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濱海:“行走的課堂”助力農業科普實踐
(資料圖片)
(李想 唐穎 陳其龍)實物標本、音頻視頻、互動投影、多媒體查詢系統、VR虛擬仿真系統……9月6日,鹽城市濱海縣現代農業產業園中心小學的一群學生來到朗坤農科園文明實踐點農業標本館參觀,學生們被館內魚類、藻類、鳥類、昆蟲類、家禽類等豐富的展品吸引,或駐足參觀,或互相討論。
“這是黃河流域特色植物標本展示館,共陳設黃河流域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等地區的特色植物標本220件。”朗坤農科園文明實踐點相關負責人一邊講解一邊指引學生參觀,“這些植物浸制標本是通過將新鮮植物浸泡在化學溶液中,來保存植物原有的形態及顏色。”
據介紹,該農業標本館結合濱海縣農業資源分布、農業文化特色以及實踐教學需要,圍繞“生態、農業、科普”主題,分設農耕歷史文化區、植物標本區、昆蟲標本區、動物標本區、土壤標本區、少兒農業體驗館6個展廳。館內陳設特色顯著、展品類多量豐,具有強烈的觀賞性、互動性和趣味性,是濱海縣中小學生校外研學基地、農耕文化愛好者的采風目的地。開館以來,已累計接待參觀人員近10萬人次。
“今天,我在這里看到了許多動植物的標本,很直觀地感受到中華農耕文化的精髓,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小學生陳夢菡高興地說。
“勞動教育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此次活動,同學們不僅能夠培養勞動觀念,還能夠培養責任感和團隊合作意識、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勞動精神。”濱海縣教育體育志愿服務分隊志愿者李林森表示。
“我們傾力打造了‘尋找身邊的農耕文明’‘棚間學堂’‘館校聯動·行走的課堂’等志愿服務品牌,定期開展新思想、農耕文化、現代農業技術等宣講活動。”朗坤農科園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優化硬件環境,不斷豐富館藏標本,為全縣乃至全市中小學生科普教育的全面開展提供支持,力爭將標本館打造成為優秀的科普教育基地和閃亮的濱海城市名片。(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