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通訊:營收增速放緩,國際業務萎縮,沖擊世界500強挑戰不小|看財報
日前,(000063.SZ)發布2023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7億元,同比增長1.48%;歸母凈利潤54.7億元,同比增長19.85%;扣非凈利潤為49.1億元,同比增長31.78%。對此,公司表示,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主要由于運營商網絡營業收入同比增長所致。
雖然公司業績出現增長,但是二級市場股價卻沖高回落。截至8月21日收盤,公司股價收報于34.6元,下跌0.03%,總市值1665億元。
鈦媒體APP注意到,此前公司股價突遭大跌,彼時市場傳言公司中報業績或有變化,而如今財報似乎印證了部分市場傳聞。此外,雖然公司本次經營業績延續上一年的良好增長勢頭,但對比往年中報營收增速,此次卻有所放緩。
(資料圖片)
部分市場傳聞得到印證
資料顯示,公司是全球電信市場的主導通信設備供應商之一,致力于為客戶提供ICT產品及解決方案,集“設計、開發、生產、銷售、服務”等一體,聚焦“運營商網絡、政企業務、消費者業務”。
8月7日午后,公司股價突然跳水大跌,報收36.75元,成交額91.15億元。由于公司是市場公認的白馬股,股價突然異動,自然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對此,當時分析人士認為,這與一則傳聞有關。該傳聞涉及三個方面,第一,德國政府目前正在評估華為和的某些設備,是否應該被禁止進入其電信網絡。第二,公式下調二季度業績指引,預計凈利潤為29億元,同比增長23%,低于之前市場預期30%以上的增速。第三,中國移動今年5G投資縮減160億元,在1842億元總投資中,有450億元投到算力網絡。
對于上述傳聞,公司當時并未作出具體回應,僅表示公司經營正常。而第一條傳聞,分析人士也給予否認,因為,德國市場為貢獻的收入占比較小,影響不大。至于第三條傳聞,中國移動和公司均未明確回應,有待未來業務驗證。
不過,其中第二條業績傳聞,本次公司的半年報似乎有印證。財報顯示,今年一、二季度,公司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26.42億元、28.3億元,同比增長19.2%、20.46%。從數據來看,公司二季度的凈利潤不僅是低于傳聞中的29億元,而且連增長幅度也低于傳聞中的23%。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二季度,公司投資凈收益為-4.92億元,這可能是影響二季度凈利潤低于預期的主要原因。
營收增速較前兩年放緩
2019年6月,工信部向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和中國廣電發布4張5G牌照,隨后5G建網高峰期正式來臨。而公司作為我國頭部通訊設備企業,自然也迎來發展機會,使其營收也出現快速增長。
2021年年報披露,公司總營收實現1145億元,其中運營商業務757億,占比66%。這樣看來,公司似乎已走出2018年制裁的陰霾。不過,在進入2022年,公司營收增速開始明顯放緩。2023年上半年,雖然公司經營業績延續上一年的良好增長勢頭,但增速僅為1.48%,而2021年和2022年中報營收增速分別為12.44%、12.71%。
為何增速放緩?一方面,公司主業為通訊設備制造,運營商對設備的需求是其營收增長的源動力。而近年來隨著5G建網高峰期臨近結束,設備的需求增速放緩,進而影響業績。
另一方面,從行業上來看,公司還受到消費電子行業需求疲軟影響。其中,司的第二產業就是消費者業務。受國際形勢以及新冠疫情等影響,整個消費電子行業需求呈明顯下滑趨勢。雖然,公司“以手機為核心,大力拓展個人及家庭智能化產品”,營收實現逆勢增長,但大環境遇冷,公司也難以獨善其身,增速難免降低。
更為關鍵的是,公司接下來可能還要面臨通信市場需求收縮的挑戰。研報顯示,三大運營商5G的資本開支高峰主要集中在2020年—2022年,之后就進入下降階段。市場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認為,5G建設速度放緩,成為設備商需要面臨的挑戰。另外組件短缺、美元走強、供應商退出俄羅斯,以及日本和印度的無線業務活動放緩等因素,也都是全球通信設備市場增長放緩的主要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在發表2022新年致辭時,公司董事長李自學將2022年視為戰略超越期,并表示希望在未來2-3年內進入世界500強。而2022年進入《財富》世界500強的門檻(最低收入)已躍升至286億美元(約合1983億元)。這個數據對于目前營收放緩的來說,可能是個不小的挑戰。
國際市場業務萎縮
2018年,營收855億元中的311億元來自國際市場,占比36%;2020年,公司營收1014億元中的334億元來自國際市場,占比33%;2021年,公司營收1145.22億元中的364.56億元來自國際市場收入占比約32%。2022年,公司營收1229.54億元中的377.08億元來自國際市場收入占比約30%。而今年中報國際市場收入占比已下降到28.98%,呈持續下降走勢。這也反映出公司在國內市場的業務拓展相對較為成功,但在國際市場仍面臨一些挑戰。
近年來,很多企業都被加入實體清單,其中也包括華為、這樣的頂級科技公司,華為因制裁受到嚴重影響,手機、5G等業務均出現嚴重下滑。
中興是在2018年被“出口管制”,此前一度因制裁而備受影響,導致公司在2018年上半年虧損78.24億元。這么嚴重的影響自然讓公司難以承受,最終以交10億美元的罰款而告終。
然而,去年底、華為、海康威視等多家公司在外銷售或進口被禁止,理由依然是“安全問題”。據悉,FCC告訴其國會,需要額外30億美元來補貼電信運營商從美國網絡中移出華為和的設備,這將使整個“拆除和替換ripand replace”計劃的總成本達到49億美元。也意味著,將繼續受到影響。(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翟智超)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助受災地區企業恢復運營 央視頻聯合拼多多推出專場公益直播 央視頻聯合拼多多開啟公益直播 獲400萬網友暖心祝福 央視頻聯合拼多多為受災企業直播賣貨,超400萬網友熱捧
每一份微小的善意,都是一份溫暖和希望。近期,受臺風“杜蘇芮”影響,
神馬股份(600810.SH)擬斥2.37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籌建40000Nm3/h焦爐煤氣綜合利用項目
智通財經APP訊,神馬股份(600810 SH)公告,公司擬在河南省平頂山市石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