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拆出城市新面貌,騰出發展新空間
去年全市累計拆除違法建設909萬平方米,今年上半年已拆除違建529萬平方米
(相關資料圖)
拆出城市新面貌,騰出發展新空間
駕車行駛在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上,“順暢、舒心”是市民共同的感受。今年6月25日,這條“孤懸”了十余年的高架路全線通車,大大緩解了海爾路、遼陽路等交通要道的擁堵,在打通市民出行“堵點”的同時,也讓青島的快速路網體系加速生成。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工程之所以“停擺”了十余年,一個重要原因是工程沿線情況較為復雜,涉及違建拆除工作。在城市更新建設攻堅行動中,通過拆除面積20余萬平方米的違建,這項工程終于得以順利實施。
作為城市更新建設的“開路先鋒”,拆違治亂為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落地、低效片區煥活、環境品質提升等奠定堅實基礎。2022年,我市累計拆除違法建設909萬平方米,創近年來新高,騰退土地163萬平方米,拆后空間新增停車泊位4100余個,美化、綠化、硬化5.2萬平方米,新增綠地和休閑場所72處,集中拆除了南京路拓寬、跨海大橋延伸線等項目用地范圍內違建,助力93個重點項目順利推進。
市北區南豐路24號整治前。
市北區南豐路24號整治后,根據居民需求,建設了足球場和停車場。
今年上半年,拆違治亂工作力度持續加大,已拆除違建529萬平方米;“840重點片區”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210個片區導入項目落地,整治提升建筑立面39.7萬平方米,新增停車泊位1.2萬個,建設口袋公園、健身場所、綠地172處,老片區已然煥發新活力。
添景添設施,暖民心提品質
每周六上午,家住市北區云上觀海小區的居民李從先都要和好友開啟一場“籃球之約”。而打籃球的場地,就是位于家門口的“濱海活力訓練場”。
“朋友們從市南區、嶗山區開車前來,籃球場周邊也有地方停車,十分方便。之前臟亂差的瑞昌路立交橋橋下,已經變身為停車場加籃球場為一體的新空間。”李從先說。
位于市北區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附近的瑞昌路立交橋橋下空間,長期以來一直被違法建設“占據”,環境臟亂差,周邊居民、企業意見很大。而通過對違法建設進行拆除,并通過停車場改造、地面鋪裝、基礎設施完善、增加綠化景觀等環境提升工程,這里變成了市民家門口的活動場地,一處標準籃球場、兩處標準籃球場半場可滿足居民日常健身打球的需要,100多個停車位更是緩解了周邊停車難的問題。
在青島,主城區的26座橋梁下空間正在經過拆違治亂后得到系統治理,加速實現活化利用、蝶變升級。
拆違不是最終目的,而是為了對拆后場地合理規劃、有效利用,進行拆違治臟、拆違騰地、拆違增綠、拆違添景。
盛夏時節,城市大街小巷的“口袋公園”綠意盎然,充滿生機,扮靚城市“方寸之美”。市南區泰州路口袋公園“小景大美”,成為附近居民休閑散步的好去處。
“有了這個小公園,我們感覺方便多了,散個步、健個身,還能領著孩子游玩。”提起家門口的小公園,周邊的居民紛紛點贊。
據市拆違治亂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泰州路口袋公園前身是已經存在66年的臨建房,房屋年久失修,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經過集中整治、拆除私搭亂建等建設改造后,往日雜亂老舊的區域搖身一變,成為供行人駐足觀賞、休閑娛樂的靚麗游園,打造出一處社區休閑娛樂的鄰里空間和文化記憶空間。
和泰州路口袋公園一樣,城市更新建設攻堅行動開展以來,以拆違治亂為契機,一批城市空間正在被激活煥新。在市婦女兒童醫院東側,通過拆違5300余平方米騰退出來的土地,建成260個泊位的停車場,成為“盤活”醫院周邊道路交通的關鍵節點;結合老舊樓院改造,福州南路64號院內拆除了146平方米的違法建筑,在征求居民意見的基礎上,在拆違騰出的空地上建設了15個車位;在市南區金夢花園,17年超期“臨建”拆除后,居民們終于可以推窗看到浮山的好景致,臨建拆除后的空地也按照居民意見進行了植綠補綠……
這些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違建拆除工作,暖了民心,提升了城市品質。
騰出空間,促項目興產業
在城市更新建設攻堅行動中,一批城市路網的“快速生長”,得益于拆違治亂的“保駕護航”。
在拆除工程范圍內振華片區的違建后,去年8月23日,遼陽路(南京路—福州路段)交通結建工程主線橋提前一個月通車,進一步打通了青島東西交通主動脈,有效改善了市北中央商務區、南京路交通狀況;在遼陽路(南京路—福州路段)交通結建工程完工兩個月后,南京路市政設施綜合整治項目主線道路在拆違的助力下,提前兩個月正式通車,進一步緩解了山東路、福州路、哈爾濱路等道路的交通擁堵情況;今年6月25日,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工程順利通車,一橋飛架打通了困擾遼陽路、海爾路出行的堵點……
除了讓市民更舒心、更順心、更暖心,通過拆違騰出發展空間,也為城市產業轉型升級、低效片區激活重塑增添了強勁動力。
1號廠房、1號動力中心、2號動力中心提前交付投用,2號廠房、3號廠房、4號廠房加速推動內外裝修,力爭9月底前交付……在株洲路以北、科苑經七路以西,青島虛擬現實產業園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
株洲路片區是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中重點“激活”的低效片區之一,而虛擬現實產業園項目則是這個片區“煥新”的新動能。“在產業園落地過程中,土地征遷、拆違工作是‘先行者’,必須按照產業項目落地時間提前為項目騰出土地。”嶗山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四級調研員姜勇說,項目共涉及6個社區征遷、拆違工作,經前期排查,地塊內共有苯板房、大型廠房等各類違建95處,直接影響了虛擬現實產業園項目順利推進。
“在拆違過程中,我們堅持把服務挺在執法前,逐家企業宣傳存在的消防以及房屋質量安全隱患,并考慮到工廠供貨合同限制等因素,盡可能在違建拆除前幫助工廠找好繼續生產的地點,幫助工廠動遷。”姜勇說,項目共拆除各類違建近12萬平方米,有力護航了重點項目落地建設。
拆違治亂是一項長期工作,需要不斷拔“硬釘子”,不斷挺進“深水區”。據市拆違治亂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青島將加快重慶路沿線違建排查整治,10月底前完成基本清理。同時,以城區環境品質十大整治提升行動為抓手,把拆違治亂與前海一帶綜合整治、城市“微更新”統籌結合,在拆后空間因地制宜建設公園綠地、景觀小品等,實現“拆一處美一片”的治理成效。8月底前,完成“840重點片區”整治提升任務,年底前打造高品質“微更新”項目100處以上。(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賈臻)
青島日報2023年8月19日1版
責任編輯:王亞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