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帶“火”鄉村旅游
石磨豆腐坊、剪紙文化院、農耕文化院、果蔬采摘園……8月10日,記者在陜州區張汴鄉曲村看到的道路提示牌五花八門。“這么多好玩兒的,我們該先選哪個呢?”來自山西省臨汾市的游客王允一家四口在道路提示牌前“犯了愁”。
依托地坑院特色,創新發展民俗旅游產業,曲村蹚出了一條獨樹一幟的鄉村振興發展路子。
為了改善基礎環境,曲村先后爭取1000余萬元資金,撬動2000余萬元民間投資,建成舞臺、文化廣場、衛生室、仿古商業街,硬化了主干道,安裝了太陽能路燈,興修了機井、引水管道、蓄水池等水利設施,還增添了分陜石等人文景觀,繪制了文化墻,建起了小游園,率先實現了免費WiFi全覆蓋。此外,該村還動員村民整修地坑院108座,為發展民俗旅游提供了完善的基礎設施條件。
(相關資料圖)
“進出院子的這個通道叫什么?”“你們家十碗席最多可以提前幾天預訂?”當天,來自山東省德州市的游客王樂東饒有興致地向“7號地坑院”農家樂老板提問,并不停地拍照留念。
曲村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精心舉辦了一系列聯歡晚會、道德講堂等活動,開展了扶貧先鋒、致富帶頭人、“好婆婆好媳婦”、“星級文明戶”評選等多項文明評比活動。與此同時,該村“兩委”還圍繞地坑院特色,著力挖掘文化內涵,打造民俗文化品牌,深入開展具有濃郁豫西民俗特色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引起外界的廣泛關注。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是真的嗎》《舌尖上的中國》,河南電視臺《群眾路線大講壇》,東南衛視《茶道真兄弟》等知名欄目,喜劇電影《大喜臨門》等影視劇紛紛趕來曲村采景拍攝,真正推動了“特色曲村、好客曲村”的文明新風傳遍神州大地。
“我就是被央視《是真的嗎》節目吸引來的!”王樂東興奮地說,“來此一游,果然是名不虛傳!”
圍繞鄉風文明建設,該村“兩委”著力打好“組合拳”,健全村級治理機構、完善“一約五會”、開展新時代文明宣講等,全力營造出良好的發展環境。
“一到節假日,俺村兒的廣場上、道路邊就停滿了旅游大巴,來玩兒的人一車車的呢!”該村負責人高興地說。
目前,曲村已成熟運營民宿、賓館、農家樂等19家,床位180多個,民俗剪紙、土特產、手工制品攤位200余個,帶動周邊休閑采摘園突破1萬人次,休閑采摘、手工制作、土特產銷售等旅游相關產業得到發展,實現全村旅游綜合收入超2000萬元,確保鄉親們在家門口就能掙得“盆滿缽滿”。
“下一步,我村將以農業觀光、生態文化休閑旅游為主體,持續傳承好曲村悠久的民俗風情,努力發展成為一個集休閑、觀光、游覽、娛樂于一體的新農村形態!”該村負責人信心滿懷地說。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TechInsights:2023年Q2蘋果iPhone全球出貨量為4310萬部 同比下降9.3%
TechInsights的數據顯示,2023年二季度蘋果iPhone全球出貨量同比下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