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兩彈一星”精神 矢志科技自立自強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西海鎮,又名原子城。這里是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制基地,也是我國核工業夢想起航的地方,更是無數老一輩科研人員追逐理想、科技報國的豐厚沃土。而今,這里已成為承載著家國情懷的精神燈塔,為懷揣著愛國之情、強國之志的后繼者持續照亮前行道路。
為全面貫徹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團結引領科技工作者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加強科技人才理想信念教育,8月14日-18日,山東省科技人才國情研修——“兩彈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專題班在青海兩彈一星干部學院舉行。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袁慎慶出席開班式并講話,青海兩彈一星干部學院教育長宋繼昕主持并致辭。部分山東省青年科技獎獲獎者、優秀科技工作者、齊魯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獲得者及省科學家精神報告團宣講專家、省級學會代表等來自科技戰線各個領域的41名科技人才參加了此次研修活動。
(資料圖片)
袁慎慶指出,這次科技人才國情研修活動是省科協引領、凝聚、服務科技人才的一項重要工作。希望通過本次培訓,大家能學有所獲,來有所得,度過一段難忘的青海精神之旅。
研修班開班儀式
袁慎慶強調,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認識,在研修活動中汲取“兩彈一星”精神的營養,做愛國奉獻、科技自立自強的排頭兵;要賡續血脈,培根鑄魂,自覺遵守科學道德規范,自覺抵制學術不正之風,講好科學家故事,弘揚科學家精神;要堅定信心,勇擔使命,努力實現更多創新突破,創造驕人的光榮業績;要轉變身份,遵守紀律,端正學習態度,從嚴要求自己,確保本次研修班取得實效。
研修期間,科技人才共同聆聽弘揚科學家精神專題報告、“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報告,參加原子城紀念館、爆轟試驗場、上星站等紅色教育基地現場教學,圍繞“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進行深入交流研討,學員們靜下心來學、沉下心來思、潛下心來悟,加深了對科學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的認識,在“看、聽、行”中接受了思想洗禮,激發了愛國情懷,凝聚了奮進力量。
強化理論武裝 提升理論修養
此次研修,把學習黨的創新理論貫穿始終。課程內容中既有黨的二十大精神,又有牢記黨的二十大要求、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的細致剖析,還以青海生態建設為例,使學員們在理論武裝上進一步走深走實、入腦入心,進一步增進了對黨的創新理論思想認同,進一步明晰了自己肩負的責任和使命,也更加堅定了在傳承“兩彈一星”精神和弘揚科學家精神方面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在上星站開展現場教學
齊魯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獲得者、山東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劉洪正研究員表示,中國“兩彈一星”的研制成功,離不開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也離不開老一輩科學家們的無私奉獻。他們不求名、不求利,隱姓埋名幾十年,舍小家,為國家,讓偉大的中華民族挺起了脊梁。通過對‘兩彈一星’精神的學習,了解到了鄧稼先、郭永懷、王淦昌等前輩們在祖國富強過程中的奉獻與擔當,也更加明確了我們當代科研工作者所肩負的重大使命。
山東省科學家精神報告團成員、山東農業大學李燕教授表示,通過學習,進一步加深了對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相關論述的理解,也進一步從理論高度完善了自身對于科學家精神根基、萌芽、生長、壯大的認識,將在今后工作中,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對于“培育創新文化,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營造創新氛圍”相關要求,把弘揚科學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發揮其育人功能,涵養當代大學生愛國報國之心。
山東省優秀教師、濱州學院程巍教授說:“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時刻牢記前輩們的愛國事跡,將他們的精神有機的融合到專業研究和教學實踐中去,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時,向同事和學生大力宣傳前輩們的愛國信念和奉獻精神,使‘兩彈一星’精神永世流傳。”
賡續精神血脈 筑牢家國情懷
8月15日下午,在青海兩彈一星干部學院宣講團聲情并茂的講述中,《“兩彈一星”精神永放光芒》宣講報告為參訓學員們展現了“兩彈一星”元勛們光輝且感人的事跡。
“1968年12月4日,郭永懷乘飛機趕回北京參加會議,飛機抵達機場時發生事故,郭永懷不幸以身殉職……”
“鄧稼先給妻子說:‘這個家以后都靠你了,我的生命就獻給將來要做的這個工作了。如果做好了這件事,我這一輩子就活得很值得,就是為它死了也值得’……”
與親臨221廠舊址、原子城紀念館等現場教學點沉浸式教學相呼應,學員們既被“兩彈一星”工程親歷者們的講述所感動,也被原子城紀念館里那一幕幕舊影像、一個個老物件所觸動,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讓所有人為之動容,情到深處更是不禁潸然淚下。
學員交流研討
山東省優秀科技工作者、山東省氣象局正高級工程師李峰說:“通過此次對‘兩彈一星’精神的深入學習,深深地感受到了‘兩彈一星’研制的艱辛和老一輩科學家不屈艱難的奮斗之力。作為一名氣象工作者,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扎實做好本職工作,為提升我省氣象工作水平作出應有的貢獻。”
“老一輩科學家求真務實、以身許國、無私奉獻的愛國情懷和高尚品格,讓我無比感動。” 山東省科學家精神報告團成員、郭永懷事跡陳列館孫菁燭表示,作為永懷先生的家鄉人、永懷故事的講述人,將從此次培訓中不斷汲取精神力量,以更強的責任和擔當,把“兩彈一星”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傳承好、宣傳好、弘揚好,讓更多的人了解老一輩科學家們的感人事跡和崇高品格。
汲取奮進力量 激發創新熱情
人才是強國之基,興國之本。多年前,老一輩科學家們懷揣報國情懷,毅然放棄國外的優渥條件,前往祖國最艱苦的地方,為新中國的建設立下了不朽功勛,鑄就了一座令后人敬仰的精神豐碑,激勵著新時代的科技工作者們不負韶華、奮勇爭先,銳意進取、攻堅克難,自覺把個人理想融入祖國發展偉業,努力把科研論文書寫在新時代齊魯大地上,用心用情用力書寫科技報國的山東篇章。
山東省優秀科技工作者、山東科技大學資源學院王清標教授表示,短短幾天的學習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兩彈一星”研制的艱辛,深刻領悟了“兩彈一星”的精神內涵。我們要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響應黨的號召,聽從祖國召喚,保持深厚的家國情懷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以與時俱進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氣、堅忍不拔的定力,敢于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勇于攻堅克難、追求卓越、贏得勝利,積極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山東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濟寧醫學院夏勇教授說:“作為一名有海外留學經歷的青年高校教師,我更應該深入學習老一輩科學家們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結合課程特點和育人要求,向青年學生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砥礪前行、不忘初心,韶華不止、奮斗不息。大家一致表示,新時代新征程上,要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做終身學習的表率,做科技創新的先鋒,做立德樹人的楷模,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賽道上奮力跑出“加速度”,在現代化強省建設新征程中再立新功。
來源:山東省科技工作者服務中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