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兩家上市公司宣布“踩雷”中融信托產品
(資料圖片)
踩雷中融信托的上市公司增至6家。
又有兩家上市公司宣布
“踩雷”中融信托產品
8月21日,微光股份發布關于部分信托產品逾期兌付的風險提示公告。公告顯示,2023年5月22日,公司購買了中融信托發行的信托產品中融-匯聚金1號,金額為5000萬元,到期日為2023年8月21日。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收到該信托產品本金及投資收益。上述信托產品投資款項的收回尚存在不確定性,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兌付的風險。
當晚,先鋒電子發布相似公告。2022年8月15日至8月17日,公司分別使用閑置自有資金3000萬元、2000萬元購買了裕嘉1號和匯聚金1號信托產品。截至公告披露日,上述信托產品本金及投資收益尚未收回,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兌付或者僅部分兌付的風險。
8月以來,多家上市公司相繼宣布踩雷中融信托。咸亨國際購買的中融信托產品“豐盈176號”到期未兌付,剩余投資本金257.06萬元及投資收益尚未收回;南都物業3000萬元購買“匯聚金1號”,尚未收到投資本金及收益;金博股份購買“隆晟1號”和“澤睿1號”各3000萬元,本金及合計426萬元的收益均未收回;金房能源近日公告表示,目前公司尚未收到“圓融1號”的投資本金3000萬元及投資收益。
中信證券表示,中融信托旗下證券投資類信托264億元逾期兌付,本身規模相對有限。資管新規下,非標資產風險向標品傳染鏈路理論上被阻斷。該風險事件若不進一步發酵,則信用風險演化為流動性風險的可能性相對有限。
德邦證券認為,中融信托在信托業占比不大,并且在近幾年金融強監管、防風險的大背景下,其他公司情況較為穩定,中融信托違約對于A股影響更偏情緒擾動,實質影響較小。信托公司持股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證券、銀行為首的金融公司,對于非銀金融、銀行及少數涉及公司或有短期沖擊。
來源:證券時報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榮科科技:公司控股的重要子公司(含全資及控股)包括上海米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神州視翰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今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遼寧榮科智維云科技有限公司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8月22日訊,有投資者向榮科科技提問,董秘,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