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家長曬硬核帶娃方式,看完真要笑麻了,孩子:悲傷逆流成河
時代在進步,教育方式也在逐漸的改變,尤其是當個性的90后,成為了生娃的主力軍后,對于教育更是有新的想法和方式,面對孩子的哭鬧,完全有辦法輕松拿捏,看得人只想豎大拇指。
俗話說“姜還是老的辣”,90后在上學的時候,就是極其叛逆的一代,也可以說是叛逆的“先祖”,當成為父母之后,對于孩子的套路和招數,完全就不care,畢竟都是他們玩剩下的,整治起來也是絲毫不費力。
90后家長曬硬核帶娃方式,看完真要笑麻了,孩子:悲傷逆流成河!
(資料圖)
中國式教育,有著“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的說法,可到了90后家長這里,直接就改成了“再甜不能甜孩子,再苦不能苦自己”,對孩子的種種不合理要求,那是有一個算一個,休想達成。
隨著網絡的發達,學生們都開始人手一部手機,沉迷手機游戲的也是比比皆是,90后家長為了限制,直接禁止玩手機,在面對孩子的質問,憑什么你能玩,家長:我買的我就有權力決定,有能耐自己掙錢。懟的學生是啞口無言。
在老一輩的觀念里,面對學生有一種“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更是有任何的好吃的好玩的,都要以孩子為主,最常聽到的就是“你吃,媽不喜歡吃”。而90后家長卻有著新型的帶娃方式。
孩子問媽媽為什么每次都不給他吃西瓜的中間,而媽媽也是理所當然的回到:因為是我花錢買的,給你吃旁邊就已經不錯了。這話說的好像是一點毛病都沒有,笑不活了。
孩子對于自己想要的東西,自然是要想盡辦法弄到,即使是在大庭廣眾之下,也會完全不顧形象的哭鬧,要的就是家長的不好意思,就會滿足他們的要求,卻低估了90后家長的“狠心”。
面對孩子的“躺地作”,90后家長表現的是非常的淡定,現實拿出手機拍一張照片,然后瀟灑的轉身走人,孩子看到自己的辦法不奏效,也只能灰溜溜的起身跟上。媽媽:小樣,還想和我斗。
學習,應該是很多孩子的難題,尤其是英語這個外來語言,在學習的時候,家長和孩子之間也是雞飛狗跳的,很多矛盾的產生都源于學習,90后家長輔導作業有新方式。
女兒:不喜歡英語。媽媽:不需要你喜歡,學就行。比起誘哄式的辦法,這樣直球的方式,真的是更加的有效,90后家長在帶娃上是真的有一套,可就是苦了孩子了。
孩子因為年齡太小,對學習并沒有正確的認知,甚至還會認為是學習阻擋了他玩耍的腳步,更是會想盡辦法的逃離學習,與其“苦口婆心”的勸說,90后家長是更有方法讓學生“長記性”。
90后家長曬硬核帶娃方式,看完真的要笑麻了。直接帶孩子出去撿垃圾,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下生活的辛苦,以及不好好讀書的嚴重后果,孩子:還是我親媽嗎,悲傷已經逆流成河了。
“一哭二鬧三大滾”,是很多孩子希望家長達成他們的需求的辦法,每當這種時候,家長為了安撫學生,又或是心疼,再不行就是避免自己的丟人,只能無奈答應,也助長了孩子的“歪風邪氣”。
但是看90后家長,面對學生的打滾,連一個眼神都不帶多分給一點,直接拿起手機玩上了,你作你的,我玩我的,屬實是互不打擾啊,媽媽:都是小把戲,都不夠看的。
“硬核帶娃”有大好處,可也要把握好尺度分寸,小心過猶不及
教育是應當與時俱進的,要和當下的環境以及社會現狀相結合,歌頌苦難的教育方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當下,現在大多數的家庭條件都還是不錯的,若還要繼續裝苦,反而會讓學生變得自卑懦弱。
而且不管在什么時候,教育學生本就應該有原則有底線,孩子撒潑哭鬧的方式,若是一再的得到滿足,只會讓孩子的胃口變得越來越大,家長也會變得毫無底線,學生會更加的驕縱、肆無忌憚。
90后家長的帶娃方式,也是被很多人詬病,可卻不得不說硬核帶娃的方式很有效果,且有很大的好處,90后家長很清楚孩子的想法,每一次作鬧背后的目的,自然是不能夠輕易的滿足他們。
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學習成長的方面有很多,有時候“正向教育”效果就是一般般,那不妨“反向教育”,會有好效果,家長若是太勤快,孩子就會很懶惰,只會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大少爺。
不過在帶娃的過程中,運用“反向教育”的方式,也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分寸,避免過猶不及,且也要看學生的性格情況,是否合適,畢竟學生的個性有所不同,教育方式也應該是不一樣的。
年輕家長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也要注重自己的成長,要努力爭取給孩子更好的生活,而且家長積極上進的態度,也會給孩子帶去正向的影響,身教勝過言傳,家長要做一個好榜樣。
話題:你怎么看待90后的硬核帶娃方式?
記得點關注哦,我們下期再見!~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