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宏觀:7月數據偏弱帶來資產價格修正,下階段政策是定價關鍵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
報告摘要
(相關資料圖)
第一,2023年7月六大口徑數據中,工業、服務業、消費、投資、出口同比均低于前值。地產銷售低位徘徊。
第二,如果不考慮階段性整體特征,單從6至7月邊際變化來看,數據趨弱可能和幾個具體線索有關:(1)地產銷售是6月起增速明顯回落的,連續兩個月雙位數負增長,疊加個案信用風險引發的預期觀望,對經濟的傳遞效應有所加大;(2)從工業產銷率來看,企業適度壓低生產節奏消化庫存。以汽車為例,汽車產量6月有明顯加速,7月有明顯減速,基于其產業鏈條較長,對相關行業有一定影響;(3)前期連續偏高的基建投資有一定減速;(4)臺風、洪澇等自然天氣因素對居民生活半徑、工業建筑業開工等有一定擾動。
第三,具體看工業增加值。從年內相對位置來看,7月工業環比季調為0.01%,年內僅高于4月的-0.23%。兩年復合增速為3.8%,低于前值的4.2%,但高于4-5月。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弱勢明顯,同比只有0.7%。從行業來看,計算機通信電子、通用設備、非金屬礦等行業增加值明顯偏低,我們理解三者分別對應消費電子、制造業投資、建筑業投資等領域的需求低位;醫藥行業增加值延續在年內負增長區間;相對偏高的是黑色冶煉、有色冶煉、化工等傳統原材料類行業,可能和大宗價格在5月底以來的反彈有關。
第四,具體看社會消費品零售。從年內相對位置來看,7月消費環比季調為-0.06%,處于年內最低點。兩年復合增速為2.6%,和4-5月基本相當。從表觀同比增速來看,相對偏高的是餐飲,應和暑期旅游的帶動有關;汽車和手機增速不高,但兩年復合增速變化不大;偏低的是化妝品、金銀珠寶、辦公用品、家電、建筑裝潢。我們容易理解低增長的幾個部類的邏輯:前三類是需求彈性較高的可選消費,收縮彈性較大;后兩類主要受地產銷售低位的影響。值得警惕的是日用品增速連續兩個月較低,7月單月同比-1.0%,兩年復合為-0.2%。必需消費增速偏低有可能對應著居民部門預期偏弱,有一些減少短期支出來降低負債的特征。
第五,具體看固定資產投資。從前7個月的累計增速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至3.4%,其中基建的同比9.4%是主要支撐;地產的同比-8.5%是主要拖累。從單月來看,固定資產投資單月同比1.2%,低于前值的3.3%。制造業、地產、基建有不同程度減速。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大口徑基建投資同比5.2%,明顯低于前值的11.7%,除了天氣等開工條件擾動之外,這一邊際減速可能和專項債落地的節奏,以及年中這一時段等待下半年政策線索進一步明確有關。
第六,具體看房地產。地產系指標整體變化不大,主要指標降幅基本在類似量級;考慮到基數因素,實際變化有限。地產領域改變目前的弱勢仍需實質性的政策,一是穩定信用環境;二是穩定終端需求。
第七,7月數據偏弱帶來資產價格修正。從WIND全A指數來看,6月底一度形成谷底,至8月4日高點反彈幅度為4.8%;8月15日則接近回到6月底位置。對過去兩周的資產調整來說,對社融和經濟數據的預期修正是一個促發因素;對穩增長政策落地節奏的預期不確定性是另一個促發因素。
第八,往下一階段看,經濟整體仍處于實際和名義增長雙底區域,我們理解本輪工業底可能在4月;PPI底可能在6月;信貸、消費、出口及CPI底有較大概率是7月,只有地產是一個不確定變量。政治局會議“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尚未有對應,8月15日的超預期非對稱降息似乎是政策加碼的信號,后續地產政策的落地亦值得期待。對于下階段來說,政策是定價關鍵之一;尤其是7月數據沒有實現基于同期PMI的“弱回升”假設,政策斜率就變得更為關鍵。
正文
2023年7月經濟數據整體偏弱。六大口徑數據中,工業、服務業、消費、投資、出口同比均低于前值。地產銷售低位徘徊。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7月工業增加值同比3.7%,低于前值的4.4%。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為5.7%,低于前值的6.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為2.5%,低于前值的3.1%;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為3.4%,低于前值的3.8%;出口同比為-14.5%,低于前值的-12.4%。地產銷售面積還原數據單月同比為-15.4%,略高于前值的-17.6%。
如果不考慮階段性整體特征,單從6至7月的邊際變化來看,數據趨弱可能和幾個具體線索有關:(1)地產銷售是6月起增速明顯回落的,連續兩個月雙位數負增長,疊加個案信用風險引發的預期觀望,對經濟的傳遞效應有所加大;(2)從工業產銷率來看,企業適度壓低生產節奏消化庫存。以汽車為例,汽車產量6月有明顯加速,7月有明顯減速,基于其產業鏈條較長,對相關行業有一定影響;(3)前期連續偏高的基建投資有一定減速;(4)臺風、洪澇等自然天氣因素對居民生活半徑、工業建筑業開工等有一定擾動。
從累計增速還原的地產單月銷售增速來看,3-5月同比分別為0、4.6%、-2.7%;6-7月則下行至-17.6%、-15.4%。
工業企業產銷率同比在5-7月分別為-0.3%、-1.1%、0.1%,7月產銷率提升明顯,同時6月工業增加值增速較高而7月較低,簡單理解就是6月企業明顯擴大生產,從而導致產銷率下降;7月則壓低生產節奏,提高產銷率。
臺風洪澇等也會對經濟存在擾動。應急管理部指出,[1]7月份為今年以來災害損失最重月份,受災較重的省份有福建、重慶、北京、河北、內蒙古等。
具體看工業增加值。從年內相對位置來看,7月工業環比季調為0.01%,年內僅高于4月的-0.23%。兩年復合增速為3.8%,低于前值的4.2%,但高于4-5月。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弱勢明顯,同比只有0.7%。從行業來看,計算機通信電子、通用設備、非金屬礦等行業增加值明顯偏低,我們理解三者分別對應消費電子、制造業投資、建筑業投資等領域的需求低位;醫藥行業增加值延續在年內負增長區間;相對偏高的是黑色冶煉、有色冶煉、化工等傳統原材料類行業,可能和大宗價格在5月底以來的反彈有關。
7月計算機通信電子行業增加值同比0.7%,低于前值的1.2%;醫藥行業增加值同比-3.5%,低于前值的-2.1%。通用設備行業增加值同比-1.4%,低于前值的-0.2%。專用設備增加值同比1.5%,低于前值的3.4%;非金屬礦行業增加值同比-3.4%,低于前值的-0.4%。
7月電氣機械增加值同比10.6%,低于前值的15.4%;汽車行業增加值同比6.2%,低于前值的8.8%。
7月黑色冶煉行業增加值同比15.6%,高于前值的7.8%;有色冶煉同比8.9%,略低于前值的9.1%;化工行業增加值同比9.8%,略低于前值的9.9%。
具體看社會消費品零售。從年內相對位置來看,7月消費環比季調為-0.06%,處于年內最低點。兩年復合增速為2.6%,和4-5月基本相當。從表觀同比增速來看,相對偏高的是餐飲,應和暑期旅游的帶動有關;汽車和手機增速不高,但兩年復合增速變化不大;偏低的是化妝品、金銀珠寶、辦公用品、家電、建筑裝潢。我們容易理解低增長的幾個部類的邏輯:前三類是需求彈性較高的可選消費,收縮彈性較大;后兩類主要受地產銷售低位的影響。值得警惕的是日用品增速續兩個月較低,7月單月同比-1.0%,兩年復合為-0.2%。必需消費增速偏低有可能對應著居民部門預期偏弱,有一些減少短期支出來降低負債的特征。
7月餐飲收入同比為15.8%,略低于前值的16.1%。
7月汽車零售同比-1.5%,略低于前值的-1.1%;通訊器材同比3.0%,低于前值的6.6%,兩個部類的兩年復合增速均為3.95%。
7月化妝品零售同比-4.1%,低于前值的4.8%;金銀珠寶同比-10.0%,低于前值的7.8%;辦公用品同比-13.1%,低于前值的-9.9%;家電同比-5.5%,低于前值的4.5%;建筑裝潢同比-11.2%,低于前值的-6.8%。
7月日用品同比-1.0%,略高于前值的-2.2%。
具體看固定資產投資。從前7個月的累計增速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至3.4%,其中基建的同比9.4%是主要支撐;地產的同比-8.5%是主要拖累。從單月來看,固定資產投資單月同比1.2%,低于前值的3.3%。制造業、地產、基建有不同程度減速。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大口徑基建投資同比5.2%,明顯低于前值的11.7%,除了天氣等開工條件擾動之外,這一邊際減速可能和專項債落地的節奏,以及年中這一時段等待下半年政策線索進一步明確有關。
7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為3.4%,低于前值的3.8%;其中基建投資累計同比9.4%,低于前值的10.2%;地產投資累計同比-8.5%,低于前值的-7.9%;制造業投資累計同比5.7%,低于前值的6.0%。
從累計增速倒推,7月固定資產投資當月同比1.2%,前值3.3%。7月制造業投資當月同比4.3%,低于前值的6%;大口徑基建投資同比5.2%,低于前值的11.7%;地產投資-12.2%,低于前值的-10.2%。
具體看房地產。地產系指標整體變化不大,主要指標降幅基本在類似量級;考慮到基數因素,實際變化有限。地產領域改變目前的弱勢仍需實質性的政策,一是穩定信用環境;二是穩定終端需求。
7月地產施工面積同比-23.2%,略高于前值的-25.8%;新開工面積同比-25.9%,略高于前值的-30.2%;竣工面積同比33.2%,高于前值的16.3%;銷售面積-15.4%,略高于前值的-17.6%;銷售金額同比-19.2%,略低于前值的-18.8%。
7月地產到位資金同比-20.2%,略高于前值的-21.6%;其中定金及預收款同比-21.8%,略低于前值的-19.5%;個人按揭貸款-23.4%,低于前值的-13%;國內貸款-14.7%,低于前值的-13.8%;自籌資金-20.5%,高于前值的-29.6%。
7月數據偏弱帶來資產價格修正。從WIND全A指數來看,6月底一度形成谷底,至8月4日高點反彈幅度為4.8%;8月15日則接近回到6月底位置。對過去兩周的資產調整來說,對社融和經濟數據的預期修正是一個促發因素;對穩增長政策落地節奏的預期不確定性是另一個促發因素。往下一階段看,經濟整體仍處于實際和名義增長雙底區域,我們理解本輪工業底可能在4月;PPI底可能在6月;信貸、消費、出口及CPI底有較大概率是7月,只有地產是一個不確定變量。政治局會議“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尚未有對應。8月15日的超預期非對稱降息似乎是政策加碼的信號,后續地產政策的落地亦值得期待。對于下階段來說,政策是定價關鍵之一;尤其是7月數據沒有實現基于同期PMI的“弱回升”假設,政策斜率就變得更為關鍵。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和金融環境變化超預期,通脹下行風險超預期,地產下行幅度超預期,海外加息的影響超預期,海外經濟下行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下行超預期,上下游價格傳遞滯后性超預期,穩增長政策力度超預期。
[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3346619425297717&wfr=spider&for=pc
本文源自:券商研報精選
關鍵詞:
相關文章
Aspartic Acid-PEG2000-Aspartic Acid,Bis ASP-PEG2000,氨基酸和肽-PEG綴合物
英文名稱:AsparticAcid-PEG-AsparticAcid中文名稱:天冬氨酸-聚乙二醇
精彩推送
Aspartic Acid-PEG2000-Aspartic Acid,Bis ASP-PEG2000,氨基酸和肽-PEG綴合物
英文名稱:AsparticAcid-PEG-AsparticAcid中文名稱:天冬氨酸-聚乙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