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萸肉有什么功效和作用與主治
山萸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山萸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1、山萸肉是一種中藥,它的功效是可以治崩止帶,補腎益肝,澀精固脫,收斂止汗,生津止渴的功效。臨床上,山萸肉的作用是具有非常強的補益作用,比如說輔助治療腎經的疾病,像腎虧所導致的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男性的性功能障礙,出現了陽痿、早泄、遺精、滑精,以及的女性出現了月經異常、崩漏帶下,這些都是山萸肉的治療方向。日常生活中,有些患者會出大量的汗,而表現為虛脫、口渴難忍等,也可以通過山萸肉來進行輔助治療。山萸肉的特點是無論陰虛和陽虛都可以應用,它的搭配范圍比較廣,可以和其他藥物組成六味地黃丸等,對于人體的進行滋補。
【資料圖】
2、山萸肉的禁忌癥,主要是可以針對感染的患者,出現了發熱,還有紅、腫、熱、痛等感染的患者,不能夠應用山萸肉,不然會使相關的癥狀加重,而不利于臨床的治療。
山萸肉的作用與功效 山萸肉的作用及功效
山萸肉的作用與功效:
1、山萸肉性味酸,微溫,具有補肝腎、澀精氣、固虛脫功效,適用于貧血、神經衰弱、心臟衰弱、脈弱無力、頭暈耳鳴、陽痿、遺精、早泄、腰膝酸軟、小便頻數、月經過多等癥。
2、現代醫學研究,山萸肉對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有利尿、降壓作用;對于因化療及放療所致的白細胞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
山萸肉有什么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
補益肝腎,收澀固脫。
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熱消渴。
擴展資料
熟地山萸肉治口腔潰瘍
取熟地20克、山萸肉15克、淮山藥20克、茯苓15克、丹皮10克、澤瀉10克、制附子10克(先煎)、肉桂3克(焗服)、黃連10克,用3碗水煮成1碗。方中,熟地養血滋補腎陰,為君藥;山萸肉、淮山藥補肝健脾益精血,為臣藥;
附子辛熱,溫陽化氣;茯苓、澤瀉利水滲濕,丹皮活血化瘀清肝火,這三種藥防滋陰藥之膩滯。全方補腎藥多,溫陽力輕。腎為水火之臟,雖旨在溫補腎陽,但重用熟地、山萸肉等滋陰藥,取“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之義。
黃連取其苦寒,降心火,不使其炎上;肉桂辛熱上行,入少陰腎經,能納氣歸腎,引火歸元。諸藥合用,利用其歸經性味的不同,發揮綜合的調理功效,寒熱并用,交通心腎,使水火相濟。(佛山市中醫院內科主任中醫師 蔣開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山萸肉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熟地山萸肉治口腔潰瘍
山萸肉有什么功效?
功能主治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熱消渴。
應用
1. 用于肝腎不足,頭暈目眩,耳鳴,腰酸。與熟地、枸杞子、菟絲子、杜仲等配伍。
2. 用于遺精,遺尿,小便頻數,及虛汗不止。對腎陽不足引起的遺精、尿頻均可應用,常配合熟地、菟絲子、沙苑蒺藜、補骨脂等同用;對于虛汗不止,本品又有斂汗作用,可與龍骨、牡蠣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固經止血,可用治婦女體虛、月經過多等癥,可與熟地、當歸、白芍等配伍應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