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堅持“三個聚焦”從嚴控制財政供養人員
為確保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郴州市堅持聚焦科學分配編制、合理使用編制、嚴格清理規范,多管齊下,綜合施策,從嚴從緊控制財政供養人員。與去年同期相比,共減少財政供養人員5000多人。其主要做法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聚焦科學分配編制,管好用活編制資源
全面開展機構編制評估。在全市推行機構編制執行情況和使用效益評估,重點開展事前總體運行情況評估、事中具體機構編制事項評估、事后“回頭看”評估,通過精心設計評估指標、嚴密組織評估分析,精準掌握各部門和單位編制核定和人員配備情況。市本級共形成專項評估報告76份,查擺問題218個(其中已要求部門立行立改完成63個、提請研究解決116個、列入探索計劃39個),為優化調整編制資源提供了重要依據。
積極探索編制配備標準。著力探索研究事業單位編制配備標準,創新出臺“一核心四維度”事業單位編制配備評價辦法,通過精準把握事業單位職能職責這一核心,科學運用理論維度、現實維度、時空維度、支撐維度,按照“據需設崗、按崗定編、照編配人”的原則,定量分析事業單位價值鏈各環節的角色定位、業務流程中各崗位的作用發揮、各崗位之間的互動與制約等要素,以此科學確定單位所需崗位數量和人員力量,從而實現精準定編的目的。
科學動態調整編制資源。按照“嚴控總量、統籌使用、有減有增、動態平衡、保證重點、服務發展”的總要求,堅持“瘦身”與“健身”相結合,出臺了《郴州市市直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動態管理辦法》《郴州市市直行政事業編制周轉使用辦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以事業發展和職責變化為契機,大力實施編制動態調整和周轉使用,市本級共動態調整編制2188名、周轉使用編制206名,在管好用活編制資源上盡智竭力。同時,全市調劑1000名事業編制,建立事業單位人才編制專戶,專項用于保障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所需編制。
聚焦合理使用編制,充分發揮最大效益
嚴格規范使用編制。全面實行編制使用核準和空編預留管理,嚴格審核把關申報用編的類別、數量和崗位。對職責飽滿的單位原則上按照“行政機關預留5%、事業單位預留10%”的要求用編;對職責有所弱化的事業單位,科學劃定編制控制線,再分別按照“退三進一、退五進一、退十進一”的原則進人、收編。同時,實行組織、編制、財政、人社等部門密切配合的“全鏈條”用編管理機制,做到“無縫對接”。
積極消化超編人員。堅持“高位推動、精心組織、拓寬渠道、精準發力”,全面開展行政編制超編問題專項整治行動。截止今年7月底,全市共消化行政編制超編人員567人,已完成總任務的96%,全面完成行政編制總量消超任務指日可待。通過大力消化超編行政人員,全市行政編制空編率較專項整治前提升了3%,為下一步機構改革、接收政策性安置人員、引進高層次人才以及優化人員結構創造了基礎條件。
嚴格把控新進人員。為使用好稀缺的編制資源,郴州市將新進人員的主渠道明確為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高素質專業化黨政人才三大類。其他一般性管理崗、技術崗需要補充人員的,從部門內部或跨部門調劑解決,或從實行“人員只出不進、編制空一減一”管理的單位連人帶編劃轉;凡可以通過科技手段、信息技術、機器設備替代并提高工作效率的,不增編不進人;凡新增的后勤保障職責,推行后勤服務社會化,不增編不進人。通過嚴把新進人員入口關,全市事業編制空編率較去年同期提升了5%。
聚焦嚴格清理規范,大幅減少編外人員
強力推動布置。2022年7月,郴州市先后召開市委常委會、市委財委會、市委編委會安排布置編外聘用人員清理整治工作,確定了“減存量、控增量、提質量”的工作目標,明確了組織部長親自抓,組織、機構編制、財政、人社部門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印發了《關于嚴禁新增編外聘用人員的通知》,強調了在全市大力清理整治編外聘用人員的工作要求。
全面摸底統計。對全市機關事業單位編外聘用人員數量、崗位分布、用工形式、工作年限、經費來源及支出等情況開展全面調查摸底,精準掌握“第一手資料”。對現有財政供養的編外聘用人員,分為按照政策文件依據使用、市委市政府會議研究同意使用、市級領導簽批同意使用、部門(單位)自行聘用四大類進行統計分析,為下一步依法依規分類處理打下堅實基礎。
大力清理規范。按照“誰使用、誰清理、誰管理”的原則,壓實各部門(單位)主體責任,在清理整治期間,凍結新增編外聘用人員的手續辦理,合同到期的編外聘用人員原則上“只出不進、只減不增”,做到“暫不新增、暫不續聘”。全市共減少編外聘用人員4263人,其中市本級減少405人。同時,積極探索實踐加強編外聘用人員的管理,著力從編外聘用人員使用原則、使用方式、基本條件、審批流程、考核管理等方面予以規范,確保編外聘用人員數量科學、結構合理、管理規范、精干高效。
(中共郴州市委編辦主任、組織部副部長 首弟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