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切實舉措為教育民生“破題”
■本報記者 徐瑞哲
針對人生最初的啟蒙階段,如何加強3歲以下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圍繞踏入社會的求職路,如何引導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創業?
針對這些關系百姓切身利益和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在深化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深入基層調研,自覺運用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資料圖片)
開托班,設托位,增托額
日前,40余名社區“寶爸”帶著寶寶們來到蔣家巷居民區東海園小區,走進靜安區江寧路街道最新的第五個寶寶屋,參與體驗日活動。記者了解到,蔣家巷社區寶寶屋是全市第一家“家庭式滋養型”特色寶寶屋。通過前期“樣板間”征詢當地居民意見,這家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寶寶屋,以嶄新形象對外開放,大受鄰里歡迎。
“學齡前兒童善育工程”是上海市委確定的新一輪民心工程之一。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將此項工作作為主題教育的重要著力點,由主要領導牽頭“領題”,在認真研究調研方案、聚焦問題“解剖麻雀”、多方協同“把脈開方”的基礎上,形成一體“破題”的工作格局。作為主管部門,上海市教委托幼處表示,寶寶屋嵌入居民社區,托育服務與社區治理相融合,更有利于貼近人民群眾的需求,推動社區托育服務工作。
近期,針對普惠多元的托育服務供給不夠充裕、布局不夠合理的問題,兩委聯合各有關部門和各區,將各類托育服務資源和科學育兒指導服務納入“15分鐘社區生活圈”。進一步圍繞群眾的實際需求盡快科學布點,今年8月份前增加不低于2000個公辦幼兒園托班托額和不低于3200個社區托育寶寶屋托額。截至目前,已完成新增社區托育寶寶屋托額3020個,新增公辦幼兒園托班托額1232個。
畢業季,求職路,不孤單
高校畢業生是國家核心競爭力最穩定的智力來源,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事關國家發展、民生福祉和大局穩定。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引導高校與企業共同查找專業設置、就業服務等方面存在的短板,為學校學科調整優化、招生計劃安排和就業指導服務提供依據。
作為上海海洋大學學生社區特設黨支部書記,姚倩雅和黨支部成員們用心守護著學生社區里的988位同學。這個特設黨支部的黨建活動室就位于第七小區門廳里,每天安排黨支部成員值班。而且,室內還備有一套西服,方便有線上面試需求的學子。
“有了老師和同學陪伴,我最深的感受是求職之路不孤單。”回憶起姚倩雅風雨無阻騎著電動車來到黨建活動室為其輔導簡歷、準備面試,畢業學子心里滿是感動。上海海洋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宋敏娟表示,學生社區特設黨支部將繼續挖掘“一站式”學生服務社區黨建引領元素,進一步推動學生黨建與思政工作高質量融合發展。
促就業方面,兩委成立專題調研組,主要領導牽頭制定調研方案,走訪上汽集團、東華大學、上海海事大學、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等用人單位和高校。在上汽集團訪企拓崗中,雙方達成共識,開展戰略性人才儲備。因應企業需求軟件、新能源等與“新四化”密切相關的專業人才,與同濟大學等10所高校及學院建立微信群,直推高校優質簡歷,極大提高招聘效率,促進人崗精準匹配。
從線上,到線下,搭橋梁
供需如何對接,信息怎樣對稱,橋梁不可或缺。針對托育服務信息不夠開放的問題,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系統運用信息化工具賦能托育服務,為精準對接家長需求與資源供給,上線平臺暢通渠道。持續升級“托育服務隨心查”應用模塊,正在將幼兒園托班、托育機構、社區托育“寶寶屋”、科學育兒指導服務站全部納入平臺數據推送、查詢和應用分析范圍,為家長提供各類托育服務點位查詢服務,也為托育機構舉辦者選點開班提供參考。
千方百計開拓的還有就業崗位。目前正值2023屆畢業生就業關鍵時期,兩委持續開展招聘活動,保障崗位供給不斷檔。聯合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舉辦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周上海分會場專場招聘會,吸引200余家用人單位參加,推出350多種職位類型,招聘崗位超1.2萬個,充分拓展各層次各類型崗位數量。同時,最近持續舉辦區域性、行業性線上招聘會7場,發揮就業工作聯盟作用,組織校地合作、校企合作、行業專項等專場招聘,保持校園招聘熱度和應屆學生參與度。
“對標對表檢視整改,堅持邊學習、邊對照、邊檢視、邊整改。”市教衛工作黨委書記沈煒表示,要把問題整改貫穿主題教育始終,聚焦解決群眾普遍關切的就業、教育、醫療、托育等民生領域突出問題,列出問題清單,抓好突出問題整改整治,并確保取得實際成效。
(來源:解放日報)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大眾CEO承認奧迪落后競爭對手:2023 年 1-3 月奧迪在中國交付了 136416 輛新車,同比下滑 16%。
【大眾CEO承認奧迪品牌產品線在競爭中落后,純電車型發布計劃再推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