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帆行動 縣在出發——建行揚州分行奮進裕農富農路
江蘇揚州縣域農業資源豐富,被譽為“大運河畔一串耀眼的明珠”,其中綠楊春茶葉、高郵雙黃蛋、寶應荷藕等一批名優特色農產品享譽海內外。建行揚州分行聚焦特色農業產品,提供特色服務、優化貸款途徑、打造數字場景,奏響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新樂章。
“1+N”場景搭建,金融服務村村通
“我年齡大了,不會用手機支付,孩子又不在身邊,去鎮上也不方便,繳水電費和醫保成了大問題。”江都區大橋鎮光明村李大爺說道,“自從村口出現了你們的服務點,我再也不用騎著小三輪跑那么遠了……”。
(相關資料圖)
如今農村年輕人大多去城市打工,留守的都是像李大爺這樣的孤寡老人。“裕農通”服務點不僅可提供基礎金融服務,還可以辦理水費、電費、燃氣費、通訊費、社保等便民繳費業務。村里每年還有大學生來看望大爺大媽,不但帶來了暖心的問候,還帶來了金融防詐知識,可把鄉親們高興壞了。截至目前,僅建行揚州江都支行民生繳費當年就新增近6萬筆。
建行揚州分行一直把“裕農通”視為與村民心連心的窗口。通過與供銷社、煙草公司、移動公司(代辦點)的合作,持續推進“裕農通+供銷社”“裕農通+商超”“裕農通+移動”等便民利民場景的搭建,以“裕農通”服務點為依托,使農民足不出村就可以辦理存、取、匯、繳、查等業務,銀行基礎服務也快速延伸到揚州788個田間地頭,覆蓋千家萬戶,有效打通了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創新銀擔合作,擔保貸款成“定心丸”
陽春三月時,春茶飄香。江蘇揚州儀征茶主產區月塘鎮,處處可見茶農們正在忙著采收春茶的場景。走進揚州儀征捺山生態茶園,茶園主老張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明前茶、貴如今。我們茶農一輩子都在茶園里兜兜轉轉,每一片小葉子都是大學問,每年除草、除害、采摘、制茶都需要大量的支出。”老張望著眼前一望無際的茶園說道,“還好有建行給我送來55萬元擔保貸,好茶也有好水來沏了。”
在走訪農戶的過程中,建行揚州分行發現,農戶往往缺乏足額的擔保物,農村擔保體系也未完全形成。“貸款難”“還款難”就成為了農民的“心頭病”。為解決農戶的擔保難問題,建行揚州分行持續鞏固農擔合作,開展客戶互薦、任務共擔,用“擔保+貸款”的模式解決了農戶的當務之急,還計劃通過相關茶農培訓班及“農間課堂”等形式把“擔保貸”“蘇農云貸”等產品宣傳給廣大的茶葉種植戶。
上半年,該行還同高寶邵伯湖漁管辦簽訂合作備忘錄,攜手農擔公司,多次前往揚州高郵界首鎮、永安村、馬棚村等地,服務高寶邵伯湖養殖戶,提供豐富、便捷的信貸支持。截至目前,“擔保貸”已收集25戶養殖戶材料,貸款金額500萬元,目前已經放款13戶,貸款金額350萬元,為這些養殖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
助力政務平臺,讓數字鄉村成“新名片”
“再過幾天就要召開寶應縣荷藕節,我們就是通過‘數字山陽’了解最新資訊哪……” 寶應高家兵荷藕種植農場負責人高加兵說。
“數字山陽”是建行揚州寶應支行聯合第三方科技公司與山陽鎮政府共同打造的綜合服務平臺,自2022年上線以來,平臺的核心功能包括山陽新聞、山陽名片、文明積分、本地集市、辦事大廳等,對內能實現山陽的綜合治理,對外能宣傳鄉鎮文化,通過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綜合服務體系助力基層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如今,該平臺逐漸普及開來,越來越多像老高這樣的農戶通過“數字山陽”綜合服務平臺獲取到更多當地農業發展的信息,成為當地的產業帶頭人,帶著鄉里鄉親一起致富。
建行揚州分行一直堅持政務場景建設服務,探索數字平臺助力基層治理和產業發展新路徑,以場景建設更好地發現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不止“數字山陽”平臺,建行揚州高郵支行還組建了鄉村振興業務團隊,積極搭建“數字三垛”鄉村振興服務平臺,構建“數字鄉村時空一張圖”,利用現代信息與互聯網技術,實現鄉村精細化管理和數據的集成應用。“數字三垛”平臺的應用,解決了當地“羅氏沼蝦”養殖客群的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此外,建行揚州儀征支行還與儀征新集鎮鎮政府強化對接,積極打造“裕建鄉村-新集”鄉村振興綜合服務平臺,深度介入當地“鄉村旅游嘉年華”活動,將平臺打造成當地鄉村旅游文化對外宣傳的一張名片。
截至目前,建行揚州分行轄內3家支行協助當地政府建立起4個政務平臺, 政銀合作推進了雙方共融、共治、共享,為縣域借力金融科技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探索了新路徑。
搭建產業平臺,促特色產業成“生態圈”
為特色產業搭建數字化平臺,是建行揚州分行“搭平臺”“建生態”的又一重點方向。
揚州“高郵鴨”“高郵雙黃蛋”享譽國內外,目前揚州高郵飼養高郵鴨達1116.6萬只,有各類蛋品、鴨肉、羽絨加工企業 200多家,鴨業經濟總量近40億元,從業人員5萬余人。可以說,高郵鴨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地方特色產業。但是,上下游產業鏈信息不對稱、低成本融資渠道少,是制造高郵鴨產業擴大發展的一大“瓶頸”。
建行揚州分行為解決特色產業發展痛點難點,搭建起“綠揚興農寶”服務平臺。該平臺集農產品需求發布、涉農信貸、農產品回收登記、農產品交易撮合等業務功能為一體,可以有效解決政府、農戶(養殖、種植戶)、農產品制造企業及銷售企業等各方信息不對稱等問題。
“我們以前養鴨都是散養,前幾年就想轉型,因為疫情一拖再拖,今年情況有所好轉,這個念頭立刻浮現在我的腦子里,用句時髦的話說就是‘綠色養鴨’。”高郵鴨農戶張旭東說道,“還好,現在通過平臺,我了解到了建行的貸款產品,還能在線辦理貸款呢。”
自2022年“綠揚興農寶”平臺上線以來,目前,已有龍頭企業、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村合作社共計204戶用戶預登記注冊。建行揚州分行也已實現線下貸款支持4924萬。
“通過這個平臺的搭建,我們摸透了郵鴨產業鏈的上下游,找到了整個產業鏈的堵點痛點,真正做到了與產業共成長。”建行揚州分行項目負責人小劉感慨道。
鄉村振興服務工作依然在路上。建行揚州分行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以建總行、省分行工作要求為指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市,為“在推進農業現代化上走在前”展現建行擔當、作出建行貢獻。(蘆清 賀芳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