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州劍河縣:“三個持續”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質增效
今年以來,劍河縣以和美城鄉“四大行動”為契機,堅持黨建引領,聚焦突出問題,通過持續開展農村環境整治、持續推進村容寨貌美化、持續強化文明衛生宣傳,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質增效。
持續開展農村環境整治
聚焦鄉村環境衛生長效保潔落實難的問題,由“村(社區)‘兩委’+黨員+保潔員”組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服務合作社”,其中村(社區)支部書記(主任)為理事長,支部副書記為副理事長,按照居住地和分管地劃分人居環境保潔工作網格責任區,簽訂服務責任書,以進村路、連村路、環村路為重點,主要清除歷史存留垃圾、生產生活垃圾、村內建筑垃圾,整治村民門前廢品堆放、村內亂貼亂畫和破損廣告、河道溝渠衛生環境等,不斷探索創新人居環境管護常態化、長效化機制。同時,把黨建引領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納入鄉村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把工作成效的好壞作為黨建評先評優的重要內容。目前,清除歷史存留垃圾、生產生活垃圾、村內建筑垃圾700余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持續推進村容寨貌美化
聚焦農村庭院美化引領難的問題,依托黨員干部“回家”服務“助家”活動,通過黨員干部帶頭整理房前屋后、庭院雜物,拆除破舊建筑,利用閑置荒廢場地因地制宜打造“小花園、小公園、小菜園、小果園、小禽園”等農村“五小園”,發揚黨員先鋒示范作用帶動群眾積極參與建設,全面提升鄉村“顏值”。同時,以突出抓好“頭雁”為鮮明導向,主動搭建擂臺,先在鄉鎮(街道)內村與村比,然后由鄉鎮(街道)分別推出一個發展先進村和一個發展后進村作為鄉鎮與鄉鎮比的觀摩評比點,由縣四大班子成員組成調研組,通過實地觀摩、現場提問、現場點評、現場打分、同步糾偏的方式,比作風、看進度誰快,比變化、看效果誰好,比常態、看水平誰高,綜合考察鄉鎮黨委書記農村人居環境履職情況,倒逼鄉鎮黨委書記履責盡責推動工作質效。目前,開展村黨組織書記“比武”13次,鄉鎮黨委書記“比武”1次。
持續強化文明環衛宣傳
聚焦村民衛生習慣轉變難的問題,制定文明環衛宣傳計劃,通過宣傳欄、村民大會、廣播、微信群、壩壩會等渠道,向村民傳達科學的衛生習慣和環保知識。推動群團共理、網格治理、合約管理的“三元共理”基層治理模式,鼓勵村民成立自治組織,建立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監督的機制,采取村級民主會議、村民代表大會等形式,推出“衛生文明家庭”,引導村民模仿學習,主動改變不良的衛生習慣。同時,持續推廣“文明新風積分超市”模式,將積分管理制度轉換為利益機制,將衛生文明家庭融入積分管理,通過積分制方式在超市兌換相應生活物品,有效激發群眾主動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積極性。目前,評出“衛生文明家庭”263戶,參與積分兌換人次2000余人次。
通訊員 朱镕杰
編輯 張楠楠
二審 歐秀錦
三審 彭云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