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9艘漁船啟航深耕海洋牧場
【資料圖】
8月16日12時,漁船開足馬力,駛出東平漁港。 宋福亮 攝
陽江日報訊(記者/許倩)耕海牧漁競潮先,粵海糧倉迎豐年。8月16日中午,陽東區東平鎮高樁碼頭旁人聲鼎沸,萬眾期待的2023年南海(東平)開漁節發布開漁令活動舉行。陽東區四套班子領導成員代表、區直有關部門、本土漁民和廣大游客共同見證東平開漁。
數百人在現場觀看了往屆東平開漁節的盛況視頻,欣賞了舞蹈《歡天喜地慶開漁》和歌曲表演《千帆海韻》。11點55分,陽東區委書記李坤發布開漁令,一枚彩色煙霧彈隨即射向天空,649艘整裝待發的漁船聞令而動,逾6000名漁民心懷“魚蝦大汛”的美好愿景,從東平漁港駛向珠海、臺山、汕頭等地的漁場開啟今年休漁期結束后的首次捕撈作業。
陽東海洋資源豐富,海洋文化底蘊深厚,東平鎮素有“南粵魚倉”美譽。一直以來,陽東區堅持海洋資源開發與保護并舉、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并重,扎實推進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據統計,2022年陽東區實現漁業總產值近50億元;水產品總產量約30萬噸,連續多年位居全市前列。
陽東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南海(東平)開漁節自2003年舉辦以來,以其獨特濃郁的漁區傳統文化為底蘊,融合了保護海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現代文明理念,成為海洋文化的慶典、民俗節慶的典范和漁民歡樂的節日,成為陽東對外開放合作的經貿舞臺和展示城市形象的亮麗名片,為陽東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接下來,陽東區將繼續深耕海洋“藍色糧倉”,聚力打造現代化海洋牧場,持續激發“藍色經濟”活力,不斷提高海洋漁業資源開發能力,加快建設現代化海洋產業體系。
省文化和旅游廳一級巡視員梅其潔參加開漁令活動。本次活動由陽東區委、區政府主辦,陽東區農業農村局、陽東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東平鎮政府、陽東區金鋒城市投資運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承辦。
展開閱讀全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