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時聲稱精裝 交付時粗制濫造 業主:這裝修水平值30萬元嗎?
拿著精美的樓盤銷售彩頁,走進期盼已久的家中,看著門窗那一道道的縫隙,觸摸著搖搖欲墜的抽油煙機,拿著一碰即掉的水龍頭,市民高女士欲哭無淚。
“這就是我和您說的30萬元裝修出來的豪華公寓,我要是真想入住,估計只能鏟了重裝。”高女士告訴記者,這是她在2020年9月購買的天津市河東區智運大廈公寓,“我這個房子不大,建筑面積近38平方米,套內25平方米,每平方米價格13923元,房款52萬余元,購房合同約定無精裝。”高女士告訴記者,等到真買房的時候,銷售人員又介紹,該項目為精裝修,并給我提供了宣傳冊,告知購房款為80余萬元,需要分兩個合同簽,一個是《天津市商品房買賣合同》,另一個是《裝修工程施工協議》。“咱一想,開放商是中儲恒豐置業有限公司,央企,那錯不了啊,就簽訂了購房合同,又在銷售人員指導下簽了一份裝修合同。”
調查1:銷售人員承認是精裝
(資料圖)
記者隨后通過售房宣傳頁上的電話,聯系到智運大廈當初的銷售人員李小姐,據其介紹,當時開發商告訴她們,該樓盤為公寓,交付時為精裝修。“因為當時樓盤還在建設中,開發商也沒搭建樣板間,就是口頭告知是精裝修,但是給我們的銷售彩頁上都寫著輕奢住所,拎包入住等字樣。”李小姐告訴記者,所以她們在向購房人介紹的時候也是說精裝,但是具體裝修造價和品牌選用并沒有明確指定。
購房人高女士也復原了當時的購房情景,“我們在中儲棟景售樓處看房時,他們銷售人員拿著宣傳冊,指著彩頁上的效果圖,告訴我們所購房屋就是這樣的。”高女士告訴記者,像她這樣,因為深信中儲品牌而購房的人占大多數。
那到底是不是精裝呢?是銷售人員為了賣房業績虛假宣傳,還是開發商偷工減料,沒按照約定去裝修呢?記者繼續深入走訪。
調查2:幾十家經營部簽署合同 裝修完集體注銷
采訪中,記者發現與高女士他們簽署裝修合同的并不是中儲恒豐職業有限公司,而是一家叫做“建剛利材裝飾裝修材料經營部”,該裝修經營部位于河北區建昌道某一個住宅內,裝修款為30余萬元,合同內有明確規定,家電選擇節能品牌,洗手盆、水龍頭以及樓梯等都是知名品牌。“我們套內面積才25平方米,就算是loft躍層,也不過50平方米。就這工藝能值30萬元嗎。我們請了其他裝修公司看了,以目前這種裝修水平和材料,成本過不去5萬元。”
記者隨后撥打“建剛利材裝飾裝修材料經營部”電話,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通過天眼查,發現該企業已經于2022年2月注銷,也就意味著,剛剛裝修完高女士家的房子,企業就注銷了。“我們家裝修也是這樣,當初在售樓員的指引下,和一個經營部簽了裝修合同,交了二十多萬元的裝修費用,交房一看和合同約定完全不同。”采訪中,記者發現智運大廈還有90余戶業主有此遭遇,他們和高女士一樣都是與河北區“某某裝飾裝修材料經營部”簽得裝修合同,這些經營部注冊地址都是在河北區某一個住宅樓內,目前全部處于注銷狀態,且注銷時間相當接近,也就是干完了“智運大廈”業主的裝修后,一起選擇注銷。
調查3:開發商聲稱對裝修一事不知情
記者隨后聯系了中儲恒豐置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據其介紹,該樓盤當初是由“合一房地產開發公司”負責銷售,他們擅自將中儲恒豐置業有限公司、正榮以及華潤置地等三家企業名字印到宣傳頁上,“我們交付的時候是毛坯,合一在銷售中自行加入的精裝約定,與我們無關。我們保留對‘合一’采取法律措施的權利。”
當記者以購房人身份向“合一公司”質疑裝修降檔問題時,企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事不歸他們管。“您出門右拐就是河東法院,起訴我們即可。”
據其他業主講述,為了達到讓業主簽署收房協議,負責銷售的“合一公司”承諾,誰簽協議就給一定的補償。“我們簽署收房協議了,結果到現在也沒給錢。”(記者 房志勇 文并攝)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狂漲、爆發、暴漲!投資者注意了,軍工股、清潔能源、5G、虛擬電廠、AI概念股等行業和龍頭股已經備受關注,還有超級船東國、左側底部機會等投資品種也值得關注,趕緊看看哪些潛力股有望登頂!|產業鏈情報站
瀘州老窖特曲60版沉浸式懷舊音樂劇宴以歷史上的明華糖廠為場地,通過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