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全省第一!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公眾號轉載山西經濟日報稿件,須申請授權。
【資料圖】
山西正來制藥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在潞黨參口服液生產線上作業。山西經濟日報全媒體記者 馮毅松 攝
穩的基礎繼續鞏固,進的勢頭不斷增強,好的因素持續積累……日前,長治市公布經濟運行半年報: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全市GDP完成1273.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6.6%。其中,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增速居全省第一。
從數據來看,今年以來,長治市經濟延續了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繼續保持在合理增長區間,增速均居全省前列。
上半年,長治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據該市工信部門負責人介紹,這些成績的取得主要得益于該市為促進工業增長采取的強有力措施。
抓帶動經濟增長的項目。采取市縣兩級領導分工包點,實行包保責任制,對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及時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生產要素保障等問題,促其早日達產達效。
抓重點產業鏈。圍繞全市10條重點產業鏈,大力培育“鏈主”和專精特新“鏈核”企業,通過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帶動“鏈主”企業做強做優、“鏈核”企業提質增效,進一步實現了市場主體倍增,形成行業規模效應。
抓專業鎮建設。為了加快推動長治高端化工、潞州光伏光電、沁縣沁州黃等專業鎮發展,出臺了《長治市促進專業鎮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命名了潞城碳基新材料專業鎮等10個市級專業鎮,組織全市省、市級專業鎮參加了“全省首屆特色專業鎮投資貿易博覽會”,全面展示了該市專業鎮建設成果,推動了市級專業鎮建設。
抓數字經濟發展。圍繞5G+工業互聯網、智能工廠、智慧車間、智慧城市,加快推進了煤、焦、冶、電、裝備制造等優勢行業企業數字化改造,持續推動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加快建設了高河、李村5G+智能煤礦等項目,推廣示范了霍家工業、南耀集團、鑫洋煤業、金燁物流、潞寶工控等數字化、智能化改造項目,真正為產業發展起到了賦智賦能的作用。
抓工業綠色低碳。積極落實焦化、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行業能耗“雙控”“雙碳”措施,通過發展高新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等產業,擴大綠色產業規模,提高綠色產業集聚度,推動全市工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該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抓小升規企業。對今年升入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加強業務指導,在做大上下功夫;加強服務,幫助企業擴能改造、拓展銷售、壯大規模。
抓入企幫扶服務。積極落實國家、省、市助企紓困政策,幫助企業降成本、增效益;堅持落實入企服務“日轉辦、周報告、月總結、季通報、年考核”工作制度,高效利用“12345”熱線,堅持一月一入企,收集匯總企業困難問題并及時協調解決,確保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截至目前,全市常態化收集企業問題48個,其中已辦結36個,正在辦理7個,未辦結5個。
此外,實體經濟的活力和企業發展的動力,離不開真金白銀的支持。為貫徹落實保障煤炭和電力供應相關工作部署,該市金融機構加大能源保供支持力度,上半年,全市采礦業貸款增加26.8億元,電力、熱力生產供應業貸款增加18.7億元,合計同比多增57.2億元。同時,為幫扶小微市場主體紓困發展,金融機構持續拓寬普惠金融服務廣度,上半年,全市普惠小微貸款增加57.8億元,同比多增2.4億元……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支持下,市場主體有了更多獲得感,更多企業提振發展信心、加速發展。
近日,省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于山西省2022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等次評定結果的通知》,長治市營商環境考核再次被評為優秀等次,這是長治市連續三年獲得此項榮譽。而這,也是長治工業經濟蓬勃發展的有力證明。
山西經濟日報全媒體記者 馮毅松
責編: 翟步庭 校對: 張翠萍 審核: 甄寶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