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肉是不是豬價暴跌罪魁禍首(進口豬肉什么價)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開了2016前3季度經濟情況,數據顯示前三季度(1-9月)我國豬肉產量3690萬噸,下降%。
然而,2015年前三季度的豬肉產量為3828萬頭,也就是說今年同期生豬供應量僅減少138萬頭。
過兩天,進出口數據也將公開,但1-8月進口肉數據顯示,前8月我國進口豬肉量暴增%,總量達萬噸,達歷史新高。這還只是賬面上的數量,通過非正規途徑陷入我國的肉類恐怕不少。我國生豬產量的減少缺口,被進口肉填補的差不多了。
【資料圖】
數據充沛表明,2016年我國豬肉供應量并沒有顯然減少,而經濟疲軟,國內豬肉消費顯然不振。但由于有利可圖,國外走私豬、進口豬肉和其他進口肉制品的大幅增添,顯著降低了國內養豬業的盈利水平。
就算進口肉不是豬價暴跌的首要緣故,那也是重要導火索。
統計局10月19日發布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52997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
其中前三季度,豬牛羊禽肉產量5833萬噸,同比下降%,其中豬肉產量3690萬噸,下降%。生豬存欄43163萬頭,同比減少%;生豬出欄47924萬頭,減少%。
而據新牧網監測統計,前3季度全國生豬出欄均價約為元/斤左右,較高的豬價導致外國豬肉的虎視眈眈。前8個月,我國進口豬肉總量達萬噸,進口金額比去年同比增長%
美洲、歐盟是我國進口豬肉主要來源地。尤其是美國豬價正經歷歷史最低谷時期,更多的美豬頂上了中國這塊肥肉。
美國 - 剛剛過去的這個季度生豬價格創下有史以來(至少追溯到1980年)春季至夏季最大跌幅,Steiner咨詢集團寫道。美國今年夏季豬肉產量將近61億磅,比春季增長億磅。
進口肉還將增添,這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相比國產豬肉,進口豬肉具有顯然價格優勢。8月份我國豬肉進口均勻價格僅為元/kg,即使加上關稅等其他費用,價格優勢依然顯然,刺激豬肉進口進一步增添。
進口豬肉快速涌入國內市場,對國內生豬養殖業影響值得關注。
據統計,2015年,我國豬肉進口總量萬噸,同比增添%;2016年僅上半年,我國豬肉進口量就已經達到萬噸,接近2015年全年總量,增速較2015年大幅提高個百分點至%,占同期國內豬肉產量的比重由%提升至%。
盡管進口豬肉占國內豬肉比例較低,但近年來國內旺盛的肉類消費需求越來越受到國際市場的關注,近日西班牙又有5家企業獲準向我國出口豬肉,截至目前,西班牙是取得面向中國出口批準企業最多的歐洲國家。前8個月,我國自西班牙豬肉進口量同比增添倍。
由于進口豬肉價格優勢顯然,進口豬肉快速大量涌入,對我國的豬肉養殖及加工產業鏈將產生較大影響,市場供應簡單產生波動。未來一旦國內生豬供應量歸升,國內仍略顯“柔弱”的養豬產業鏈受低價進口豬肉的沖擊約摸被放大。
我國養豬行業規模化程度低,多數養殖戶抗風險能力較弱。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豬肉養殖仍以散養為主,規模化、標準化程度較低。據統計,目前我國500頭以下規模的豬場對市場豬肉的奉獻率占55%左右,其中養殖環境較差、養殖技術落后、自配飼料、深受疾病困擾、資金短缺的豬場占70%以上。長期以來,由于缺乏有效指導,大部分養殖戶只能隨行就市,往往形成“一窩蜂”效應,在豬肉價格高企時紛紛入市,以求獲取高額利潤,當豬肉價格低迷時,往往宰殺關門或被其他企業收購。加之市場消費量巨大,散戶很難對市場趨勢、價格走勢做出正確判斷,通常難以反抗市場周期波動,虧損乃至破產的現象屢見不鮮。
據上海海關分析,雖然10月國內市場豬肉價格下跌將縮小內外價差,但由于國外生豬養殖規模化程度高,生產成本顯著低于國內,進口豬肉價格具有較大的調整空間。預計下階段豬肉進口價格約摸浮現歸調,而進口量將潞傍維持高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