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母公司股價暴跌23%,創上市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紅星資本局8月18日消息,昨日晚間,一段李玟生前講述參與《中國好聲音》時的錄音被曝光,引發關注。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今日《中國好聲音》母公司星空華文(HK6698)股價異動,開盤后一路走低,最終報94.95港元/股,跌23.43%,市值378億,當日蒸發超100億市值。也是星空華文自2022年上市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中國好聲音》回應錄音風波
(資料圖片)
母公司股價暴跌23%
8月17日晚間,一段李玟生前講述參與《中國好聲音》時的錄音曝光,引發關注。
對此,8月17日晚間11時,《中國好聲音》在官方微博迅速回應稱,“近日,部分自媒體賬號在網絡平臺散布經惡意剪輯的錄音‘李玟生前控訴《2022中國好聲音》’,是對逝者的不尊重,也嚴重損害節目形象,我方表示強烈譴責。”并表示之后“出于對逝者的尊重,我們不再對此事過多解釋”。
圖據《中國好聲音》微博
然而,資本市場上,《中國好聲音》母公司星空華文(HK6698)股價在今日開盤后便一路走低,最終報94.95港元/股,跌23.43%,市值378億,當日蒸發超100億市值,紅星資本局注意到,這也是星空華文自2022年上市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好聲音》是由浙江衛視聯合星空傳媒旗下燦星制作打造的勵志專業音樂評論節目。此前《中國好聲音》第一季在豆瓣評分曾高達7.9的高分,如今節目已走過11個年頭,相關討論度和評論也不斷走低,2022年僅剩下3.6分。
毛利率驟降
營收逐年下滑
不僅是《中國好聲音》評價走低,其母公司星空華文的業績也在承壓。
2022年,星空華文的營收為8.73億元,同比減少22.5%,呈逐年下滑趨勢,與2019年的18.07億元相比,星空華文目前的營收規模已經縮減超一半。
2019年-2021年,《中國好聲音》貢獻營收分別為4.91億元、3.25億元、2.52億元,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36.6%、29.8%及28.6%。《中國好聲音》的毛利率下滑較為明顯,2019年該節目的毛利率為46.6%,2021年僅剩2.2%。
8月2日,星空華文公告,集團預期上半年取得收入介于1.42億元至1.52億元(2022年同期取得收入1.83億元)及于上半年取得經調整凈虧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介于約1460萬元至約1830萬元(2022年同期取得經調整凈虧損約630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星空華文的主營業務有四大組成部分,分別為綜藝節目、音樂、電影及劇集IP運營,以及其他IP相關業務。不過,扛起公司收入大旗的主要為綜藝節目IP制作、運營及授權。
據天眼查,作為星空華文綜合聯屬實體之一的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燦星文化”)成立于2006年3月,法定代表人為田明,由上海星投投資有限公司、上海晝星投資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對外投資信息顯示,該公司直接持股企業有3家,包括上海燦星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上海北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廣東南瓜視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天眼查APP顯示,《中國好聲音》歌曲相關著作權糾紛達上百起,多數為燦星文化以原告身份起訴他人,被告包括廣州市零距離娛樂有限公司、廣州齊富娛樂有限公司、東莞市新濠娛樂有限公司等,涉及《發如雪》《慢慢喜歡你》《假如愛有天意》《斗牛》《黑色柳丁》《光輝歲月》等多首歌曲。
編輯 楊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