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回復全國人大代表:將健全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體系
【資料圖】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我國蔬菜種業發展現狀如何?8月21日,新京報記者獲悉,農業農村部近期回復全國人大代表“打破蔬菜種業創新壁壘保障‘農業芯片’安全”的建議時表示,將通過健全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體系、提升蔬菜種業企業主體創新能力、做好科研機構和種子企業優化合作等方式,進一步保障蔬菜“農業芯片”安全。
在健全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體系方面,農業農村部表示,將加強種質資源普查收集、開展種質資源創新利用、加快推進資源信息共享利用。其中,在種質資源普查收集方面,2015年以來已組織開展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現已新收集各類蔬菜種質資源4.4萬份。同時健全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體系,建成了以1個國家種質資源長期庫及其復份庫為核心、70個中期庫圃和214個原生境保護點為骨干的國家級種質資源保護利用體系,長期保存蔬菜等農作物種質資源超過53萬份。
農業農村部還表示,多舉措提升蔬菜種業企業主體創新能力。首先是構建國家種業企業陣型,從全國7000余家農作物種業企業中遴選出69家優勢企業,構建“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的國家農作物種業企業陣型。其次是推動陣型企業與科研、金融、基地對接。此外,還需做好科研機構和種子企業優化合作、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通過組織開展育種聯合攻關、健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搭建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等多種措施,推動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科研為支撐、產學研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種業育種創新體系建設,更加突出對種質資源保護創新等基礎性研究的評價等。
農業農村部還介紹,近年來聚焦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加大植物新品種保護力度。針對登記作物“仿種子”問題,2021年,農業農村部以向日葵為突破點開展“仿種子”清理工作,并逐步擴大到甜瓜、黃瓜等蔬菜作物登記品種,目前已累計撤銷登記品種1379個。2022年推出全國統一的品種DNA指紋庫公共平臺,為蔬菜種子市場打假提供了技術支撐。
關鍵詞: