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江縣兩河口鎮:以工代賑惠民生 助農增收暖民心
(資料圖)
“在家門務工,一天能收入有200多元。”8月28日,巴中市通江縣兩河口鎮木諾槽村村民羅書賢說,他在家門口務工,每月工資收入達4000多元。
羅書賢所說的家門口務工,是他在該村核桃、馬鈴薯、青花椒種植基地產業道路硬化和人畜飲水及產業灌溉工程上務工。據了解,兩項工程屬于通江縣2023年省預算內以工代賑工程(兩河口鎮)項目,項目采取“農村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村民自建)+勞務報酬發放+就業技能培訓+公益性崗位設置”的方式實施,創新“班、排、連”施工管理模式,項目理事長擔任“連長”,對項目總體負責,全面指揮施工;副理事長任“排長”,具體負責道路、蓄水池施工;理事會成員任“班長”,負責具體點位務工組織、安全施工管理。項目由通江縣發改局主管,兩河口鎮木諾槽村村民自建。
“產業道路長2.43公里,路基寬4.5米;人畜飲水工程及產業灌溉蓄水池11口,總容量2440立方米。”項目負責人張良介紹,項目能夠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壯大集體經濟,帶動周邊區域1400多戶5200多名群眾戶均增收2000元。自6月份開工以來,已開展務工群眾業務培訓暨政策宣講會2場,累計參加就業技能培訓256人次,吸納務工群眾154人,發放群眾務工報酬65.64萬元。
“接下來,我們將嚴格落實以工代賑政策要求,充分發揮‘賑’的作用,積極組織當地脫貧群眾、特殊困難群眾參與項目建設,既增加就業收入,又提高務工技能。”通江縣發改局相關負責人李尚文表示,將加強項目監督管理,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注入新動力。(程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