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專利權和著作權的區別
對比專利權和著作權的區別
對比專利權和著作權的區別:
(資料圖)
1.保護的對象不同。著作權保護的是作者思想、情感和觀點的表現形式,不保護思想、情感和觀點等內容本身,這些形式表現為小說、論文、電影、歌曲、圖畫等種類。專利權保護的是發明創造,屬于思想、觀點內容范圍,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類型,比如電視機的發明、燈泡的制造方法、可口可樂瓶獨特的外觀設計等。
2.保護的條件和要求不同。由保護對象所決定,著作權法可以保護兩部主題內容相同的作品,只要這些作品具有獨創性;但專利權不會保護主題內容相同的兩個發明創造,例如,甲發明了電視機,并申請了專利,乙就不能再申請這一專利。
3.權利產生方式不同。著作權通常可以自動產生,不必經過任何登記或審查程序;專利權則必須依法由國家特定的行政機關進行審查后授予合法申請人。
4.權利內容不同。著作權的內容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兩方面;而專利權僅包括實施權、許可他人實施權、轉讓權等財產權內容,不包括人身權內容。
5.權利保護期限不同。如前所述,對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一般是作者有生之年加上死后的50年;專利權的保護期分別為發明專利20年,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10年,均從申請日起計算。
二、如何保護自己的專利權
如下保護自己的專利權:
1.協商與和解。專利權人和被控侵權人均可自行協商或在其他第三方的調解、斡旋下達成和解協議,解決糾紛。
2.行政裁決或協調。專利權人在侵權人侵權事實和證據充分確鑿的情況下,可向專利局等有關行政部門舉報,由其采取行政措施,對侵權人的侵權行為進行調查核實后作出行政處罰。在行政裁決過程中,有關專利行政部門基于有關當事人的申請,可對專利侵權的民事責任進行調解。
3.向法院起訴。專利權人在發現侵權人侵犯其專利權后,亦可徑自向侵權行為地、被告所在地等相關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停止侵權行為賠償經濟損失等。
三、專利侵權的責任
找法網提醒您,專利侵權應負如下責任:
1.行政責任,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銷毀作案工具、行政罰款等;
2.民事責任、賠償損失、消除影響、恢復原狀等;
3.構成刑事犯罪的,應當根據具以情節承擔相應刑事責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