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韓國要想吸引中國游客,根本上要在改善對華關系上多下功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倪浩】隨著10日中國赴韓國團隊游的恢復,韓國旅游業界開始摩拳擦掌,準備迎接昔日這一最大境外游客群體的到來。
韓國旅游發展局14日發布的一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韓國今年上半年旅游收支出現了46.5億美元的逆差,創下自2018年來的最大規模。韓聯社分析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疫情結束后,外國游客恢復速度不及韓國人出境游。其中,今年上半年,赴韓旅游的外國游客為443.1萬人次,僅為疫情前同期(2019年上半年)的52.5%。
數據顯示,上半年赴韓旅游的中國游客為54.6萬人次,僅為2019年上半年的19.5%,更是只有2016年巔峰時期806.8萬人次的6.7%。
另外,今年上半年赴韓國旅游的日本游客為86.2萬人次,恢復至52.1%。美國游客為51.4萬人次,為2019年同期的101.1%。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六國的游客總數(為93.1萬人次)恢復至73.5%。
中國游客恢復情況成為制約韓國國際旅游收支的關鍵因素。2016年中國赴韓旅游游客人次超過800萬大關,達到806.8萬人次,幾乎占到同年赴韓外國游客總數的一半。2017年受“薩德”入韓影響腰斬至416.9萬人次。2018年為479萬人次,2019年恢復到600萬人次。疫情期間又銳減至2020年的68.6萬人次、2021年、2022年的17萬人次和22.7萬人次。
不過現在韓國入境游正迎來利好。8月 10 日,中國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三批出境團隊游和“機票 + 酒店”業務名單,韓國、日本等在列。消息傳來,當天韓國旅游相關上市公司新羅酒店、新世界、愛茉莉太平洋和LG生活健康的股價齊漲。韓聯社預測,韓國旅游收入將隨中國公民赴韓團體游的重啟而增加,進而促進旅游收支逆差規模縮小。韓聯社在報道中說,韓國旅游、航空、酒店、免稅店等行業的期待感隨即高漲,預計相關行業將積極籌備,以迎接中國游客的到來。
旅游業的重振對韓國目前的經濟困境將起到積極的拉動作用。2023年,韓國經濟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經濟增長乏力、出口連續下降。作為韓國經濟增長主要支柱的出口,已經連續七個月下降。旅游收入作為服務貿易,也是出口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韓國央行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稱,每百萬中國游客將帶動韓國經濟增長0.08個百分點。中國游客將成為提振韓國經濟的重要因素。
國內最大的出境游運營商之一的眾信旅游一位相關負責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眼下,中國游客赴韓旅游的前景是可以預期的。她說,“之前很多中國游客赴韓國是五年多次往返簽證,這些辦好簽證的游客在團體游業務恢復之后即可動身前往韓國了。”這位負責人認為,韓國一直是中國游客熱衷的旅游目的地,而且韓國是中國周邊國家,因此韓國很可能成為這些游客出境游的下一個目的地。不過她也提示,“簽證因素外,大交通的恢復情況也要考慮,中韓之間的航線也要能夠跟進。”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14日向《環球時報》記者分析說,韓國對中國游客的吸引力在于性價比,本身旅游資源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并不明顯。未來中國游客赴韓游能恢復到什么水平,當然取決于雙方政策是否支持以及簽證、航班等因素,同時很大程度上也會受到中韓關系的影響,過去“薩德”問題引發的波動就說明了這一點。
項昊宇說,當前韓國尹錫悅政府對華政策消極面比較突出,使中韓關系氣氛比較僵冷,中國民眾對韓民意不佳,這些都會影響到中國游客赴韓熱情。因此韓方要想吸引中國游客,根本上而言還需要在改善對華關系上多下功夫。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洪澇災害后,如何做好個人住宅的環境衛生清理與消毒? | 科普時間
Part 01檢查房屋的結構是否有損壞洪水過后返回家園之前,需預先檢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