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市七河鎮:做好“紅綠融合”文章 加快西哨農文旅全面發展
(資料圖片)
近年來,麗江市古城區七河鎮黨委、新民村黨委錨定“強村先強經濟、產業帶動整體”的發展目標,通過制定發展方案、支部領辦合作社、挖掘潛在資源、激活內生動力等方式,帶領西哨村民蹚出一條“紅綠融合”的農文旅發展新路徑。
新民村黨支部12名黨員帶頭出資2.4萬元注冊西哨林果產業農民合作社,20多名致富帶頭人主動參與合作社生產經營,西哨村村民紛紛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形成農業種養為主導,運輸、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同時,依托“干部規劃家鄉”“萬名人才興萬村”等行動,吸引各行業干部10人反哺指導西哨村發展,并著力搭建好“返家鄉”平臺,鼓勵引導大學畢業生返鄉2人、能人回鄉6人。邀請農業專家進村或組織人員外出參加林果種植、農副產品生產、電商銷售、鄉村旅游等技能培訓,累計培訓人才1300余人。
西哨村種植林果600余畝,年均林果產業收入達400余萬元。在果樹下種植魔芋、蔬菜等經濟作物300畝,引進魔芋加工技術,解決加工技術難題,林下經濟年收入可達80余萬元。此外,還做大衍生產業,利用梨花、梅花、桃花等盛開時節的花粉資源,養殖蜜蜂100箱;利用林下青飼料,引進藏香豬養殖,養殖產業收入達120余萬元。線下與超市、果脯公司、各類展銷活動聯系合作,搭建銷售平臺,線上直播銷售“西哨味道”。有了合作社的規范化運營,西哨村單戶種植收入從之前的每年3000元左右,增加到了3到4萬元。
西哨村古時是麗江木氏土司的烽火哨卡,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叩開的麗江“南大門”,也曾留下“紅軍長征過麗江第一站”的紅色文化火種。基于此,西哨村的黨員干部們逐戶走訪村中老人,了解紅色故事,并建成紅色文化長廊和黨建多功能廳開展紅色文化教育。
今年,西哨村被列入古城區鄉村振興精品示范村建設項目,完成村道拓寬硬化2公里、新修建環村路1公里,修建停車場1個,打通西哨村果園觀光路線;實施西哨村綠化美化工程,修建“鄉村公園”3個、農戶房前屋后“微型花園”600余平方米;安裝污水處理設備35套。
隨著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村組集中精力推進紅色教育、農事體驗、采摘體驗、觀光旅游、露營休閑、家庭農場、體育競技,將原有閑置資源變為致富優質資產。目前已著手對大龍潭坡地、松樹林、村民閑置院落等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同步策劃紅色旅游營銷方案,試運營接待研學、黨建活動6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