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芭蕾舞團《歌劇魅影》即將亮相國家大劇院,展現海派芭蕾之美
【資料圖】
上海芭蕾舞團原創芭蕾舞劇《歌劇魅影》即將于8月18日至20日亮相北京國家大劇院。《歌劇魅影》改編自法國作家加斯通·勒魯1910年發表的同名小說,今年5月在滬世界首演。精致優雅的肢體表達、恢宏神秘的舞臺、張力十足的音樂,贏得觀眾的好評,為風靡全球的經典IP留下了中國藝術家和海派芭蕾的獨特烙印。
原創芭蕾舞劇《歌劇魅影》由上海芭蕾舞團特邀藝術總監、英國編舞大師德里克·迪恩編導,講述了發生在19世紀末,藏匿在巴黎歌劇院里的“魅影”以近乎瘋狂的方式試圖控制整座劇院、主宰芭蕾新星柯莉斯汀命運的故事。
BBC版《傲慢與偏見》作曲卡爾·戴維斯為該劇創作的配樂,與劇情、人物緊密貼合。曾為上海芭蕾舞團《哈姆雷特》設計舞美和服飾的雷茲·布拉澤斯頓,像魔法師一樣,在舞臺還原了《劇院魅影》小說場景,打造出神秘而充滿表現力的舞臺。音樂劇《媽媽咪呀!》燈光設計霍華德·哈里森令燈光、布景、道具流動起來。多媒體設計師妮娜·鄧恩令巴黎歌劇院的建筑結構亦真亦幻地展現在觀眾面前,也令舞劇各個場景的切換得以實現。
編導德里克·迪恩與上芭的合作始于2000年,先后創作了經典版《天鵝湖》《羅密歐與朱麗葉》《胡桃夾子》《哈姆雷特》《睡美人》《茶花女》六部芭蕾舞劇。“此次為上芭度身定制的新古典風格戲劇芭蕾《歌劇魅影》充滿了懸疑、驚悚和危險的氣息,同時也不乏美好的情感。”德里克說,“舞劇以‘魅影’的悲情人生貫穿始終。很多時候他是可悲的,甚至是可怕的,但當他意識到自己與親自栽培的‘柯莉斯汀’之間的感情注定得不到善終時,也會激發觀眾的同情。我希望觀眾能理解他,最終帶著體諒與共情走出劇院。”
對扮演男主角“魅影”的上海芭蕾舞團副團長、首席主要演員、國家一級演員吳虎生來說,“魅影”這一角色與以往王子、伯爵等角色相比,有著顛覆的意義。戴著兩層面具演戲,對他來說是不小的挑戰。他說:“戴上了‘魅影’遮掩丑態的面具,我感受到了來自周遭的冰冷眼神。這讓作為‘魅影’的我孤獨、悲傷、恐懼,進而變得瘋狂。直到故事的最后,‘柯莉斯汀’的吻使‘魅影’的靈魂得到了救贖,而我也得到了明悟。”
女主角“柯莉斯汀”的扮演者是上海芭蕾舞團主要演員戚冰雪。“柯莉斯汀”這個角色對舞者的體力有很高的要求,同時還要在古典和新古典芭蕾之間切換自如。但最具挑戰的還是人物的表達,尤其是和“魅影”的對手戲。如何將面對“魅影”時的好奇、恐懼、同情甚至心疼,這些層層遞進的情緒以肢體、表情和眼神傳遞給觀眾,都經過了反復揣摩。
此外,上海芭蕾舞團首席主要演員范曉楓、主要演員涂瀚彬、趙美慈、張文君,青年演員馮子純、許靖昆、郭文槿等都在劇中扮演重要角色。
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說:“上海芭蕾舞團始終致力于芭蕾藝術的傳承與創新。闊別國家大劇院兩年,希望我們的原創作品不僅能體現海派芭蕾的美與浪漫,更能讓經典文學所蘊藏的人文精神之美、人性之美穿越時空,再次撼動人們的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