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真菌植物和蒼蠅合作繁殖
(資料圖片)
首次發現食真菌蘭花將花朵提供給食真菌果蠅以換取授粉,這是蘭花苗圃授粉的第一個證據。這種獨特的新植物與動物關系暗示著向互利共生的進化過渡。
眾所周知,蘭花會通過模仿食物來源、繁殖地甚至交配來欺騙授粉媒介來拜訪花朵,而不提供任何回報。以真菌為食、非光合作用的蘭花天麻屬也不例外:為了吸引果蠅(果蠅屬),這些植物通常會散發出一種氣味,就像它們常見的發酵水果或腐爛蘑菇的食物一樣。果蠅被引誘到花朵中,被困在那里一段時間,花粉附著在它們的背上,然后它們將花粉輸送到同一物種的其他植物上。因此,這種欺騙性的關系只為一個合作伙伴帶來好處。
神戶大學植物生物學家 SUETSUGU Kenji 是這些蘭花的專家,他注意到該屬的某些物種天麻 ( Gastrodia foetida ) 的花瓣特別肉質,在授粉后幾天就會分解并脫落。他決定對這些植物進行研究,以尋找蘭花進行“苗圃授粉”的第一個例子,這是一種為其傳粉者提供繁殖地的植物。事實上,在現在發表在《生態學》雜志上的研究中,他報告說,果蠅經常將卵產在植物的花朵中,并且它們的幼蟲可以在這種環境中完全發育成成年果蠅。
Suetsugu 說:“最有趣的是,與它的俗名“果蠅”相反,果蠅是一種專門以蘑菇為食的物種,主要利用腐爛的天麻花作為產卵地。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天麻是一種非光合作用的蘭花,以真菌為食。這些不進行光合作用的蘭花通常與它們所吸收的真菌表現出化學相似性,強調了古老的格言“吃什么就是什么”。作為一種以蘑菇為食的植物,G. foetida味道可能與蘑菇相似,這使其成為專門從事蘑菇的果蠅的主要目標。” 這一發現意義重大,因為它揭示了一種新型的苗圃授粉系統,超越了該屬中常見的欺騙策略。
神戶大學研究人員進一步解釋說,這種關系既不是強制性的,也不是特定的,也就是說,果蠅也在真菌上產下完全發育的卵。因此,這一發現可能代表了從欺騙性關系向互利共生轉變的一個例子,這由兩個因素表明:植物的成本較低,因為授粉后不再需要花瓣;密切相關的天麻主要利用欺騙策略而不提供苗圃。
Suetsugu 總結道:“這項研究代表了蘭花苗圃授粉的第一個證據,蘭花包括近 30,000 個物種,是世界上最多樣化的植物群。此外,它還有助于理解自然界中可能發展的復雜且互利的關系。了解植物如何提供真正的好處,而不僅僅是欺騙傳粉者,可能會影響對動植物相互作用及其進化動力學的更廣泛的研究。”
版權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