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共登記社會組織12503家
(資料圖)
本報訊(記者蔣若靜)昨日,第三屆北京社會組織推介活動開幕。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共登記社會組織12503家,市級社會組織4448家,市級5A級組織218家。其中,全市建立黨組織的社會組織達3300多家,黨員2.6萬多名,基本實現了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
本次推介活動由信息發布、交流研討、社會組織公益項目路演等活動組成。在信息發布環節,有關負責人分別通報了北京社會組織建設發展情況,北京市行業協會商會綜合黨委2022年“黨建標桿”創建示范單位,2022年市行業協會商會綜合黨委系統“黨建強、發展強”品牌項目,2022年以來受到政府表彰的市級社會組織,2022年以來發揮“四個服務”作用突出的市級社會組織,2023年助力密云鄉村振興市級社會組織名單,以及2022年度評估等級5A級市級社會組織名單,并向2022年新評5A級的社會組織代表頒發牌匾。會上,聯合黨委和社會組織代表就“服務高質量發展”主題進行了交流發言。
北青報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目前,全市共登記社會組織12503家,市級社會組織4448家,市級5A級組織218家,4A級組織553家,3A級組織693家,3A級以上組織占比達32.9%,從業人員與資產數量總體穩定。
本市社會組織數量眾多,如何推動這些社會組織規范化發展?北京市社會組織管理中心黨委書記溫育梁介紹,近年來,本市堅持“管好”“用好”雙輪驅動,多措并舉推進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首先是全面加強黨的建設,通過完善體制機制,建立了完整的黨建工作組織體系和工作體系。推進社會組織注冊登記、章程核準、年檢年報、抽查審計、等級評估、教育培訓工作與社會組織黨建“六同步”,強化了黨建引領作用。
同時,持續規范監管工作,例如突出年檢的剛性要求,對社會組織的登記事項、活動情況、制度建設、財務管理等方面進行全面檢查。優化等級評估,完善社會組織等級評估指標體系,突出黨建、規范治理、誠信建設、作用發揮等指標要求,使等級評估全面反映社會組織發展情況,真正評出優質的社會組織。
推進信用監管,將社會組織日常活動情況計入信用積分,根據信用等級實施分類管理,并按規定將失信社會組織列入“活動異常名錄”。開展系列專項整治行動,依法打擊社會組織違法違規行為和非法社會組織,不斷凈化社會組織生態。
近年來,北京社會組織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在各個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例如,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方面,各相關社會組織響應政府號召,參與對口支援、鄉村振興、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2023年,110多家社會組織積極助力密云區鄉村振興工作,實施“組團式”幫扶,形成規模效應,簽約實施80多個項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