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提前60天客流破300萬、博物館“一票難求”,今年暑期國內游為什么這么火?
疫情防控措施解除后的首個暑期即將臨近尾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暑期,全國旅游景點都進入“爆滿”模式。有游客吐槽稱:出門旅游不是“熱死”就是“擠死”。
事實上,今年以來,旅游消費都持續維持在高位。進入暑期,更是景區爆滿、簽證預約激增、機酒價格漲價、各地熱門博物館“一票難求”……
暑期景區爆滿,各地熱門博物館“一票難求”
8月23日上午,澎湃新聞搜索發現,上海迪士尼多個項目等待時間超過60分鐘,其中創極速光輪等待時間約120分鐘;抱抱龍沖天賽車、雷鳴山漂流等待時間約150分鐘;七個小矮人礦山車等待時間約180分鐘;飛躍地平線等待時間約240分鐘。
上海迪士尼多個項目等待時間超過60分鐘。北京環球影城多個項目等待時間也超過60分鐘。其中飛越侏羅紀等待時間約100分鐘;侏羅紀世界大冒險、哈利·波特與禁忌之旅等待時間約80分鐘。周末更甚。
剛剛過去的一個周末,帶女兒前往南京旅游的劉女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南京總統府內的一條參觀路線里“進退兩難”。“沒想到暑假都快結束了,旅游景點還是有那么多人!”劉女士稱,“當時我們在其中一個展館門口,進也進不去,出也出不來。人實在太多了?!?/p>
南京總統府進門口。日前,澎湃新聞還在上海豫園看到,走九曲橋需要游客側身通過,游客為了找個較好的角度拍照也需要等候。而豫園內幾個賣運動鞋的商場內,圍繞一圈擺放的換鞋凳上坐滿了人,而試鞋的僅有兩三人。8月21日晚,黃山風景區發布消息,截至當日7時15分,黃山風景區接待游客量突破300萬人,比2019年提前60天突破這一關口,也是黃山風景區歷史上突破300萬人日期最早的一年。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的熱門博物館門票在整個暑假期間都“一票難求”。澎湃新聞搜索多個熱門博物館官方預約平臺發現,如故宮博物院、湖南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南京博物院、上海天文館等可預約時間段內全部約滿。
故宮博物院預約界面。
南京博物院預約界面。從在線旅游平臺披露的數據來看,今年暑期的旅游熱度明顯高于往年,甚至高于2019年同期。去哪兒數據顯示,截至8月20日,國內熱門城市暑期機票預訂量同比2019年增長四成,國內熱門城市暑期酒店預訂量較2019年增長1.4倍,國內熱門城市暑期門票預訂量較2019年增長35%。
親子客群全面回歸,暑期前就迎預訂高峰
為什么今年暑期旅游會如此火爆?
“親子游”或是最大的“推手”。
事實上,今年暑期的“熱度”早在6月下旬就開始顯現,端午小長假結束后,暑期旅游市場已經提前迎來預訂高峰。
6月27日,就有在線旅游平臺的內部人士告訴澎湃新聞,暑期預訂已經提前迎來高峰。6月下旬,同程旅行的報告就預測,2023年暑期親子游將迎來全面復蘇,出游人次有望超越2019年同期。來自同程旅行的出行大數據顯示,2023年暑期民航、鐵路旅客的親子客群占比(含1-17歲未成年人旅客的訂單比例)均將超過2019年同期。
攜程數據顯示,截至8月22日,暑期親子游占比超過三成,而這一數據在9月到國慶前的出行訂單中則收窄至15%。
有業內人士表示,學生與親子客群的全面回歸是暑期旺季模式回歸的重要標志。
“今年是壓縮了3年的需求?!蹦陈糜螛I業內人士向澎湃新聞表示,“疫情三年孩子沒法出市,今年集中爆發了?!?/p>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也表示,疫情過后“報復性消費”和“補償性消費”的邏輯從年初延續到了暑期。程超功指出,暑期親子研學以及親子家庭出游需求的爆發就具有明顯的“報復性消費”和“補償性消費”的特征。“孩子三年沒有出遠門了,這個暑期要補回來”,這是家長們的普遍想法。
此前,去哪兒的報告曾預計,今年暑期國內將有200萬兒童旅客購買“人生第一張機票”。去哪兒的數據顯示,購買“人生第一張機票”的兒童中,6~12歲占比33%,群體增幅較2019年增長六成以上;2~6歲占比63%;此外,還有4%的“小小”旅客擁有了人生第一張嬰兒票。
兒童旅客消費帶動能力明顯。去哪兒的報告指出,一名兒童旅客,意味著將帶動1~2名成年旅客同行,而帶兒童出游的旅客預訂中高星酒店比例達到41%,高于平均值(30%);餐飲、景區門票等綜合消費是普通旅客的1.4倍。
日前,澎湃新聞在上海自然博物館現場看到,場館里幾乎都是家長帶著孩子在游覽。
上海自然博物館內。(澎湃新聞記者 唐瑩瑩 圖)不過,上述旅游業內人士表示,今年暑期總體而言還是“積壓釋放需求”,暫時不好預測明年暑期是否仍然像今年一樣火爆。出境游復蘇相對滯后,國內旅游“替代效應”
另一方面,程超功表示,供給端的修復滯后于需求的恢復,短期供求矛盾突出推高了服務價格。
程超功指出,價格指數的高位運行是旅游服務業高景氣的一個重要指標,尤其是暑期的住宿、機票等的價格超過了2019年同期水平。供給端的修復(供應鏈、生產力及運營機制等)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面對集中爆發的消費需求就出現了普遍性的供不應求。
另外,程超功指出,出境游復蘇相對滯后,國內旅游因此獲得了一定的“替代效應”,從而進一步推高了國內旅游總需求。
此前,澎湃新聞從簽證服務機構威孚仕VFS Global獲悉,自今年3月起,簽證需求旺盛,預約量激增,截至5月,中國的簽證申請量已達到2019年水平的40%。威孚仕預計,今年出行需求量持續保持高位,旅游需求將持續全年。而受學生季和暑期的影響,簽證高峰季節早在5月就已開始。進入暑期,包括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多個歐洲熱門旅游國家的簽證都已排到9~10月。
某資深旅游行業研究人士也向澎湃新聞表示,受國際航班運力與簽證辦理速度仍未完全恢復的影響,也有部分游客因沒能出境游而轉為國內旅游,也造成了國內旅游市場的“火爆”。
7月份旅游價格環比上漲10.1%
事實上,今年年初以來,服務業尤其是旅游業就在國內宏觀經濟穩定復蘇的大趨勢下“一騎絕塵”。進入暑期后,旅游服務價格更是在需求井噴的帶動下持續高位運行。
國家統計局8月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3%,但環比由上月下降0.2%轉為上漲0.2%。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非食品價格環比由上月下降0.1%轉為上漲0.5%。非食品中,服務價格上漲0.8%,漲幅比上月擴大0.7個百分點,主要受出行類服務價格上漲帶動,其中暑期出游大幅增加,飛機票、旅游和賓館住宿價格分別上漲26%、10.1%和6.5%。
多位旅游行業研究人士表示,推動今年暑期旅游“爆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親子游”需求的集中爆發、旅游消費供給端的修復滯后于恢復外,旅游在消費市場的相對“性價比”也是原因之一。
程超功分析,在居民預期轉弱的大背景下,消費領域的“口紅效應”逐漸顯現,包括旅游服務在內的低價值消費(相對房產和汽車)受追捧,旅游和出行成為人們提高幸福感的重要消費。
“房子車子這些消費萎靡了,大家手里就多了些‘閑錢’,這些錢拿來旅游剛好?!鼻笆鲑Y深旅游行業研究人士也表示,“還有一種心態,就是經過疫情這三年,大家覺得有錢就要趕緊花吧。”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萬物云(02602)發布中期業績 股東應占利潤9.98億元 同比增長14.2% 中期股息每股0.315元
智通財經APP訊,萬物云(02602)發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業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