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社會“踏浪而行”,讓創新融入日常生活
凡是創新成果層出不窮的地方,必定擁有生命力旺盛、根植力強的創新生態。在楊浦與同濟大學聯手探索智能社會治理的進程中,創新,始終是“第一動力”。
掃一掃,即可隨時隨地觀看后廚“直播”,楊浦在全市率先推出“企業碼”賦能食安共治功能,將消費者納入“食品安全監督朋友圈”;“一屏觀全館”,老牌游泳館“穿”上新款“智能衣”,AI防溺水系統,為泳客加裝了一把“安全鎖”;無需加入會員、無需關注微信公眾號、無需同意某些隱私獲取協議,商場“純凈版”停車碼讓車主體驗了一把“十秒立付”的便捷,管理“關口”進一步前移,筑起個人信息“防護堤”……
20年風雨兼程,走出一條蝶變之路,“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是楊浦的親身實踐。如今,在人民城市新實踐中,“AI+楊浦”乘風破浪,創新發展再出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無論堂食還是外賣,后廚“直播間”隨時隨地“進”
8月14日中午11點半,延吉東路上的一家連鎖餐廳已經迎來了午市高峰,前來就餐的華女士發現餐桌上多了一塊印有“企業碼”的餐牌。經服務員介紹,華女士打開手機掃了掃,令她沒想到的是,不僅該餐廳的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等信息一目了然,還能進入后廚“直播間”。
視頻中,身著統一白色制服的三位廚師正在炒菜,擦得锃亮的不銹鋼臺面上擺放著各種調料、配菜。華女士告訴記者:“老百姓就是希望吃得安心,餐廳既然能把后廚實時展示出來,至少說明他們有底氣,在衛生、食品安全方面做得比較到位。”
食品安全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過去,執法人員開展實地檢查,才能實施食品安全監管。如今,楊浦通過數字化轉型,在全市率先推出“企業碼”賦能食安共治功能,在增設這一新功能的餐飲企業后廚統一安裝高清攝像頭,將視頻及企業資質相關信息加載在“企業碼”中,消費者掃一掃,即可隨時隨地觀看后廚“直播”。
餐廳負責人李星麗表示:“‘企業碼’是我們企業的一張動態名片,能給整體市場環境起到一個很好的規范作用。”
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以來,區市場監管局與多家餐飲服務企業、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進行了多次洽談,實現線上及線下同步上線“企業碼”。目前,已在楊浦85家餐飲連鎖企業推廣應用。
在餐廳就餐的門先生告訴記者,最近點外賣也發現,外賣平臺上不少楊浦區內的店家上線了“后廚直播”入口,“跟在這里掃碼一樣,點進去就能看,這個功能真的太好了,點外賣就跟堂食一樣放心。”門先生還告訴記者,他現在只在上線“后廚直播”功能的餐廳點外賣,“這樣就不怕點到‘黑外賣’了”。
根據2023年楊浦區政府實事項目計劃,年內將在區內建成500家餐飲食品“互聯網+明廚亮灶”示范店,并爭取進一步強化與“企業碼”的聯動應用,通過“一體化、可視化、智能化”的監管系統,賦予消費者安心消費的“放大鏡”,將消費者納入“食品安全監督朋友圈”。
此外,“無事不擾”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原則,既要避免“用力過猛”“執法擾企”,又要盡可能紓企業之困、固市場之本。下一步,楊浦將繼續探索“企業碼”的應用場景,提升服務的便利度和實用性,用數字化手段賦能“放管服”改革,為政務服務提質增效,打造數字化政務服務新高地,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老牌游泳館“穿”上新款“智能衣”,為泳客加裝“安全鎖”
近日,楊浦區體育活動中心游泳館內,不少孩子正在上游泳課,突然救生員的手環收到報警,顯示一位泳客存在溺水風險。救生員立刻前來查看,發現這名孩子在水下時間較長,身體與環境的溫差加大,加上錯誤泳姿近似溺水動作,所以觸發了報警。
每年夏天,區體育活動中心游泳館都是周邊居民的“避暑勝地”,當天啟用的這套AI防溺水系統,無疑為泳客加裝了一把“安全鎖”。區體育活動中心相關負責人毛華年告訴記者:“系統采用視頻+紅外原理,其核心技術由阿里巴巴旗下的橙獅體育集成并落地應用。”
記者在現場看到,泳池上方共架設了四個槍式紅外雙目攝像頭,一名工作人員值守在電腦前,觀察視頻實況。
電腦屏幕上,泳池內的每位泳客都被標上了編號,編號前幾位代表所處泳道位置,后幾位代表人體與環境的溫差。該系統可根據設置,在3-30秒時間范圍內,迅速發現、定位、識別、放大、判斷溺水者和疑似溺水者,除了編號,屏幕中的每位泳客還“自帶”彩色方框,綠色代表安全,橙色為預警狀態,變成紅色即向救生員發出震動警報,提示需要重點關注的具體方位。
“根據每個泳客的水下時長、泳姿以及溫差,AI綜合判斷是否存在溺水情況,同時進行預警狀態的動態調整。”橙獅體育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李宏強說。
除了增設AI防溺水系統,區體育活動中心游泳館還進行了多處智慧化改造——無人值守的智慧閘機、智能儲物手環、新版水質檢測系統……居民張先生天天來此游泳鍛煉,對于“新出爐”的高科技輔助手段,他豎起了大拇指:“科技越來越發達,現在不僅有救生員看護,還有AI系統輔助,我們老年人游泳更安心了。”
商場停車掃碼“十秒立付”,管理“關口”前移,筑起個人信息“防護堤”
打開手機微信或支付寶,掃碼后,直接填寫車牌號,點擊“直接繳費”,即可進入支付頁面。頁面上清晰顯示所需費用、本次停車時長,點擊“去支付”,輸入密碼即完成繳費。這是近日記者在五角場商圈的“停車掃碼”體驗。
加入會員、強制關注微信公眾號、必須同意某些隱私獲取協議……此前,多家商場停車場小程序存在涉嫌違法違規行為,飽受車主詬病。今年7月,上海開展“亮劍浦江”個人信息權益保護專項執法行動涉“停車掃碼”消費場景的集中整治。7月底,楊浦的6家商場全部整改完畢,覆蓋全市主要商圈的64家商場停車場示范推出“純凈版”停車碼。
當天上午,記者在百聯又一城地下停車庫發現,這里幾乎每一根立柱上,都張貼了停車繳費二維碼,一旁醒目標注著“直接掃碼,付費離場”,并附有操作流程圖。此外,小程序還附帶“停車券”“停車預約”“附近停車場”等功能,方便用戶查詢。
“現在這個流程不錯,直接跳出支付頁面,我看一眼多少錢,一按密碼,就能走了。”一位車主告訴記者。
車主周先生在合生匯也體驗了一把“十秒立付”的便捷,“有時我們離開停車場前,本就著急,手機上還要走一連串支付流程,想想就覺得心累。現在這樣方便多了!”
7月7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智能社會論壇在楊浦濱江舉行,同濟大學研究團隊發布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倫理規范操作指引》,嘗試為中國AI科研機構、企業與從業人員提供一份適用的大模型倫理操作指引。
“我們認為,科研人員在人工智能倫理方面承擔著最重要的道德責任。這一操作指引,并非要影響或阻礙人工智能的前進步伐,而是想一定程度上防范倫理風險,推動人工智能的健康發展。”同濟大學人文學院特聘教授杜嚴勇表示。
論壇中,杜嚴勇列出了五大倫理原則,包括尊重人的自主權、保護個人隱私、保障公平公正、提升透明度和可解釋性、負責任的創新。
只有在強化法律規制、踐行倫理規范的框架下,科技才能健康、蓬勃發展。
后續,針對轄區大型商超“停車掃碼”問題,區委網信辦將聯合區商務委、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開展個人信息權益保護專項行動,進一步推動管理“關口”前移,指導督促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個人信息保護長效機制,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上海“亮劍浦江”專項行動也將針對“停車掃碼”消費場景,開展“回頭看”檢查,對整改不力的企業嚴肅查處。
編輯:張辰霏 吳百欣 劉奕麟(實習)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