料圖)
□蘇報駐昆山記者 朱新國 占長孫
近日,省委編辦下發通知,在2022年度經濟發達鎮改革評估中,張浦鎮在“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區域排名中名列前茅。不久前,在蘇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中,昆山張浦鎮獲評2021-2022年度蘇州市民營經濟工作貢獻突出單位。
作為全國首批25個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之一,10多年來,張浦鎮按照省委、蘇州市委、昆山市委的決策部署,勇立潮頭,試點示范,引領鄉鎮經濟發展和體制改革之先,努力為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出更多經驗、樹立更多樣本,為昆山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縣域示范貢獻張浦力量。
“從謀思路、打基礎,到尋突破,從滾石上山、爬坡過坎,到攻堅克難,張浦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入了精微善治3.0升級版,先后獲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優勝獎、江蘇省政務服務工作突出貢獻集體、蘇州市先鋒鎮等榮譽?!睆埰宙傸h委委員沈曉峰說,在《2022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報告》中,張浦鎮位列全國千強鎮排行榜第16位,較上年再次大幅上升17位,為檢驗改革成效交出了一份新答卷。
讓群眾“來了都能辦”,“八小時之外”敞開政務服務窗口
在張浦鎮采訪中,記者發現兩個有趣的現象:張浦鎮在社會事業局之外,還專設社會治理局,體現對社會治理的格外重視;跟著導航找到張浦鎮社會治理局,發現張浦鎮行政審批局、綜合執法局、派出所、消防大隊、司法所、人民法庭等多個部門緊挨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政務服務的“綜合體”,更成為張浦改革探路的“試驗田”。
先從政務服務說起。說一千道一萬,最佳的政務服務,就是讓企業和群眾高效辦成事。
辦事最怕跑空。與一些政務服務部門在工作日“八小時之外”熄燈關門不同,不管是周末,還是工作日中午,張浦鎮行政審批局都依然敞開窗口,讓“來了都能辦”“隨時都可辦”成為一句最溫暖有力的承諾。
“在24小時政務服務大廳外,我們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設立‘午間崗’,實行‘周末值班制’,滿足更多上班族辦事的需求。”張浦鎮黨委委員、行政審批局局長王聲堯說。
1萬多家企業、2萬多家個體工商戶、30萬常住居民,服務對象甚至超過一些縣的體量。面對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張浦鎮持續深化改革探索,建好政務大廳“一扇門”、打造政務高效服務“一張網”、推行企業群眾辦事就近“跑一次”,通過“一窗通辦”“一網通辦”“一號通辦”“一庫通辦”“一隊通辦”等“五個通”,著力實現“零”材料服務、“零”距離服務、“零”等待服務、“零”差別服務、“零”障礙服務等“五個零”服務,高標準解好鄉鎮行政審批改革這道“方程式”。
服務入心,先要“位置”找準。張浦鎮變“政府思維”為“群眾視角”,聚焦企業和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充分解決線下381項行政審批及公共服務事項辦理過程中的“梗阻”,升級打造“辦不成”服務專窗,讓群眾問題和需求成為窗口行動的“指揮棒”。
與此同時,張浦鎮行政審批局聚力打造服務進園區,設立“昆如意·浦HUI辦·元園服務站”,升級重點項目開工、重點企業開辦、重點群體服務三大專區,實行“容缺+承諾+信用”三聯動極速辦服務,從項目立項到開工建設提速率高達17%;對涉外投資人、高層次人才、軍人及老弱等特殊群體推出“服務專員+聯絡員”機制,實行一對一代辦幫辦服務及24小時隨時聯系服務,實現“繁事簡辦、大事特辦、急事快辦、難事巧辦”。
從企業集成開辦0.5個工作日,到運用自助系統頒發昆山首張“零材料”企業營業執照;從“浦便利”專車進企,到“移動辦公桌”入戶;從幫代辦服務更精準,到一業一證、一照多址、一件事等服務更多元……多年來,張浦鎮行政審批局在破題中“立題”、在加壓中奮進,年均辦件超55萬件,審批時長提速63%,辦事環節縮減57.8%。
金杯銀杯不如群眾口碑。王聲堯說,張浦鎮行政審批局還設立“人大代表社情民意聯系點”,通過定點設置“意見箱”、定人收集整理反饋意見、定期開展接待日活動等形式,并依托“好差評”平臺,倒逼政務服務優無止境,形成走在前列的示范效應。
“改流歸定”守護果農“甜蜜”,“化零為整”探路綜合行政執法
又到瓜果飄香季。在張浦鎮新南路,往年果農們擺出的花花綠綠的攤點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頗具規模的自產自銷瓜果市場,西瓜、黃桃、葡萄、提子等各種地產瓜果吸引周邊群眾前來選購。
張浦鎮還對周邊停車場進行改造升級,并設立管理點,統籌市場監管、城市管理等綜合執法力量,保障食品安全、督促公平交易、改善環境衛生,助力形成農產品交易規模效應和特色品牌。
果農們辛苦一年盼著豐收時刻,沿路設攤該不該管?“執法人員的一舉一動關乎民心向背,不能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與簡單取締相比,合理疏導、有效管理更能體現綜合執法水平。”張浦鎮黨委委員、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何春華說。
在綜合研判后,張浦鎮綜合行政執法局會同農村工作局,為果蔬農戶設立規范化的集中銷售點,以人為本、變堵為疏、“改流歸定”,既方便農戶就近售賣,又讓顧客看得見種植管理現場。目前,張浦鎮先后在三家桃園、千畝梨園、高效農業示范基地、巍塔路草莓基地等建立10余個果蔬疏導點,在守護果農們“甜蜜”的同時,贏得群眾對社會治理的配合和參與。
城市三分建,七分管,改革創新是破解一切問題的“金鑰匙”。早在2012年,張浦鎮就探索“化零為整”“化散為聚”,成立綜合行政執法局,將60種行政執法文書統一為通用模板,實現“九龍管水”到“一龍治水”的跳躍式變革,在多個執法領域貢獻可復制的樣本。同時,因地制宜增設首座“城市管理服務站”,綜合應用遙感影像、無人機等新型技術手段,不斷延伸城市管理觸角。
城市治理不僅要“致廣大”,更需“盡精微”。小橋、流水、人家從筆下生出,荷花、蓮蓬、小鳥相映成趣,身旁蟬鳴和槳聲不絕于耳……日前,在昆山市張浦鎮小敖自然村,張浦鎮文聯美術家協會會員唐桂興正拿著畫筆在橋洞下刷出一片夏日江南生活新意象。
張浦鎮綜合行政執法局堅持“一橋一策,各有特色”的標準原則,協調相關部門推進橋下空間“僵尸車”清理、交通環境優化、綠化管理養護、便民功能載體建設,努力讓“盲區”變“亮點”,打造一張張展示當地特色歷史文化和文明宣傳的新窗口。
社會治理構建五級體系,從“給一個電話”到群眾進一扇門
指揮長、聯動協調崗、情報信息崗、執法監督崗,在張浦鎮集成指揮中心,張浦鎮社會治理局和張浦鎮派出所混組混編,共同組成一個24小時不停運轉的“城市大腦”。
2018年,作為昆山“警網聯動”工作試點鎮,張浦鎮在全省首推“綜治+警務”雙網融合治理機制,全面嵌入人、房、物、網、圖等治安要素,實現110非警情類和綜治條線涉及的人身安全類等警情案件精準分流、及時響應和快速解決。在后臺的派單系統中,絕大多數派單指令1天到期,這意味著不管多復雜的問題,24小時內都需要給當事群眾回應。
“1個網格管500戶,1個網格員管理100戶,每月整體巡查一遍,地毯式搜集社情民意、排查安全隱患?!睆埰宙傸h委委員、副鎮長、政法書記劉平說,依托“雙網”,張浦鎮著力構建鎮網格化管理辦公室、村(社區)網格工作站、網格長、網格員、微網格聯絡員五級管理體系,串聯1個鎮級集成指揮中心、28個村(社區)網格工作站、137個三級網格、635個微網格,形成“定人、定格、定責、定點”精細化治理格局。
在距離張浦鎮集成指揮中心大樓東邊幾十米處,一座由低效工業用地收購后新建的大樓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當中,預計今年底正式啟用。
“由于起步早,與周邊兄弟板塊相比,相關硬件已稍顯落后,為此張浦鎮將集成指揮中心升級改造作為今年的‘一號工程’來推進?!眲⑵秸f,新集成指揮中心建筑面積超2200平方米,將運用前沿技術和設計理念,搭建駕駛艙,疊加數說經濟、城鄉融合、平安張浦、幸福民生四大領域應用,運用物聯網、5G等新技術,實現城市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構筑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強大數據支撐,織就基層社會治理的智慧“經緯”。
群眾接訪是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的重要手段。張浦鎮還主動對人民信訪接待中心進行硬件升級,一站式集成信訪接待、司法調解、律師診斷等力量,打造現代化的矛盾糾紛處理“集散地”。
走進干凈明亮的中心大廳,開放式服務前臺讓人放松,一間間功能多樣的調解室里,政府部門、村(社區)負責人、調解員與利益相關群眾面對面敞開談,讓愁眉在茶香中舒展、難題在協商中化解、笑容在共識達成后綻放。該中心還獲評江蘇省級人民滿意窗口。
“以往,碰到涉及其他部門的信訪問題,常常會說‘不好意思,我給你個部門電話’。如今只要進一扇門,什么疑難雜癥都會現場受理?!眲⑵秸f,中心還形成周報、月報、季報、年報制度,在不斷梳理總結中深化探索,努力將信訪工程做成民心工程。
“打破‘鎮級思維’,探路‘精微善治’,挺進改革‘深水區’。”張浦鎮黨委書記顧向民表示,今年是實質性啟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入新十年的第一年,張浦鎮將錨定中國式現代化鄉鎮標桿目標,持續鞏固改革試點十周年經驗成果,深化“二次創業”,不斷推出一批有張浦辨識度的改革新舉措,為全國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提供更多“張浦經驗”、貢獻更多“張浦樣本”。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