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百川講堂”為青年學生分類卓越打造多元平臺
五四青年節當天,學生文化中心劇場座無虛席。“百川講堂”223期主講嘉賓——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正以“大變局時代挑戰與考驗”為題面向師生做專題報告。會場外大雨傾盆,會場內掌聲陣陣,正是學校注重以文化人,深化講座育人實效的工作縮影。
今年春季學期以來,為落實學校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積極貫徹“全面發展、分類卓越、多元成才”的人才培養理念,加強學校“1149”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平臺建設,學校團委大力推動“百川講堂”建設,積極邀請政治、經濟、科學、軍事、外交、文體等各領域的知名專家來校講座,與青年學子面對面交流分享,為學生分類卓越構建全方位的視野拓展和知識獲取平臺。
【資料圖】
強化頂層設計,打造師生協同共建機制
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校團委成立工作專班,建立專人負責、多元協同的嘉賓邀請工作模式。充分挖掘各職能部門、學部(院)和師生群體的聯絡資源,采取單位推薦、師生推薦和專家自薦相結合的方式,協力共建“百川名家庫”。加強各學部(院)自有講堂的工作聯動,形成聯名共享、分級強化的校院兩級講堂體系。同時,聘任講座專家學者擔任“青年學子成長導師”,做好專家的溝通聯絡工作,多元發揮專家育人功能,努力構建“以專家邀請專家”的講座嘉賓邀請延伸機制。
在講座開展上,建立“支部預約+個人報名”的觀眾組織模式。開設“支部預約”通道,累計超300個學生黨、團支部集體聽講座,提升基層支部理論學習和主題團日建設質量;學生個人結合感興趣主題,通過線上預約、現場報名等多種方式廣泛參加,近6000人次自愿參與,“聽講座”氛圍顯著提升。建立“通知-互動-反饋”的一體化宣傳機制,依托新媒體平臺定期發布講堂信息,從新聞、圖集、金句等多角度報道講堂開展情況,不斷拓寬受眾,并同步收集粉絲留言、師生建議、心得體會等,線上參與度超3萬人次,促進講堂開展提質增效。
聚焦青年需求,構建多元成才賦能平臺
針對青年學生多元化、個性化的成長需求,學校團委積極發揮青年組織引領服務優勢,通過座談、問卷、網絡征集等渠道廣泛調研青年需求,征集“百川講堂”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圍繞理想與信念、科學與技術、經濟與社會、文化與藝術、成長與成才、中國與世界等主題,建設“百川·篤信”“百川·篤學”“百川·篤行”三個系列講堂,從堅定理想信念、增長學識水平、錘煉能力本領三個層面為青年學生構建講座育人平臺。
堅定信念,無畏犧牲,有中央黨校劉玉平教授講述父親劉光典烈士在臺隱蔽戰線矢志不渝、頑強斗爭的英烈事跡;全球視野,中國擔當,有前駐埃及、朝鮮、英國大使劉曉明和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前黨委書記、院長蘇格權威解讀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波瀾壯闊;上下求索,敢為人先,有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趙紅衛院士分享的大國重器自研攻堅之路;青春追夢,為國爭光,也有冬奧會冠軍李堅柔分享逆境中堅守、賽場上拼搏的冠軍故事。
豐富活動模式,拓寬講座育人載體
結合嘉賓特點和學生需要,將“百川講堂”通過專題報告、主題講座、座談沙龍等方式開展,從講授內容上由宏觀入微觀,從受眾規模上由大眾向小眾,分類別、分層次與學生面對面講授、交流。
在以座談沙龍方式開展的百川講堂225期現場,原小米集團副總裁、我校“2020校友年度人物”校友成就獎獲得者尚進校友和青年學子進行了“圓桌對話”,除了主題分享以外,嘉賓結合學生關心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思想的碰撞涉及成長、科學、文化等多個領域,有效增強了學生受眾的置入感和獲得感。在百川講堂222期,彭潔女士在近2個小時的主題講座后,又專門與學校理論研究會學員座談,進一步分享了其祖父彭湃烈士和父親彭士祿院士“忠于理想的兩代人”的不凡事跡,并就堅定信念、學業實踐等方面為青年學子提出針對性成長建議。
經濟管理學院2022級本科生姜哲這樣評價本學期的系列講座:“百川講堂帶給我的是‘沉浸式’的體驗,我沉浸在大義的家國故事,我初窺波瀾壯闊的大國外交……多元講座給我帶來的是不同的啟迪與成長。”
作為學校“三個高水平”文化育人品牌建設的重要載體,學校團委將進一步加強“百川講堂”建設,積極謀劃、多方協同,讓高水平講座“活”起來、“實”起來、“熱”起來,深化以文化人、文化育人實效,通過系列講座引領青年學子開拓視野、錘煉思想、增長才干。
內容來源 | 大連理工大學新聞網
編輯排版 | 許家瑞
審核校對 | 劉梁宇 姬英策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Peloton(PTON.US)公布業績前 Evercore ISI將其移出“跑輸大盤”名單
智通財經獲悉,周一,EvercoreISI將PelotonInteractive(PTON US)從其“戰術性跑輸大
PERFECTECH INTL(00765.HK)盈警:預期中期綜合凈虧損同比增加59.5%
格隆匯8月21日丨PERFECTECHINTL(00765 HK)發布公告,公司預期截至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