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圍海2023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2023-08-22 03:11:12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ST圍海(002586)2023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一、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資料圖片)
(一)業務模式報告期內,水利行業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政策支持、投資增長以及創新技術的應用將推動行業向更加環保、智能化和可持續發展方向邁進。公司主營業務為生態環保海堤工程、河道治理工程、水庫工程、城市防洪工程、農田水利工程、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市政管網工程、園林景觀綠化工程、房屋建筑工程、港口與航道工程等,業務覆蓋水利、市政、房建、港航、爆破等專業建設領域。公司是國內最早專業從事海堤工程建設的公司之一,在海塘河堤工程建設的細分市場處于領先地位,在水利建設方面的專業能力位居市場前列。在市場上,盡管面臨大型國企、央企及其子公司等競爭對手,但公司致力于提供高質量的建設項目和技術服務,在細分市場中仍然保持一定優勢地位。公司具有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航道工程專業承包壹級等資質,可承擔單項合同額不超過企業注冊資本金5倍的各類水利水電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港口與航道工程及輔助生產設施工程等的施工。施工總承包是公司承接工程的主要模式之一。近年來,公司積極延伸產業鏈,從施工向投資、設計、運營延伸,公司正在由施工總承包模式向工程總承包模式轉變。公司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過向業主方提供水庫、河道、城市防洪、海堤加固、市政道路、橋梁、爆破等工程的施工以及其相關的技術服務。在施工總承包模式下,公司通過按期收到的工程款獲得收入;在PPP等投資類模式下,除施工收入外,公司還可以取得前期自行投資建設按合同約定業主支付的融資費用。另外,對于公司提供設計和技術服務的項目,公司向甲方收取相應的設計或技術服務費。(二)公司的質量控制體系的執行情況及整體評價1、質量控制標準公司1999年開始實施全面質量管理,堅持“行以體系為規范,審以體系為依據”,不斷完善質量管理體系,不斷改進質量管理方法,通過多年的有效運行,公司工程施工質量與體系運行效果都有較大程度的提高。目前,公司依據新要求升級改版并建立《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三合一管理體系文件》(ZW/QEO-D),2020年10月25日發布并于2020年12月1日開始實施。2、質量控制措施為確保工程施工質量,維護公司信譽,樹立“圍海”品牌,公司按照《工程建設施工企業質量管理規范》(GB/T50430-2007)和《質量管理體系要求》(GB/T19001-2016)建立了《質量管理分手冊》(ZW-Q-D)。該手冊明確了公司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管理、組織機構及管理職責、資源的配備及管理、投標及合同管理、分包管理、產品實現過程所需的材料、構配件和設備管理、施工質量的檢查及驗收、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的服務、自查與評價及信息管理和質量管理改進等質量管理體系所需的過程管理。此外,公司還依據體系要求編制了質量管理程序文件及相應記錄表格。在人員配備方面,負責具體施工的各項目部設置有專門的質量科,進行質量管理、驗收資料管理、實驗管理及質量體系管理。公司為項目部設定了質量員最低配置標準。在監督檢查方面,公司的工程管理部每季度對項目部進行監督檢查,并結合安監部進行聯合檢查,形成“檢查記錄表”,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要求,跟蹤復查整改結果。工程管理部和安監部每年度對公司所屬項目進行一次內部審核、自查工作,并對審核結果形成內部審核報告。公司響應國家質監局等部門的倡導,每年9月至10月舉行質量月暨質量隱患排查活動,排查項目隱患,加強公司的項目質量管理,并提高員工質量意識。3、榮譽及質量糾紛狀況公司多年來嚴格執行“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方針,文明施工,科學管理,施工工程曾榮獲“國家優質工程金質獎”、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新中國成立60周年100項經典暨精品工程”、“天府杯金獎”、浙江省建設工程“錢江杯”、“浙江省用戶滿意建筑工程獎”、中國水利優質工程“大禹獎”、“全國水利行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稱號等多項國家級、省級優質工程獎,并有多項工程獲得當地政府嘉獎及業主獎勵。報告期內,圍海股份與客戶之間未發生重大質量糾紛,也未因質量問題受到相關主管部門的處罰。(三)報告期內安全生產制度的運行情況公司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方針和“以人為本”的理念,嚴格遵守國家《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并組織制訂了包括《安全生產教育制度》、《安全檢查整改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獎罰辦法》等近50余項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并制訂了《挖掘機操作規程》、《攪拌機安全操作規程》、《裝載機安全操作規程》等50余項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同時,公司依據相關規定成立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設置專門的安全管理部門(安監部),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負責對公司及各工程項目經理部進行日常安全管理,對項目經理部安全生產投入、“三級”安全教育、技術交底、“三寶”佩戴、安全防護設施、安全警示標志、安全臺賬等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及時發現糾正不符合現象。公司按照“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管經營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及時與新組建項目經理部簽訂《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并要求與各施工隊簽訂《安全生產目標管理協議書》逐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各項目經理部也相應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做到安全組織機構健全,形成安全管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模式。公司加大安全生產投入,積極落實“三級”安全教育制度,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提高作業人員的“四不傷害”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護能力,確保作業人員的人身、財產安全。各項目經理部組織進行現場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制定預防控制措施,編制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做到“防患于未然”,將險情隱患消滅于萌芽之中。2007年7月2日公司取得中國方圓標志認證集團頒發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公司每年如期通過監督審核、認證審核。截止至2023年5月31日,公司更換中國方圓標志認證集團頒發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注冊號00222s21550R5M),證明圍海股份經營范圍內的利水電工程施工總承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及相關的管理活動體系符合GB/T45001-2020/ISO45001-2018標準要求。通過公司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公司在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管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績,獲得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單位,公司所承建的項目先后獲得全國“文明工地”、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工地”等稱號,公司也曾榮獲寧波市政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寧波科技園區“區級治安安全單位”等榮譽。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自成立至今未發生過重大安全事故。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1、持續創新、工藝技術領先公司自設立以來即秉承“科技為先”的發展理念,公司組建了研發隊伍,對施工工藝不斷進行創新及改進,提高施工效率、節省施工成本。目前公司研發團隊已經取得了多項達到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成果。公司在大型低涂超軟基、深水海堤、生態環保、淤泥快速脫水固化、淤泥資源化利用、工程信息化、河道綜合治理、人工濕地等領域已形成核心技術優勢,成功創新了深孔微差爆破、深水爆夯、灘涂軟基固化處理、淤泥快速脫水固化、淤泥資源化利用、大型人工濕地、黑臭河道整治等新技術新工藝并進行應用,工藝水平處于行業領先地位。2、自主研發、專用設備先進公司自主研發了液壓對開駁、桁架式土方筑堤機、活塞式淤泥遠距離輸送裝置、深水軟基處理作業船、螺旋式淤泥快速固結機、淤泥快速脫水系統、爆破擠淤裝藥器、河道智能凈化處理設備等一系列先進專用設備,成為行業專用設備研發的先鋒。其中:水下塑料排水板加固軟基方法及設備榮獲第十一屆全國發明展優秀新產品金杯獎,水下塑料排水板加固軟基插板船使公司較大程度地實現了海上施工機械化作業,榮獲浙江省水利廳科技進步一等獎、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并列入水利部推廣實用技術名錄;淤泥快速固結技術榮獲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全國發明展覽會“發明創業獎-項目獎”銀獎、浙江省水利科技創新獎二等獎等一系列獎項,螺旋式淤泥固化機的應用解決了灘涂軟基原位處理的世界性技術難題,填補世界空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榮獲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寧波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等。相關專業設備的成功研制和投入使用,不僅增強了公司專業技術優勢,提高了公司的市場競爭能力,對確保工程施工質量和縮短施工周期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大大節省了政府在相關工程項目上的投入。3、資質齊全、全產業鏈貫通公司工程資質種類齊全,擁有三項施工總承包壹級、兩項專業承包壹級、爆破二級等資質,業務涵蓋水利、建筑、市政、港航、爆破五大領域,項目業績突出。公司不斷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通過EPC、PPP等業務模式,貫通咨詢、規劃、設計、投資、建設、運營整條產業鏈。公司業務在區域布局上由傳統浙江向內陸市場不斷延伸。4、以人為本、專業人才匯聚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已匯聚了大批成熟的管理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公司的管理團隊具有豐富的行業管理經驗,技術人員結構覆蓋公司業務的各個領域。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和施工作業經驗的優秀人才,為公司的規范化管理、研發創新及穩定生產奠定了可靠的人力資源基礎,是公司長期業務推進和確保項目品質的重要保證。公司員工結構合理,中青年員工在實踐中進步,并逐步成長為公司的骨干力量,是公司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5、嚴控質量、鑄就圍海品牌對于建設難度高,技術要求強、施工環境惡劣的項目,“圍海”品牌優勢更為明顯。公司承建的工程曾多次榮獲省部級以上優質工程獎,在業內擁有較高的品牌認識度。人才、設備、工藝的優勢同眾多優秀完工項目的組合,為本公司在生態建設工程領域贏得了優良的聲譽。
三、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應對措施1、宏觀政策變動風險。公司所從事的建筑施工行業,受國家宏觀經濟運行、固定資產投資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國家的宏觀政策及行業調控政策都將對企業的經營發展帶來影響。2、自然災害風險。公司從事的水利工程施工業務的地點大都處在沿海及江河流域,且業務主要分布于臺風等自然災害多發的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區,臺風等自然災害對工程安全、工程進度以及公司的正常經營都將會產生一定影響。3、涉訴風險。作為建筑施工企業,生產經營中可能發生項目建設資金支付不到位、質量糾紛、工程材料及人工費支付糾紛等事項,導致潛在訴訟風險。針對上述風險,公司將積極關注經濟形勢和政策走向,科學研判市場趨勢,建立健全風險控制機制,提高市場應變能力,擬采取以下措施應對:1、公司將關注各項與公司業務經營相關的國家、行業政策,并將做好合理的預期,適時調整經營策略,積極抓住有利于公司發展的機遇,努力實現穩健發展。2、加強管理,努力提高風險的把控力度。進一步明晰各部門、子公司、項目公司、項目部和各個崗位的職責,科學合理的劃定責、權、利的邊界。加強安全教育以及隱患排查,建立健全災害應急防控體系。建立健全項目部相應的業績考核與獎勵制度,憑成果說話,增量激勵。對投資類項目嚴格按照公司相關制度,做到風險事前、事中和事后防控,增強公司防抗風險的能力。同時,繼續強化項目成本管控,提高工程項目管理水平,降低項目管理風險。3、公司將不斷完善工程項目法務管理體系,強化法務管理團隊建設,加強對重大項目收款情況的監管跟蹤及法務指導,及時防范可能的法律風險,同時做好已涉訴項目的法務應對,依法維護公司權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