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 金融 銀行 基金 數碼 保險 智能 汽車 娛樂 時尚 健康 體育 旅游 財經 科技

房住不炒、穩字當頭 全國樓市總體呈現了“穩定”的格局

2020-01-06 09:35:12 來源: 財經網
分享: 微信 微博

當2019年悄然逝去,樓市又走過了一個看似平凡卻又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在房住不炒、穩字當頭政策的持續推進過程中,全國樓市總體呈現了“穩定”的格局。

不過,在因城施策的貫徹實行中,各地樓市表現也各有不同。有的城市人才政策松動;有的城市商品房庫存走高;有的城市上半年與下半年“冰火兩重天”……

在上海,這一年,土地成交面積同比增加23.1%,成交金額卻同比減少3.6%;這一年,上海共計發放246張預售許可證,涉及203個項目,新增商品房約762萬平方米,總體低于2018年;這一年,二手房成交量增加近5成,迎來爆發。

那么,上海土地市場價格緣何走低?新房、二手房表現為何走向兩極?而新的突破究竟應該何處尋?

土地價格滑落

“地王沒了”,是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對2019年上海土地市場的第一印象。他說,這一年土地成交量、成交金額走向相反,土地價格整體出現滑落。

據上海中原地產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12月22日,上海經營性土地成交面積達到510.5萬平方米,同比增加23.1%;成交土地金額1551.4億元,同比減少3.6%。

“土地價格有所下滑,一方面是供應增多預期放松;另一方面是外圍遠郊區域供應多,拉低了價格。”盧文曦指出,造成土地價格回落的原因,與2019年土地結構不無關系。

拆分來看,截止2019年12月22日,上海住宅用地成交面積344.5萬平方米,同比增加114.6%;商業、辦公等用地則成交134.4萬平方米,同比減少30.9%。

按照盧文曦的說法,今年相對火熱的住宅市場,絕大部分宅地以底價成交,只有個別宅地溢價率超過10%,目前宅地的成交樓板價基本在區域內所售住宅價格的6折左右,而溢價率排名靠前的幾乎都是商辦地塊。

另據上海中原地產數據顯示,溢價率排名前5的均是商辦地塊,溢價率分別為109.70%、64.10%、49.30%、24.60%、23.10%。

對于宅地溢價率走低的原因,盧文曦認為一方面是土地供應空間越來越趨于遠郊,不少地塊所在版塊沒有軌道交通規劃,位置相對較“偏”,比較偏遠的地區租賃市場遠不及市區需求量大;另一方面,15%自持的規定使得房企沒有特別好的應對方案,這限制了房企拿地的價格承受力。

環境之外,同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宏偉認為這與制度也有一定的關系。“上海實行的復合土拍政策,很多中小企業不具備相應資格,基本上是大型品牌房企競拍,這個制度本身也導致整個市場的溢價率不會太高。另外,上海有一些上百億的超大體量項目,這些地塊總價比較高,其實樓面價相對還算合理,溢價率也不高。”

盡管土地市場回落跡象明顯,但盧文曦認為今后上海土地市場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雖然上海還有其產業,比如工業、金融等,但房地產依然對經濟起到一定的貢獻。因此,2020年土地供應不會出現明顯收縮,成交預計和2019年相仿,尤其是住宅土地,會保持穩定供應,但是想刷新地王價格也有難度。”

新房認籌率走低

與土地市場上宅地的火熱不同,新房市場顯得有些低迷。

上海中原地產數據顯示,從認籌水平來看,2019年新房認籌率為50%,并且全部認籌完畢的項目不多,一些遠郊樓盤認籌率甚至不到20%。

盧文曦告訴財經網,一般情況下,住宅的認籌率在7-8成。在2018年,很多豪宅全部認籌完畢,甚至出現平均1.5-2個家庭搶1套房源的現象。

“以往推盤喜歡少量推盤,以增加人氣,為下一步漲價做鋪墊。但是在限價背景下,不少房企放棄漲價幻想,很多項目一口氣推出10萬平方米以上的量,不少樓盤幾乎整個項目一次性拿出來銷售。”盧文曦表示,這主要是由于限價導致后續項目漲價預期不足,甚至會有降價壓力,與其等政策松動不如快速出貨,掌握主動權。

或許受益于開發商的積極推盤,截至2019年12月22日,新建商品住宅成交749.9萬平方米,同比增加19.1%。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期新房庫存總量已經高達871.2萬平方米,創近3年來的庫存量新高。

盧文曦認為,上海在調控方面一向嚴格,樓市政策松綁的可能性不高,預計明年成交量依然會有780萬平方米左右的成交量。若以此計算,即使明年沒有新盤入市,市場上的供應量也將近超出需求量100萬平方米。

“今年一季度或者二季度,市場上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定向寬松,讓市場有一定的復蘇。”張宏偉表示,這種反彈應該在小幅度的合理范圍之內,主要是避免市場過度下滑。

機遇在哪兒?

市場疊加政策,房企陷入了“危機”之中。但“危機”一詞還有另一種解釋,意指有危險又有機會的時刻。

那么,市場的機會在哪兒?多位專家認為,現在“穩”主要談的是住宅市場,商辦體量小,上海需求釋放點之一在于舊改。

根據《上海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到2035年,上海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為3200平方公里,這意味著上海的發展重點由“城市擴張”轉向“城市更新”,城市未來的發展空間,將從改造和重構已建成的區域產生。

另據華夏時報報道,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此前透露,根據計劃,2020年上海中心城區將完成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55萬平方米、2.8萬戶。

盧文曦表示,“作為房企來說,雖然舊改利潤上可能不及商業地產開發,但安全邊際要高很多,而且從實際成交來看,這些項目也會受到原住民青睞。預計2020年舊改數量增幅可能在1成左右。”而在張宏偉看來,盡管舊改項目對房企的資金鏈提出了要求,但正好適應融資成本低的房企。

此外,舊改也一定程度上激發了二手房的市場需求。盧文曦表示,舊改釋放諸多購買力,現在動遷能安置到周康之類的近郊已經是很好的地段,但多數情況是在遠郊拿實物補償。

“因此不少業主選擇貨幣安置,這些需求直接導向二手房市場。區域內如果有舊改,周邊區域的二手房市場多少會感受到市場的異動。一些總價低于250萬元的房源議價空間從原先的3%縮水到1%。”

盧文曦認為,舊改是穩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2020年舊改或維持和2019年相當力度。“和2019年相仿,至少會有1.5萬戶需求直接推向二手房市場,在需求依托下,成交量有機會穩定在1.8萬套/月。但是這個量也僅僅是‘平均水平 ’,不具備漲價的前提。”

舊改之外,市場上也形成了另一種小趨勢:95后漸漸成為主力。貝殼研究院報告指出,2019年購房人群中,武漢、重慶、成都95后占比超過41%,南京甚至達到45%,北京95后購房比例增幅最高。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指出,在購房置業選擇面積段的統計中,95后群體中有57%的購房者一步到位買三房。在房源選擇中,95后更看重交通便利程度、健身設施與娛樂活動場所。而95后對教育學區、幼兒園及學校、肉菜市場等需求較低。

而迎合當下年輕人的需求有多么重要,2020年的B站跨年晚會或許已經給出了答案。

文/王亞靜(責編:高雅)

相關文章

碧桂園所得款項淨額用于將于一年內到期的現有中長期境外債務的再融資

財經網訊 1月8日,碧桂園發布有關建議票據發行的公告。公告顯示,1月7日,碧桂園、附屬公司擔保人及附屬公司擔保人之質押人與初始買家就以

來源:第一財經

房地產市場的發,重在堅持“房住不炒”

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既是經濟問題,也是民生問題。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9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漲幅基本穩定。具體到70個大中城市,9月

來源:經濟日報

正榮地產擬發行2.9億美元優先票據 年利率7.875%票據發售價將為票據本金額的99.945%。

本文來源于:財經網王亞冉2020 01 08票據發售價將為票據本金額的99 945%。財經網訊 1月8日,正榮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披露公司海外債

來源:第一財經

正榮地產擬發行2.9億美元優先票據 年利率7.875%

本文來源于:財經網王亞冉2020 01 08票據發售價將為票據本金額的99 945%。財經網訊 1月8日,正榮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披露公司海外債

來源:第一財經

碧桂園發10億美元優先票據 公司購買8000萬美元

所得款項淨額用于將于一年內到期的現有中長期境外債務的再融資。財經網訊 1月8日,碧桂園發布有關建議票據發行的公告。公告顯示,1月7日,

來源:財經網

房地產行業招商蛇口穩健經營“多元并舉” 做中國領先的城市和園區綜合開發運營服務商

房地產行業進入下半場,房企所比拼的不再僅僅是規模。考驗著房企可持續發展潛力的維度有幾個方面,其中重要的一點是對資金的把控能力,此外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房住不炒、穩字當頭 全國樓市總體呈現了“穩定”的格局

當2019年悄然逝去,樓市又走過了一個看似平凡卻又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在房住不炒、穩字當頭政策的持續推進過程中,全國樓市總體呈現了穩

來源: 財經網

房子是用來住的 不是用來炒的

沒有挨過寒冬,必定迎不來春夏。然而,之于樓市,之于當下的北京市場,這樣的周期要更久,久得有些看不到未來。有人說,站在未來,今年可能

來源:北京商報網

深圳市 二手房網簽手續存在漏洞 惡意炒作二手房價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肖陸軍)小區業主聊天群里發布集體漲價言論,涉嫌惡意炒作二手房價,將遭到暫停二手房網簽手續等嚴懲。12月18日,深

來源:廣州日報

北京市5.5萬戶住房納入“升級”計劃

本報訊(記者 趙瑩瑩)記者日前從北京市住建委獲悉,2018年和2019年兩年,本市10個遠郊區近5 5萬戶農宅納入抗震節能升級計劃。家住城六區的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