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臟與五行相對應其中腎臟屬于 五臟與五行
1、五行學說,即金木水火土,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所在,不僅存在于自然界中,還被廣泛運用于中醫方面。
(資料圖片)
2、五行與人體內心、肝、脾、肺、腎五個臟器有著緊密的聯系,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五臟與五行的關系。
3、 五臟與五行的對應關系 什么是五行呢?五行指的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五種物質--金木水火土。
4、金木水火土相信大家應該都聽說過,甚至還知道五行相生相克,但你知道金木水火土分別對應我們身體的哪五臟嗎?讓我來簡單的說明下,木對肝、火對心、土對脾、金對肺、水對腎。
5、如果要詳細展開說明的話如下所示: 木:肝與膽互為臟腑表里,又屬筋骨和四肢。
6、過旺或過衰,較宜患肝,膽,頭,頸,四肢, 關節,筋脈,眼,神經等方面的疾病。
7、 火:心臟與小腸互為臟腑表里,又屬血脈及整個循環系統。
8、過旺或過衰,較宜患小腸,心臟, 肩,血液,經血,臉部,牙齒,腹部,舌部等方面的疾病。
9、 土:脾與胃互為臟腑表里,又屬腸及整個消化系統。
10、過旺或過衰,較宜患脾,胃,肋,背, 胸,肺,肚等方面的疾病。
11、 金:肺與大腸互為臟腑表里,又屬氣管及整個呼吸系統。
12、過旺或過衰,較宜患大腸,肺,臍,咳痰,肝,皮膚,痔瘡,鼻氣管等方面的疾病。
13、 水:腎與膀胱互為臟腑表里,又屬腦與泌尿系統。
14、過旺或過衰,較宜患腎,膀胱,脛,足, 頭,肝,泌尿,陰部,腰部,耳,子宮,疝氣等方面的疾病。
15、 五臟與五行 中醫學認為,人的有機整體是以五臟為核心構成的一個極為復雜的統一體,它以五臟為主,配合六腑,以經絡作為網絡,聯系軀體組織器官,形成五大系統。
16、這是中醫學系統論的一部分。
17、所以要說中醫養生就不得不說五臟之間內在的聯系和相互滋生的關系。
18、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肝 → 心 → 脾 → 肺 → 腎 如木生火,即肝木濟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脈,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脈功能正常發揮。
19、火生土,即心火溫脾土,心主血脈、主神志,脾主運化、主生血統血,心主血脈功能正常,血能營脾;脾才能發揮主運化、生血、統血的功能。
20、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氣,化生氣血,轉輸精微以充肺,促進肺主氣的功能,使之宣肅正常。
21、金生水,即肺金養腎水,肺主清肅,腎主藏精,肺氣肅降有助于腎藏精、納氣、主水之功。
22、水生木,即腎水滋肝木,腎藏精,肝藏血,腎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發揮。
23、這種五臟相互滋生的關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論來闡明的。
24、 用五行相克說明五臟間的相互制約關系:如心屬火,腎屬水,水克火,即腎水能制約心火,如腎水上濟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
25、肺屬金,心屬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約肺金,如心火之陽熱,可抑制肺氣清肅之太過。
26、肝屬木,肺屬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約肝木,如肺氣清肅太過,可抑制肝陽的上亢。
27、脾屬土,肝屬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約脾土。
28、如肝氣條達,可疏泄脾氣之壅滯。
29、腎屬水,脾屬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約腎水,如脾土的運化,能防止腎水的泛濫。
30、這種五臟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就是用五行相克理論來說明的。
31、 五行與五臟六腑的關系 五臟之間的相生: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濟心;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如心之陽氣可以問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運化水谷之精氣可以益肺;肺生腎就是金生水,如肺氣清肅則津氣下行以資腎;腎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腎藏精以滋養肝的陰血等等。
32、 2、五臟之間的相克:肺(金)的清肅下降,可抑制肝(木)陽的上亢,即金克木;肝(木)的條達,可以疏瀉脾(土)的壅滯,即木克土;脾(土)的運化,可以防止腎(水)水的泛濫,即土克水;腎(水)陰的上濟,可以制約心(火)陽亢烈,即水克火;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的清肅太過,即火克金。
33、 五臟和季節的關系 木對應春季,火對應夏季,土對應長夏,金對應秋季,水對應冬季。
34、在各個季節里,對應的臟負擔較重,而所相生的臟得到補益。
35、比如春季易流行肝病,因為春季木生火,肝的負擔重。
36、同時由于木生火(心),所以心情容易舒暢。
37、 五臟強弱和性格的關系 在性格方面,五行生克若不平衡,火多無制,急躁而欠涵養。
38、水多無制,聰穎而意志不堅,亦且好動。
39、木多無制,剛愎自用。
40、金多無制,精干而敏銳。
41、土多無制,慈厚而好靜。
42、當然即使這樣,通過后天的自我控制仍然可以達到性格平衡。
43、 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 (1)母病及子:母臟先病,然后累及子臟。
44、 (2)子病及母:子臟先病,然后累及母臟。
45、這種情況下一般病情較重。
46、 (3)相乘:即相克太過。
47、可能是克者太旺,或者被克者太虛造成。
48、這種情況下病情容易嚴重。
49、 (4)相侮:即克制不足,反被其克。
50、可能是被克者太旺,或者克者太虛造成。
51、 五臟與五行七字歌訣 脾臟七字歌訣 脾胃表里五行土,八卦坤艮拇指通。
52、 竅口體肉五色黃,華唇神意歌為聲。
53、 志思變噎味通甘,嗅香液涎通脾胃。
54、 肝臟七字歌決 肝膽表里五行木,八卦震巺食指通。
55、 竅目體筋爪甲華,味酸色青志為怒。
56、 變臥液淚聲為呼,神魂嗅矂肝膽通。
57、 心臟七字歌訣 心和小腸相表里,八卦為離通中指。
58、 五行為火竅通舌,體脈滑面色為紅。
59、 聲笑志喜省苦通,嗅焦液汗變為厥。
60、 肺臟七字歌訣 肺和大腸為表里,八卦乾兌通環指。
61、 體皮竅鼻華為毛,色白神魄聲為哭。
62、 智悲便咳胃通心,嗅腥液涕五行金。
63、 腎臟七字歌訣 腎和膀胱為表里,五行為水色通黑。
64、 八卦為坎通小指,皮骨竅耳華為發。
65、 五聲為申味通咸,嗅腑五便為哆嗦。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