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化大數據分發中心落戶寧夏
(相關資料圖)
8月19日,國家文化大數據分發中心及標識基地建設行動正式啟動,國家文化大數據分發中心正式揭牌。
國家文化大數據分發中心是由中國廣電寧夏網絡有限公司報請中國廣電集團批準、中國公共關系協會文化大數據產業委員會授牌的,其定位是搶抓國家“東數西算”戰略機遇,作為國家文化專網與公共互聯網連接的主要節點,對接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國內外電信運營商,為全國文化機構提供多網多終端分發服務,成為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國家“東數西算”戰略部署,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是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和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同時寧夏還是西電東輸的重要傳輸通道和電力能源供應點。國家文化大數據分發中心建成后,容納多個高性能計算和數據存儲節點結構,能夠提供基礎通信設施、數據存儲和算力服務。
2022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批準中國廣電(寧夏·中衛)數據中心(一期)項目為數據中心綠色節能示范項目,獲得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支持。今年8月,該項目主體全面封頂,10月正式交付使用,可部署標準機柜2352架。作為中國廣電集團“東數西算”重要節點,投入運營后將承接廣電系統內部業務、東部及省內數據存儲和處理業務、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業務等。
中國廣電寧夏網絡有限公司已建成總長度4000多公里的一級光纜干線網,全區22個市(縣、區)多路由接入保障的網絡;建成總長度2萬多公里,覆蓋全自治區247個鄉鎮、2157個行政村二級干線光纜網;實現了廣播電視光纖網絡區(省)、市、縣、鄉、村五級貫通、城鄉一體、全域覆蓋,具備了市縣間100Gbps、市縣至鄉鎮10Gbps網絡互聯的能力,能夠有效承載國家文化專網服務。目前,中國廣電寧夏網絡有限公司已完成國家文化大數據寧夏(省域)文化數據服務中心基礎軟件裝配,覆蓋寧夏博物館、六盤山長征紀念館等文化機構。
寧夏是周秦中原文化、漢唐“絲路文化”的融合地,其地理位置形成以中原中心文化與區域邊塞文化、漢族文化與其他各民族文化的交融文化為特色的區域文化,文化資源豐厚,其特殊的地理及人文環境孕育獨特的文化底蘊,在文物與考古方面有著極大的空間。國家文化大數據分發中心落戶寧夏,必將帶動該地區后來居上推動文化大數據產業發展,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力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