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7080后的童年記憶 70后80后速來認領你的童年回憶
hello大家好,我是城鄉經濟網小晟來為大家解答以上問題,懷舊7080后的童年記憶,70后80后速來認領你的童年回憶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祝所有小朋友大朋友們兒童節快樂!
(資料圖片)
幾乎每個人童年的書桌和背包中,都藏有幾本小人書——《三國演義》《三毛流浪記》《楊家將》……
那個年代,小人書對于很多孩子的誘惑遠遠大于糖果、玩具等等,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叫作“精神食糧”。
1935年出版的張樂平作品《三毛流浪記》:▼
《三國演義》連環畫部分人物造型設計稿:▼
來源:中國連環畫論壇
文廟舊書市場中的“小人書”攤位:▼
來源:澎湃新聞
除了“精神食糧”,那些年的讀書回憶還有它們。
新學期第一件事就是包書皮,書皮都是平時收集起來的包裝紙、牛皮紙:▼
小人兒橡皮,味道很香,但新橡皮的香味只能維持個十來天,還很容易粘在鉛筆盒上:▼
每個人書包里,一定都有一本翻得舊舊的老字典:▼
鐵皮的文具盒里,都有九九乘法表:▼
@風哥
現在小學好像都不交怎么查字典了,想起以前爸爸在身旁教會我偏旁、部首查字、不同方法來查一個字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阿單
晚上放學回來先跑去鄰居家跟一堆男孩女孩坐地上看《西游記》,手里拿著塊餅,餅里夾著根蒜苗或白糖,可謂人間美味。后來家里有彩電了,終于不用蹭別人家的電視機,每晚都能盡情看看動畫片。記得那幾年《三毛》《圍棋少年》《藍貓淘氣》,都很是有意思。
70后80后的童年,零食幾毛錢甚至幾分錢就能買下來,兒時的樂趣也都與這些小零嘴有關。
辣條絕對是童年零食的重要一員,又香又辣的味道讓人直呼過癮,下課鈴一響就沖到小賣部,每人分一根,小伙伴都吃得有滋有味。▼
一兩毛錢的老冰棍是夏天的最愛,午睡起來能吃上一根,感覺一整天都是快樂的!▼
現在20多歲30多歲的“大齡兒童”依然喜歡AD鈣奶,曾經伴隨了吃貨們的整個童年。▼
可以邊玩邊吃的口哨糖,還附贈小玩具,現在看來那玩具沒什么特別,但在許多年前,這些當年孩子們最愛不釋手的小玩意。▼
小小一袋無花果,可以吃上很久,酸酸甜甜,很有韌勁兒。▼
酸甜的懷舊零食,華華丹一定要提一下,雖然吃貨們賦予它的別名實在太接地氣——“老鼠屎”,但是真的很形象。▼
愛臭美的小姑娘人手一個的鉆石糖:▼
還有星球杯、咪咪蝦條、小浣熊干脆面、山楂片、浪味仙……兒時的記憶可能會隨著歲月消散,味蕾卻幫我們記住了兒時那些愉快的時光。
@Cookie
瞞著家里人去偷偷買一毛錢一片的辣條,躲在外面吃完才敢回去,現在想想真的很有意思。
@Invincibility
一毛一包的小零食里會藏有那種小彈珠,每次打開這種零食的時候都是滿心的期待,希望打開的時候能看到奶白色的彈珠。記得那個時候我的好朋友玩這個特別厲害,帶著我贏了一大瓶,大概是小孩子都很沉迷自己喜歡的東西,后來數學老師怕我們玩物喪志,讓我們把那一大瓶都倒進了河里,我倆傷心了好幾天。
那個年代大多數的娛樂活動都來自于大自然、融入大自然。
課間活動是這樣的:跳房子、踢毽子、打沙包、老鷹抓小雞……▼
拿著半塊磚當球拍或者自制的球拍,在兩塊水泥板上,就能打起乒乓球:▼
@好好睡覺
沒有W?F?的童年,小學時候總是和同班女孩們一起玩一二三木頭人、跳房子、跳花繩?翻花繩??……最喜歡的要數翻花繩了,翻花繩叫小伙伴“解勾勾”,一用一根繩子結成繩套,手指編成一種花樣,小姐妹用手指接過來,翻成另一種花樣。
@Y
看著相冊里一張張兒時玩游戲的照片瞬間讓我在記憶中回到了童年,兒時的時光是快樂的,兒時的游戲充滿了童趣,跳房子,打沙包,捉迷藏,男孩子玩官兵捉強盜,女孩子唱著歌謠跳皮筋。
除了70后80后,第一批90后,也開始懷舊了。▼
現在的00后10后都不認識翻蓋?滑蓋手機??,沒見過藏在袖子里聽音樂用的MP3,更不知道放學后跑著回家玩的小霸王學習機有多好玩……而90后作為和互聯網共同成長的一代人,有幸見證了互聯網的每一次更新迭代。
@我的唯一
最難忘的是自己看DVD寫歌詞,然后跟著學歌,一遍又一遍,就是學不會,聽久了電視都發熱啦,回來就是媽媽的一頓皮帶燉肉。
@Redamancy
90后的童年回憶必須是非主流啊!厚重的齊劉海,彩色的發夾,45°角嘟嘴拍照,還有一個七八人的中二少女小團體。
@Z.
我小學四五年級時候是電腦剛剛出來的時候,那時候紅色警界、帝國時代、星際爭霸剛剛出來;各種街機,打桌球;還有捉田雞,吊龍蝦,斗雞,打反斗圈,拍洋畫,跳皮筋;那時候的KFC爺爺游戲機很有趣,MC叔叔的玩具也很有意思。
這些童年記憶里,藏著幾代人的回憶,更是不同時代的縮影。
在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們也可以把這些獨一無二的回憶講給00后10后的大朋友小朋友們聽時。
無論幾歲,快樂萬歲!
你的童年時代有哪些回憶呢?歡迎在留言區跟大家分享~
本文就為大家講解到這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