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以服務企業為核心優化營商環境
(資料圖片)
徐金娟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董升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近日,在高新區委托國際知名咨詢公司開展的營商環境滿意度調研中,3459份企業問卷和50家企業“一對一”訪談結果顯示,高新區營商環境整體滿意度達到94.77%。這次調研樣本包括世界500強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瞪羚獨角獸類企業、中小微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從政務服務、納稅環境、技術創新環境、融資環境、人才環境、投資環境6個分項指標來看,各項滿意度均在90%以上。
對于高新區營商環境,埃森哲信息技術(大連)有限公司蔡大嶺辦公區8000余名員工有切身體會。此前,旅順南路輕軌蔡大嶺站周邊沒有行人專用過街通道,路面車流人流匯集一處,大批員工穿越車流,既造成較大安全隱患,也嚴重干擾地面交通。在了解企業實際困難后,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主要領導現場調研,職能部門組建專班全力落實過街天橋建設方案,今年7月,蔡大嶺人行過街天橋建成啟用,一舉解決了該公司員工上下班通行難的擔憂。埃森哲為此專門向高新區管委會發出感謝信,信中說: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空氣和水,這次問題的順利解決是高新區打造“東北一流”營商環境的扎實踐行。
打造“東北一流”營商環境從何著力?高新區提出以服務企業為核心,持續深化營商環境改革,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打贏提振企業信心攻堅戰,著力優化辦事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打造企業愿來、人才想來、產業聚集度高、創新凝聚力強的高質量發展“強磁場”。以優化政策環境為例,近兩年來,高新區圍繞“科技、人才、政策”要素配置細化落實“高新二十條”、車聯網和元宇宙產業政策、“高新區人才十條”等政策,兌現逾2億元資金惠及逾500家企業。企業在搭上科技創新政策扶持快車的同時,又反映有的政策兌現節奏快,申報時限緊張,企業來不及反應。為此,高新區從提早宣傳、暢通渠道、留足時間窗口等方面再調度、再設計、再細化,一切為了企業需求,把真金白銀的支持送達最需要幫助的初創型企業、高成長企業。去年,高新區推出移動端“云幫辦”24小時智能客服,全天候在線響應企業辦事需求,企業感受到便捷,但同時也反映,智能客服“不夠智能”,部分問題不能識別,還是要轉人工。為此,高新區今年對系統進行再升級,后臺完成大量數據跑腿工作,把“一鍵通”的便捷真正留給企業。
作為大連“三灣三區”重點區域和重要經濟增長引擎,高新區在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北方科技創新基地進程中打下了堅實基礎,產業影響力不斷擴大、規上企業發展強勁、創新動能加速集聚、英歌石科學城建設加快、人才強區效應凸顯、社會預期持續向好。為進一步提振信心、凝聚力量,今年以來,高新區著力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五大工程”,圍繞進一步“做大經濟體量、做優運行質量、做強創新力量、做實高企能量”四個著力點,服務企業訴求,解決發展痛點,全力建設與“又高又新”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最優營商環境。
“惠企政策安心享”工程全面打通各級各類惠企政策兌現通道,優化升級“惠企政策線上辦”平臺,實現“政策兌現加速度”。“企業難事找我辦”工程搭建政務服務大廳“找我辦”專窗、“大連高新營商”微信公眾號、“云幫辦”智能客服等多元化平臺,實現企業訴求當日分撥、限時辦結,清單化管理、閉環式督辦。“企業家出卷、一把手答題”工程建立企業家與黨政領導常態化溝通機制,構建“親”“清”政商關系。領導干部入企服務工程對發現的企業需求問題全區統籌、專班推進。營商環境評估工程檢驗整體服務質量,補短板強弱項,實現政府服務更透明、更有溫度。
來源:大連廣播電視臺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