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落地金融行業重在場景,算力、精度、安全合規等問題待解
AIGC的發展正在從概念開始走向落地應用,從“通用大模型”走向“行業大模型”。以大模型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將加速金融數字化和金融智能化的發展,重塑現有業務流程,改變產業格局。
那么,金融行業作為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密集的行業,無疑是大模型技術落地的最佳領域之一。未來,大模型能解決金融領域哪些需求?創造什么樣的價值?落地應用有哪些技術難點?多名學者及業內人士認為,大模型落地金融行業重在尋找合適的應用場景,但是在落地應用的過程中,還面臨著算力、精度、安全合規等挑戰。
落地最重要的是尋找應用場景
(資料圖片)
大模型讓機器具有了常識,懂得了邏輯,學會了創作,讓人和機器能以更自然的方式互動,通過與周邊工具的結合,大模型已經具有了通用人工智能的雛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商務統計與經濟計量系教授王漢生表示,“好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最終要解決的是業務問題,數據模型落地最重要的是尋找應用場景,比如在金融科技實踐中,需要落地客服、銷售、風控等業務場景。”
“大模型基于其所構建的向量空間,很可能打造出嶄新的智能信息處理基礎平臺,進而變革各行各業的基本生態。大模型必然會導致相關產業重新洗牌。”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茂松認為,金融大模型正在重新定義金融科技。對于金融科技公司而言,金融大模型屬于兵家必爭之地。金融科技公司對于金融大模型的態度決定了自身的境界,也決定了這家公司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能否贏得下一個五年,乃至下一個十年。
在度小滿CTO許冬亮看來,金融行業是高價值行業,數字化基礎好,高度依賴數據和技術,是大模型落地應用的高潛場景。對于中小金融機構,在大模型的浪潮里,有機會通過應用創新,來加快自身的數字化和智能化進程,跨越數字化鴻溝。
至于大模型怎么在行業應用,車萬翔總結說,“無非也是這三板斧:語義檢索、指令微調、繼續預訓練。通過語義檢索,將檢索結果作為提示詞輸入,能夠提高通用模型處理專用任務的能力;針對特定任務標注數據并進行微調,可以進一步提高模型的性能;如果某個行業擁有大量數據,可以針對該行業進行持續的預訓練,以進一步提高模型的性能。同時,還需要解決行業能力和通用能力之間的平衡問題,以及持續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問題。”
光大信托數據中心總經理祝世虎認為,大模型需要大創新。目前,大模型在銀行的主要應用包括智能客服、智能運營、寫文章和寫郵件。但是,這些應用并非銀行的核心應用,沒有涉及銀行的核心應用。銀行的核心應用仍在風險管理、資本管理和監管科技等幾個方面。大模型在保險和信托領域的應用可能更多,因為銀行產品主要是借貸,而保險產品非常復雜,需要耗費時間去解釋。不過,從商業角度看,銀行的市場會更大。
面臨算力、精度、安全等挑戰
大模型時代,算力、算法、數據構成了新范式的“三駕馬車”。哈工大計算學部長聘教授車萬翔認為,大模型的應用還需要解決定制化、小型化、角色化、個性化以及安全性、隱私性等問題。這些問題并非簡單地引入一項技術就能解決,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在走向落地應用金融場景的過程中,大模型仍然面臨著挑戰。中國農業銀行研發中心大模型研發負責人耿博表示,AI 大模型面臨算力需求大、訓練和推理成本高、數據質量不佳、隱私和安全問題等挑戰。目前,大模型和場景融合是一個不斷演進、探索的過程,數據是大模型的生產要素,基礎設施是大模型的入場券,場景應用是大模型的驅動力,AI 大模型未來發展將趨于通用化與專用化并行。
在許冬亮看來,大模型落地金融存在三大挑戰。第一,通用模型能力不能滿足金融場景需要。通用大模型本身精度不夠,而金融又是一個對精準性、可控性要求很高的行業。其次是通用大模型金融知識的缺失,做通用模型的公司和機構幾乎沒有辦法獲取到這些數據,那他們的模型自然也不具備這方面的知識。再次是大模型更新迭代困難,金融是高時效的,模型必須能夠實時跟蹤金融市場的變化和趨勢,怎樣保持大模型所學知識和信息的時效性,是個比較大的挑戰。
第二個挑戰是大模型如何高效植入現有業務場景。一個團隊既要懂場景的know-how,又要理解大模型的使用方法,而且還需要具備比較強的工程能力,這樣才有可能選擇出適合應用大模型的場景,高效的將大模型嵌入到實際業務流程中去。而大模型的微調和提示詞工程等等都是很有技巧的。就當下而言,具備這樣能力的公司和團隊是極少的,懂大模型技術的大多沒有具體的行業經驗,行業老兵又對大模型的技術理解不夠深入,需要時間去磨合和培養。
第三個挑戰是大模型生成內容的安全合規和隱私保護。金融本身是一個高合規要求的行業,加上大模型是顛覆性的新技術,我們對它的風險還沒有完全了解,監管部門對它的落地應用也比較審慎。本月15號,面向大模型的第一個監管文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已經開始實施。隨著大模型落地的不斷推進,如何平衡大模型落地收益和大模型風險控制,是一個越來越突出的問題。
孫茂松認為,“實際上,在技術上要做好這個大模型,不是簡單的基礎模型就可以做好,里面有很多對模型進行研究的成分。因此,這些挑戰都不是輕而易舉就可以解決的,這就要求做大模型的公司一定要有研發能力,不是簡單的應用,而是自身要有比較雄厚的研發能力。”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中泰證券給予寧波銀行增持評級 詳解寧波銀行2023年半年報:凈利潤同比增14.9%;零售信貸投放保持高增
中泰證券08月26日發布研報稱,給予寧波銀行(002142 SZ,最新價:26 85
和初代 iPhone 發布同年,新專利表明蘋果 2007 年開始構建 Vision Pro 頭顯
和初代iPhone發布同年,新專利表明蘋果2007年開始構建VisionPro頭顯,蘋
民生證券給予中航高科推薦評級,2023年中報點評:航空新材料龍頭引領發展;降本增效持續提升盈利水平
民生證券08月24日發布研報稱,給予中航高科(600862 SH,最新價:24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